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董明珠的烈酒,浇不灭雷军的隐忧!

互联网那些事 2021-09-14 10:52 发文

董明珠和雷军的上一场“10亿豪赌”,以董明珠无悬念胜出落下帷幕!也许是机缘巧合,三年之后,不服输的雷军和执着的董明珠又再一次站到了同一条跑道:董明珠前脚主导格力控股银隆,雷军紧接着宣布小米汽车成立,两个“宿敌”间的战斗再次打响,这一次,谁能笑到最后?

01、董明珠和雷军的“量子纠缠”!

“铁娘子”董明珠和“劳模”雷军的恩怨始于2013年12月,那一场“十亿豪赌”在5年后的2018年迎来大结局:格力以2000亿营业额力压1749亿元的小米,董明珠漂亮地赢下了雷军,令人意外的是,董小姐并没有真让雷军拿10亿,而是双方约定,再赌下一个五年。

2021年8月的最后一天,格力电器以18.28亿元竞得银隆新能源30.47%股权,重点是,董明珠拿出了个人持有的17.46%股权委托给格力电器行使,从而使得格力电器一举拿下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正式成了格力的控股子公司。

岂料才隔一天,雷军这边也搞出了大动静,注册资金高达100亿元的小米汽车正式成立,雷军亲自出任法人代表,并官宣了小米汽车的核心管理团队,以表造车决心。

尽管这一次,雷军和董明珠都没有公开表示押注造车就是彼此的下一个5年之约,但明眼人都知道,分别押上各自心血和身家的董明珠和雷军,二番战已然打响。而其实,除了逐梦新能源汽车之外,董明珠心里还有另一个心结。

2021年9月11日,格力新机惊现工信部网站,人们惊叹,原来格力还在做手机?这些年做手机从未赚到钱,董明珠却仍在坚守她的手机梦,当周鸿祎因为亏不起关闭360手机时,董明珠没放弃,当罗永浩背上6亿巨债倾家荡产之际,董明珠还是没放弃,论情怀,谁比得过董小姐?

遥想2011年,小米以一个新来的“闯入者”身份斜刺国产手机江湖,当起了搅局者角色,几年过后,小米手机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这也让一些意图“不务正业”的野心家们动起了念想,代表人物,除了仍在还债的罗永浩,就是董明珠了。

格力这些年推出过数款手机产品,但无一例外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坊间甚至一直有传言,董明珠让格力员工内购格力手机来消化库存,商业逻辑上来讲,做格力手机一直在亏钱,董明珠为何却如撞南墙般头铁?

这一答案,从小米手机到AIoT生态到智能汽车的谋篇布局上,或可窥一二,人们或许小瞧董小姐了,她执着于手机赛道,不是为了跟小米等手机厂商PK,而是为了格力的大生态圈建立一个智慧终端入口。

“你们开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造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带给你们的美味佳肴”—董明珠曾豪情描绘着她的大汽车生态愿景。

从手机到汽车,董明珠与雷军押注的核心业务板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路“纠缠”过来,这二者也形成了别的企业家们难有的默契:

不放弃任何一个新风口,不惜全部身家,赌一个未来!

万亿新能源赛道,董明珠和雷军的各自胜算几何?

02、新能源风口,靠“赌”就够吗?

谁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当下最大的风口,连手机霸主苹果都开始布局,一票传统车企更是纷纷转型,西有特斯拉,东有蔚小理的格局之下,雷军和董明珠要想撕开一个血口,谈何容易?

不妨先来盘算下董小姐的赢面

做任何事情,如果不能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都难保最终一定胜利,更何况是在巨头林立,资本横行的新能源赛道,而关于董小姐造车,是玩票还是要当事业干,5年前其实就有了答案。

“我只说一句,格力不投银隆的话,我自己押上全部身家去,这是一个优质的企业,你们会为自己的眼光后悔”—2016年,董明珠在格力董事会上的霸气发言。

习惯于先人一步的董小姐,5年前主张130亿收购银隆被股东大会高票否决后,董小姐非但没有气馁,反而个人出资10亿,并拉上刘强东和王健林等大咖一起,为自己壮胆,果不其然,实现了对银隆的30亿定向增资,次年,董小姐个人又再度两次出资,将对银隆的持股比例抬升到17.46%,这足以说明董小姐造车的决心。

但与此同时,一个尖锐的问题也浮出水面,银隆新能源真的值得董小姐押上身家性命吗?

先来看银隆新能源的财务基本盘:依据公开财报数据,2020年,银隆新能源实现营业收入43.25亿,净利润为-6.88亿元;2021年1~7月,银隆新能源实现营收收入10.56亿,净利润-7.63亿元,截至2021年7月31日,银隆新能源总资产281亿元,总负债高达227亿元。

2021年7月15日,银隆一则终本案件曝光,标的仅273万元,什么意思?法院查明银隆已经没有可执行的资产,最终只能暂时结案,终结本次执行,也就是说,银隆已经连200多万的现金流都没有了。

再来看银隆新能源的销售数据:2021年1~7月,银隆累计销售量为1399辆,位居新能源客车行业总榜第4名,不过,放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不到1400辆的成绩,远不足让银隆站稳脚跟。作为对比,蔚来同期累计销量已达4.9万辆,小鹏同期数据为3.9万辆,理想同期拿下了3.8万辆的成绩,跟这些造车新势力相比,银隆多少显得掉队了。

最后来看银隆新能源的“核心技术”!钛酸锂电池曾一度让董小姐对银隆信心大增,这项收购于美国奥钛的技术,国内能做得不多,它最大的优势是充电快,循环寿命高,安全性也较好。

“五分钟快充,2.5万次的循环寿命,电池能用60年”

这项技术最好,但也暴露了致命的软肋,简单说就是,一天要充3次电,消费者能接受买台电动车一天3充?能量密度低,成本高注定了该项电池技术无法在新能源家用车型 上得到应用,虽然另一项电池技术磷酸铁锂电池的总储电量能达到钛酸钾的3倍。但截止目前,并没有看到后者在银隆新能源乘用车上普及的可行性。

此外,银隆的产品质量问题也可能会是消费者的一块心病,格力电器此波对银隆的收购评估中,也揭示出了一条:

“银隆公交车因质量问题被好几家公司退货或拒绝付款,涉及公交公司包括但不限于珠海公交、石家庄公交和邵阳巴士等”

综上,主打新能源客车的银隆,虽然有系列技术,但是最核心的自动驾驶成套技术并没有什么建树,要完美切换到新能源乘用车,转型难度之大,不亚于小米“重新造轮子”。董明珠接下了银隆的盘子,能做到什么样的规模,完全看造化了。

给副业“输血”,连累到主业?

造车是风口不假,但更是吃力未必讨好的高风险投资,蔚来和小鹏都曾耗时数年,融资逾20亿美元规模后,才相继实现了整车下线和公司上市。

投资资金巨大,回报周期超长,风险远高于造手机,如果现金流不充裕,基本玩不转新能源赛道,相比于小米健康的经营现金流,格力电器账面数据上就要难看很多,格力电器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60.71亿元。

对了,银隆的227亿巨债,格力自然也需要承担,这会对格力电器的经营现金流造成进一步挤压,董小姐或许到了该为钱发愁的时候了。

当然,相比于小米汽车,董明珠目前占得先机的是,拥有造车资质同时拥有银隆的生产线和供应链资源,这些利好条件,或有利于董明珠的汽车故事。同时也引出了小米汽车的前景预估。

雷军豪掷100亿美金造车,手机不香了?

与董明珠的大开大河,撞南墙而不悔的气势不同,雷军一直扮演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角色,一步一步稳扎稳打,精心算计,充分诠释了其企业家身份之外的一流投资家的气质:

9月1日,雷军正式创立小米汽车公司,随后开始马不停蹄为造车项目奔走

9月7日,原吉利研究院院长胡峥楠在朋友圈发文称,已于近期加入小米旗下的顺为资本,专注智能汽车生态领域。

9月10日,坊间盛传宝沃汽车将成为小米汽车工厂首选合作商,值得注意的是,9月9日,拥有宝沃67%股份的福田汽车曾发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通过了一份为宝沃汽车4亿元借款提供担保的议案,再次引发市场关于其将被小米接手的遐想。

9月11日,雷军来到吉林,与当地政府官员会见,并就主动加强与吉林汽车企业对接合作表态,此外,雷军一行还到中国一汽就合作事宜展开深度地接洽谈。

……

做智能手机多年,雷军深知智能技术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早在小米造车伊始,雷军就发挥小米ICT技术储备和研发实力的优势,重点布局L4及以上级自动驾驶、云平台和车联网等领域,为小米汽车做全面准备,同时发挥充裕现金流的优势,一路买买买:

比如投资激光雷达厂商禾赛科技和4D毫米波雷达厂商几何伙伴,还有自动驾驶芯片公司黑芝麻等,更于近期,花7737万美元高价收购了在自动驾驶研发能力上颇有建树的深动科技。

截至2021年上半年,小米经营现金流净额还有82.84亿元人民币,雷军依然有底气招贤纳士和供应链深度投资。

那目前看来,钱到位了,小米最大的挑战工厂和生产线也将不再是困难,大不了小米交给传统车企来代工,自己专注于设计和营销,这样一看,雷军还是有可能打破新能源汽车10%的毛利枷锁的。

但是,雷军和董明珠同样,也面临着未知的风险:

雷军目前一切地准备看上去只欠东风,可恰恰,最严峻的考验是来自于整车下线后,当交付以后,各类安全隐患,可能面临的事故与舆情危机,以及随之而来的系列问题该如何解决?可能比雷军把车造出来这事还要难上100倍。

蔚小理们踩过的坑,雷军和董明珠一个也少不了。只是目前看来,技术的纵深储备与可以燃烧的现金流层面看,雷军的赢面显得更高一些。

后记:

万亿新能源赛道,特斯拉一统天下,蔚小理全力追赶,“一超多强”的格局已定,这个时候,无论是市场份额还是用户培育,无论是验证过的智能驾驶技术还是各种实用新型创新,“纸上谈兵”的小米和“老气横秋”的银隆都算得上没什么优势可言。

但是,目前的新能源渗透率只有2%左右,雷军和董明珠拼上老命也要造车,争的就是98%的市场空间。最先做的未必能笑到最后,所以,5年可能是一个比较适合观察的窗口,雷军和董明珠有可能最后被淘汰,也同样有机会,在肉搏战中,撕开一个血口。

参考资料:

信源综合雷军相关微博、中汽数据、车云、中国新闻网、红星新闻和财联社等相关报道,部分图源网络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互联网那些事

    深挖品牌故事,探寻商业逻辑...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