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FSD即将入华,能否为国内自动驾驶添把火?

智车科技IV 2023-05-30 14:04 发文

本文来源:智车科技

导读

特斯拉的一众核心技术中,FSD (Full Self-Drive,“完全自动驾驶”)无疑是最受各方关注的核心所在。但受限于包括法规在内的各种制约,FSD一直没有被引入到国内市场,成为特斯拉车主的一个不小的遗憾。但最近有消息显示,上海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阶段,上海将进一步深化与特斯拉的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功能板块在沪布局。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FSD进入国内市场的政策层面的障碍正在被不断扫清。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储瑞松更是直接预言:FSD会在今年或明年进入中国市场,并在2025年规模化开放。

01

特斯拉需要FSD重新建立技术优势

从特斯拉的角度来说,向国内市场导入FSD正在变得越来越迫切。

首先,当前国内主流车企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突飞猛进,特斯拉的技术优势正在被国内车企快速迫近。为此,车型矩阵相对有限的特斯拉能祭出的武器只有性价比。通过持续降价来提升产品的性价比进而提升终端销量。在这种情况下,将最新的FSD技术引入到国内, 能够帮助特斯拉重新确认自己在技术方面的领先,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其次,特斯拉的FSD需要积累大量的实际的道路数据用来对算法进行持续的优化。因此将FSD引入国内之后,特斯拉在满足国内在数据收集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之后,以国内庞大的体量和工况情况,可以帮助特斯拉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为算法的迭代更新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最后,特斯拉是“软件定义汽车”的旗手。FSD在北美售价不菲,单车售价将近10万元人民币。而且软件的毛利率非常高。在当下特斯拉不断开打价格战的大背景下,FSD如果能够贡献足够多的销售体量将给到特斯拉更大的底气来打价格战。

02

FSD还有优势吗?

作为埃隆马斯克的标签之一,特斯拉在FSD上一直投入大量的资金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而国内车企在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选择上,都更多选择特斯拉的技术路线,以确保不至于出现方向上的战略错误。

在整个汽车行业中,特斯拉是最早将神经网络模型Transformer应用于量产车智能驾驶,比其他车企早两年左右。相比于之前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神经网络模型Transformer在效率和准确率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也对数据量要求更高。而在2022年,特斯拉更是在行业内率先发布了能够检测通用障碍物的Occupancy Network占用网络。此外,特斯拉FSD的方案还是一整套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方案,这就大大扩展了FSD能够应用的场景。

对于国内不少自动驾驶/驾驶辅助方案来看,虽然我们也可以实现自动变道、自动超车、自动进出匝道这些功能,且正在从高速公路向城市道路场景拓展。但是我们的方案更依赖于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和特斯拉纯视觉方案相比,前者成本更高,且数据融合的难度也更大一些。况且国内大部分自动驾驶技术方案都依赖高精地图,因此在使用场景上也受限不少。所以这些因素整合在一起,特斯拉FSD依然有其指标性意义。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虽然FSD有不小的领先优势,但是在国内的路况上要全面实现FSD还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是国内的立法还需要及时跟上,为企业部署FSD在政策层面开绿灯;另外一方面是国内的工况较为复杂,尤其是在城市道路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长尾工况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短期内L4级别自动驾驶基本难以商业化部署落地。即便FSD性能再先进,也跳脱不开这个范畴。所以特斯拉如何选择FSD的部署范围,将FSD的性能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出来,是对特斯拉一个不小的考验。

03

中国自动驾驶市场会否“狼来了”?

对于国内车企来说,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的就是,当前不仅特斯拉的FSD,奔驰的Drive Pilot如今都在积极获得中国政府部门的审批,将相关技术引入到国内市场。尤其是奔驰的Drive Pilot,虽然存在很多限制条件,但却是放眼全球唯有一个能够让驾驶员在车内从事其他活动而不用关注整车运营情况的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而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整车企业能够给出奔驰这样的承诺。

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电动车市场,外资车企向国内尽快导入包括最领先的自动驾驶技术在内的智能网联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不这样做,它们在国内就会被自主品牌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过往积累下来的品牌号召力也将完全不复存在。同时考虑到自动驾驶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持续优化以及和当地情况息息相关的技术,无论从哪个维度来看,特斯拉FSD以及其他外资车企同类技术进入国内都将势不可挡。

特斯拉的引入,加速了国内电动车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洗牌进程。但是却也造就了如今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集团作战优势。大量中国品牌汽车走出国门,在海外市场攻城略地。而随着特斯拉把FSD以及奔驰把Drive Pilot引入国内市场,整个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白热化,但却也有可能让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跃上新的台阶,也只有这样,中国品牌汽车不仅能够在家门口站住脚,同时也有望在海外市场继续去“卷”那些技术上并不领先的跨国车企集团,为中国品牌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智车科技IV

    自动驾驶、车联网、传感器、算法等...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