•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AI芯天下丨产业丨充电站正在超过加油站,产业面临转型与平衡

Ai芯天下 2024-05-17 11:22 发布于广东 发文

前言: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充电站的建设和布局正在逐渐超越传统加油站。

这一转型不仅反映了能源消费模式的转变,也预示着产业需要在新旧能源之间寻找平衡点。

作者 | 方文三

图片来源 |  网 络 

充电站正在逐步超过加油站

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增至4.35亿辆,较2022年同比增长了1800万辆。

在2023年度,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了544.1万公里,相较2022年增加了9.1万公里。

同年,汽油表观消费量达到14910.2万吨,同比增长率为11.3%,柴油表观消费量则为20365.2万吨,同比增长率为12.3%。

据《中国石油流通行业发展蓝皮书(2023-2024)》披露,至2023年,全国加油站总量约为10.58万座,较去年减少了1800多座。

自2020年加油站数量达到峰值后,全国范围内加油站数量开始呈现持续下滑态势。

总体来看,过去的一年里,我国汽车保有量、公路总里程以及汽柴油消费量均呈现增长趋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2000年前后我国加油站数量超过9万座以来,尽管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但加油站数量仅增加了2万余座,显示出加油站市场已接近饱和状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部分经营不善的加油站逐步退出市场。

展望未来,预计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望达到1300万辆,增速约40%,整体渗透率将超过40%。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对成品油的替代效应也将逐步增强。

业内专家预测,至2040年和2050年,中国加油站数量可能分别下降至8.1万座和3.7万座。

此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已达272.6万台。

业内预计,2024年我国将新增公共充电桩108.4万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国内各地在充电站市场开展新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到2030年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目标,这为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

从搜索结果中可以看到,深圳已经初步构建了遍布全城的超充服务点位,超充站和充电枪的数量已经双双超过加油站和加油枪的数量。

这表明在某些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正在加快,逐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江西石油在转型升级中,积极布局充电业务,通过构建[光储充荷云]项目,探索峰谷套利、需求侧响应、电力交易等多种业态,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天津市持续完善公路货运充电网,这表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在逐步推进,以适应电动重卡等新能源运输工具的需求。

此外,重庆正在推进[1公里超充圈]的建设,以满足多样化的快速充电需求。

这些举措表明,地方政府和企业正在积极响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升级。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政策的支持,充电站的建设和发展正在加速,这对传统加油站业务构成了挑战,同时也推动了能源产业的转型。

产业的平衡需要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新能源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合适的路径。

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还包括政策引导、市场机制和消费者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新旧能源产业面临转型与平衡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在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能源补给方式的转变。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对充电站的需求也在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近年来持续增长,这直接推动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

充电技术的进步,如快充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充电站的效率,使得充电站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充电桩行业的投资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这表明市场对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积极的预期和信心。

充电桩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这有助于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

尽管充电站的建设正在加速,但加油站作为传统能源补给方式仍具有其固有优势,如更广泛的网络和更快的加油速度。

因此,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平衡新旧能源补给方式的发展,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充电站的数量和使用率将继续增长,但同时需要解决充电桩布局不合理、安全性保障、私人桩拓展困难等问题。

加油站转型快充站成趋势

在我国市场上,已投放的充电桩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国家电网主导建设,主要布局于高速公路服务区或固定的充电站,城市分布相对稀疏,且主要服务于公交车;

②由车企自主投资建设;

③由专业的第三方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公司构建;

④众多加油站的改造升级。在各类充电桩中,加油站转型为快充站展现出显著的便利性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目前我国加油站转型为快充站尚属于一个趋势,并未实现大规模发展。其关键制约因素在于经济利益。

目前,快充的充电成本和效率尚不足以支撑加油站的经营需求。

但随着快充车辆的日益增多,预计在未来三至四年内,快充业务将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效益。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燃油车的进程中,大部分加油站将能够快速转型为快充站,以满足市场需求。

传统能源巨头转换选择各有侧重

对于我国的石油巨头而言,充电桩业务同样是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战略方向。

其中,中国石油在充电桩业务的布局上表现尤为活跃。

虽然2022年全年,中国石油累计建设投用的充换电站数量相对较少,但今年以来,该公司明显加快了布局步伐。

通过组织大规模的充电设备采购公开招标以及收购普天新能源等举措,中国石油正积极扩大在充电领域的市场份额。

普天新能源作为中国最早开展充电业务的央属企业,其旗下公共充电桩数量近2.5万台,收购这一企业无疑将为中国石油在充电领域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前,中国石化曾设定了在2025年完成建设5000座充电站的目标。

截至2023年底,中国石化已累计建成超过6000座充电站,展现出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有力扩张态势。

在安徽合肥,该公司更是打造了首座集加油、充电、换电、光伏、储能、购物、餐饮、发卡、公益、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充换电综合能源站,为加油站向综合服务站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示范。

与此同时,全球能源巨头壳牌亦在积极布局充电业务。

壳牌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近5万个加油站,并计划至2025年前新增近1万个加油站。

在充电设施方面,壳牌及其旗下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已部署约6万个电动车充电桩,并计划至2025年底将充电桩数量增至50万个以上。

结尾:

充电站的快速建设和发展正在推动能源产业的转型,而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产业布局,可以有效平衡新旧能源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部分资料参考:钛媒体国际智库:《旧瓶如何换新酒:加油站改充电站还不到时候?》,正解局:《充电站,正在杀死加油站》,中国新闻周刊:《为了抢加油站生意,充电桩们拼了》,中国石油石化:《充电站,如何走出加油站》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已认证
    Ai芯天下

    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者...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