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除了造车,雷军还投出一家储能“独角兽”

储能严究院 2024-03-29 12:03 发文

文 / 王璟  

编辑 / 杨倩

头图来源 / DALL·E

来源 / 储能严究院

“人车合一,我心澎湃。”

3月28日,雷军的小米汽车经过三年精心筹备,累计投入超过100亿元,正式上市。

此前不久,雷军出现在公众视线前时已现沧桑面容,他曾坦承,造车之难超乎想象,作为一个投资者,他经常觉得小鹏汽车的表现不尽人意,对此他表示歉意,归咎于自己的无知。

△来源|顺为资本官网

此番言论也透露出知名「企业家」雷军的另一重身份——天使投资人。姑且不论小米汽车销量如何,在投资领域,雷军早已是科技前沿和新兴产业风口浪尖的资深玩家,拥有30多年的创投经验。

2011年,雷军创立了顺为资本,目前管理着10亿元人民币基金+7.5亿美元美元基金,LP涵盖主权基金、家族基金、母基金、大学基金会等顶级投资机构,主导投资了超过600家创业公司,投资经典案例包括2015年加持蔚来汽车A轮,以及2017年入股小鹏汽车A+轮。

最近,雷军又悄然投资了「深圳珈钠能源」,这家钠离子电池制造商的A轮数亿元融资随后曝光。

据了解,本轮融资由自贡高投领投、超威集团和苏州相城金控跟投,老股东顺为资本连续三轮加码。本次融资将用于万吨正极材料产线投建、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旨在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预计到2024年将实现亿级收入。

至此,这家成立不到2年的公司已经完成四轮融资,估值接近15亿元人民币。

△来源|企查查数据

01武大系创始人

雷军选择投资这家钠电初创公司,或许是因为看好钠电赛道巨大前景,以及与创始人的武大系背景有关。

珈钠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曹余良,正是比雷军小6届的武大校友,公司名也将“珞珈山”镶嵌其上。

△珈钠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曹余良;来源|珈钠能源

曹余良,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及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专家,是国内外最早涉猎钠离子电池的学者之一。他的合伙人,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范海满博士则拥有20年的电池行业经验,曾在ATL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曹余良1997年获得武汉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2003年获得该系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研究方向聚焦锂电和钠电两大体系。

作为公司的科研灵魂人物,曹余良在钠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沉淀了超过10年的研究经验。自2006年首次涉足锂-硫电池电解液,2009年开始研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此前曾专注于锂电池,涉及过充安全保护、正负极材料等、电解液等领域。

为何曹余良的创业路线没有选择如火如荼的锂电,而是驶入了“窄门”钠电?

作为钠电领域资深专家,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电池行业协会会长唐有根曾对「储能严究院」分析,“未来储能市场非常庞大,单一锂电池无法满足所有市场需求。随着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钠离子电池凭借低成本、高安全等优势,在储能市场上将占据一席之地。

但钠离子电池短板也很明显,相比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应用场景受限,尚处于产业孵化早期,因此也呈现了技术路径多线并行的状况,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普鲁士蓝三大化合物从上百种正极材料脱颖而出,成为主流方向,而曹余良团队坚定选择了聚阴离子路线。

耐人寻味的是,曹余良与另一家主打普鲁士蓝的初创公司——星空钠电关系密切。

他不仅在2018-2019年期间参与星空钠电4项专利发明,还出席了其与宏成供电今年2月在四川达州的项目签约仪式,总投资高达115亿元。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佐证,上述两条路线未能分出胜负,各有千秋,将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02投资阵营豪华

自成立之初,珈钠能源便获得顺为资本的天使轮投资,后又连续获得光速光合和春华资本等一线机构注资。

据嘉实财富统计,去年超过700家投资机构涌入储能领域,其中钠电项目的融资事件占比达到7%,仅次于占比36%的锂电领域。

在这波热潮中,小米及其旗下的顺为资本表现尤为活跃。

2022年,小米通过推出米家户外电源正式进军移动储能市场,并接连对上海安酷创新、浙江富特科技、上海快卜、埃特斯新能源、诚捷智能等储能相关企业进行投资。 

顺为资本聚焦早期创业公司,尤其关注硬科技、智能制造、电动汽车生态等领域,近些年也在储能领域频繁发力,出手了碳什科技、无尽瓦特、卫蓝新能源、星环聚能、芯耀环保、Fova Energy、速珂、始途科技等多家储能产业链公司。

珈钠能源的重磅股东之一春华资本,还投资了储能龙头企业如远景、珠海冠宇等。

由自贡市人民政府全资控股的自贡高投,曾投资老牌储能企业兴储世纪,并在钠电领域积极招引布局,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目前兴储世纪正处于上市辅导期,旗下5GWh钠电池项目已经于2023年一季度在自贡启动建设,总投资约25-30亿元。

据悉,2024年珈钠能源10万吨/年钠电正极材料项目,也将花落自贡,总投资约50亿元。这标志着自2023年7月千吨量产线落地深圳以来,珈钠能源进一步扩大产能。此外,珈钠能源还与多个头部央企能源集团合作,共同打造从正负极材料-电芯-储能的钠电一体化项目。

今年以来,钠电板块投融资热度持续升温,钠科新材、毅华新能源、天钠科技(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安钠能源(南京理工大学团队)、泓原新能源(宁德时代、中南大学团队)等已均完成融资,多为天使轮,且大多具有高校背景,筹资主要用于中试投入和产品研发。

「储能严究院」获悉,被誉为“储能新材料黄埔军团”的中南大学已孵化近十个钠离子电池创业团队,尽管这些项目大都处于中试阶段,但已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其中包括钠科新材。

钠离子电池不仅点燃了学术界创业的热情,也吸引了诸多产业资本及公司入局。

其中既有国电投、华阳集团(旗下华钠芯能)等大型能源央国企,又有锂电池龙头踊跃的身影,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南都电源、蜂巢能源、德赛电池、中兴派能、海四达、海基新能源、立方新能源、贝特瑞等均有延伸布局。

宁德时代早在2021年就发布了钠离子电池产品,但产业化历程仍稍显漫长。直到2023年4月16日,其钠离子电池正式首发落地奇瑞车型。

今年以来,众多企业正大举投资钠电行业,如:

比亚迪在徐州启动了百亿投资规模、30GWh钠电池项目;

超钠新能源投资30亿、在四川开展8万吨级钠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科翔电子在惠州启动8GWh钠离子储能电池项目;

金钠科技在福建研发超大圆柱储能钠电池项目;

瓦司特在望城签约20亿元钠电正极材料项目……

媒体报道称,中外钠离子电池头部厂商大都计划在2024年量产。

但也有行业人士预计,钠离子电池量产最快可能还需要5年时间。在此期间,钠离子电池是否能够崭露头角,成为下一个宁德时代或比亚迪,仍是一个值得期待揭开的谜底。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储能严究院

    在这里,读懂储能的大潮与趋势!...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