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一季度销量遭遇“滑铁卢”,特斯拉卷不动了?

零碳风云 2024-04-09 09:24 发文

撰文|大蔚编辑|凯旋

4月2日,特斯拉在盘前正式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共生产43.3万辆,交付了38.7万辆,交付同比下降8.5%,环比则下降20.1%,远不及华尔街预期。

此次一季度的交付数据是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跌破40万辆关口,也是2020年一季度以来的同期最差成绩。

受此消息影响,特斯拉在美股当日一度遭受重挫近7%,截至3日收盘,特斯拉最终报收166.63美元,下跌4.9%,市值为5300亿美元。今年以来特斯拉累计跌幅已超过34%。这也直接导致CEO埃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缩水,身价跌至全球第四,落后于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尽管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口碑较好,但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竞争对手陆续推出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尤其中国本土新能源车企的崛起,给特斯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四年来最差成绩

对于一季度销量的下滑,特斯拉将原因归结于升级Model 3后的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还处于早期产能爬坡阶段,以及红海冲突和柏林超级工厂纵火袭击造成的运输改道,致使工厂关闭。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1月,因红海局势导致零部件运输出现短缺,特斯拉暂停了柏林工厂大部分汽车生产;两个月后,柏林工厂因环保人士纵火,被迫再次断电停产。

从特斯拉的这套说辞来看,确实有不少客观因素影响了产能。但从数据来看,特斯拉第一季度的产能达到了43.33万辆,明显高于销量。

所以,这些所谓的“不可抗力”,其实都不是根本。特斯拉不想也不愿意承认,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增量已经非常缓慢,2022年“井喷式”增长早已是过去式。

作为电动汽车的领袖品牌,特斯拉品牌定调相对出色,用户群体忠诚度高,且文化素养、时尚程度以及收入水平不错,另一方面其真正意义上具备核心技术储备,三电系统以及充电系统都表现不错。因此,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后可谓所向披靡。

2018年,年销24.5万,月均销量2万。

2019年,年销36.8万,月均销量3万。(年底上海工厂投产)

2020年,年销49.9万,月均销量4.15万。

2021年,年销93.6万,月均销量7.8万。

2022年,年销131.4万,月均销量10.95万。(四季度德国工厂投产)

2023年,年销180.8万,月均销量15万

与此同时,特斯拉中国区的销量也大幅上涨。

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2023年,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分别为32.07万辆、43.98 万辆以及60.3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33%、37.1%以及37.3%。2021年,特斯拉还以93万台的整车销量成为全球销量冠军,是排名第二比亚迪的1.6倍。

但这个态势在2023年中期被无情扭转。

数据显示,特斯拉国内11月下降幅度已经高达17.8%。特斯拉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9月份数据显示为8.7%,10月份是5.78%,11月份则降至5.88%,这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到了2024年1月,特斯拉中国销量仅7.14万辆,同比增速进一步降低至8%。

而在一季度,特斯拉还进行了多次优惠活动。按照特斯拉的惯例,降价之后销量必然会有明显的增幅。

今年前3月特斯拉在华共发起了3次直接降价或优惠补贴活动。在3月中旬,特斯拉还提前宣布从4月1日起,Model Y车型全系涨价的消息,以期进一步促进成交。

然而事与愿违,这些激励和刺激手段没能拉升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2021年,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16%,而今年2月份,这一数字降至1.6%。特斯拉在中国的出货量也出现下降。2024年2月份,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的汽车出货量为60365辆,较上月下降16%,较去年同期下降19%,这是自2022年12月以来出货总量最低的一个月。

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售增长乏力,特斯拉削减了其上海超级工厂的产量。不过该消息未被证实。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整体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依然十分可观。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2024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2.9万辆,同比增长93.3%。横向对比不难发现,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增速已明显落后于国内市场大盘。   

国产品牌的崛起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特斯拉中国市场销量增速之所以放缓,主要是因为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凶猛成长,极大地分流了特斯拉的市场影响力,蛋糕被更多对手给瓜分,销量下滑几乎成为必然。

2023年,比亚迪、理想汽车以及极氪汽车销量分别为302.44万辆、37.6万辆以及11.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62.3%、182.2%以及65%,增速均高于市场大盘。

以比亚迪、长安、吉利、理想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疯狂挤压着特斯拉的空间。特别是在价格上,今年春节后比亚迪打响了新一轮价格战,各个车企也是纷纷回应。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6家车企推出了降价和优惠政策,调整幅度在5000元-6.6万元不等。这导致特斯拉在廉价电动车上已经难以与中国车企竞争。目前,比亚迪的秦Plus车型的价格已经下探至7.98万元,折合算来也就1万美元出头。

同时,在同等价位产品上,各自主车企也在持续“狙击”特斯拉,小米SU7、极氪007等新车都是Model 3非常直接且实力强大对手。尤其小米SU7,犹如一匹“黑马”腾空出世,一经发布就引起全网关注。截至4月2日,小米SU7的锁单量已达到4万辆。

根据调查机构麦肯锡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去年中国市场仅在20万元价格段便出现了超过40款新上市的电动车型,且普遍具有较高的配置水平。

如小鹏、问界引领的高阶自动驾驶风潮;蔚来特有的换电网络;比亚迪通过产业链整合持续降低整车成本;极氪建立800V超快充网络;加上最近小米更是直接喊出全方位对标Model 3。中国车企不仅推出新品的速度远超特斯拉,在特斯拉固有技术领域的超越更是尤为迅速。

比如说更高阶的NOA自动驾驶辅助领航系统、800V高压平台、豪华座舱、价格亮点,都是特斯拉所没有的。

而特斯拉至今的销量主力车型只有两款,Model 3和Model Y,这两款车型分别在2016年3月份和2019年3月份发布,距离现在已经长达8年和5年时间。

在这段时间,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从竞争对手的最新产品来看,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了大幅升级。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虽然依然算得上经典,但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也多少有些过时老化和审美疲劳。特斯拉推出新产品的速度过慢,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消费者流失。

国内市场竞争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加上自身产品型号单一和老化,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特斯拉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在中国诸多的电动车制造商中,尤以比亚迪势头最为凶猛,对特斯拉的冲击也最大。凭借电池技术上的巨大优势,加上极其丰富的产品线,比亚迪的销量爆发式增长。2021年,比亚迪汽车销量为70多万,去年已经超过了300万辆,其中超过一半为纯电动汽车。尤其是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比亚迪的纯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越了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车制造商。

今年1月,比亚迪的批发量再次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31.1%。

而且在产品矩阵上,比亚迪的选择远比特斯拉多。今年1月,比亚迪的王朝、海洋两大系列产品共售出288501辆,同比增长27.4%,其中纯电车型销量为38.78万辆,同比增长36%。

比亚迪的插混车型同样受到欢迎。2023年比亚迪纯电动销量157.5万辆,同比增长72.8%,而混动车销量143.8万辆,同比增长52%。

美国电动车增长放缓的同时,混动车却依然保持着强劲增长势头。去年年底,纯电动车仅仅增长40%的情况下,混动车的销量却增长了75%,形成了鲜明对比。市场分析机构Cox预期,2024年美国混动车份额会达到14%,超过电动车的10%。这也是特斯拉如临大敌的原因之一。

或许特斯拉对今年的销量瓶颈早有预期,因此罕见地没有给出今年的销量目标。今年1月,马斯克就警告称,2024年特斯拉销量增速将明显放缓,正处于两波主要增长浪潮之间。第一波增长浪潮由Model 3和Model Y带动,而下一波浪潮预计由更便宜的下一代电车推动。也就是市场所传言的廉价版本Model 2。

然而,在1万美元的海鸥面前,2.5万美元的Model 2还有竞争力吗?

而且,在廉价版本面世之前,特斯拉不得不长期面对竞争对手蚕食、销量继续下滑的现实。廉价版的特斯拉何时能够推出,俨然已经成了拯救特斯拉的救命稻草。最近有市场传言,特斯拉可能放弃了生产廉价版的计划,不过马斯克对此予以公开辟谣。

不过,即使特斯拉坚持推出廉价产品,在更便宜的价格区间,中国电动汽车已经卷成了一片红海,当年以高端形象面世的特斯拉,如果想凭借廉价产品和中国电车血拼,又能有几分胜算?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零碳风云

    零碳科技、零碳财经、零碳人文,“...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