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智能驾驶的较量:华为ADS与特斯拉FSD孰强孰弱

Carmeta研究社 2024-06-04 11:08 发文

引言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智能驾驶技术成为各大车企竞争的焦点。

6月3日消息,百度地图今日公布了特斯拉实测V20版本的视频,宣布百度地图车道级导航即将上线特斯拉。这一举动也将预示着特斯拉FSD在国内上线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作为目前国内顶尖的华为ADS,与特斯拉FSD作为两大智能驾驶技术的代表,在各自市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

本文将探讨华为ADS与特斯拉FSD的最新动态,分析它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态势,并展望它们的未来发展。

智能驾驶技术简述:华为ADS和特斯拉FSD华为ADS的崛起

华为ADS,作为华为推出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自推出以来就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应用场景受到市场的青睐。华为ADS的总里程已超过2.2亿公里,覆盖全国40000+城乡镇,真正实现了全国覆盖。华为ADS的智能泊车功能,支持手机遥控,解决了极窄车位的停车难题,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华为ADS在硬件方面也不断升级,最新升级的192线激光雷达,配合强大的云端学习训练算力,使得华为ADS的智驾体验不断提升。华为ADS的快速迭代和升级,正在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距离。

特斯拉FSD在国内的挑战

特斯拉FSD的特色是AI,采用“端到端自动驾驶”的模型架构,侧重于数据的训练和自主学习。作为特斯拉的智能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然而,在中国市场,特斯拉FSD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不及预期,部分原因是FSD在中国的落地问题。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4月访问中国,意在推动FSD在中国的落地,但面临数据出境的监管挑战。目前进展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于4月28日发布了一份测试通报,特斯拉作为唯一一家外资车企参与这次检测,并成功通过。曾经很多地方特斯拉不能进的,现在可以了。

然而,由于中国监管当局对数据出境的严格管制,特斯拉FSD在中国的落地面临重重困难。

华为ADS和特斯拉FSD 谁更厉害?

特斯拉FSD与华为ADS,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

特斯拉FSD基于纯视觉,侧重于AI和神经网络,模拟人类司机的决策过程,被称为“端到端人工智能”。

华为ADS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结合高性能智能驾驶平台和拟人化智驾算法,致力于提升驾驶安全和舒适性;ADS3.0也采用了端到端大模型。

两者目前主要差异在于输入端(一个视觉,一个多传感器)以及模型算法差异(但均属于端到端)

这两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势,也各有局限:

特斯拉FSD的AI技术在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更强,但对数据的依赖性较高。

华为ADS的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更有优势,但可能在某些复杂场景下的决策能力上稍逊一筹。

成本方面,目前特斯拉FSD明显低于华为ADS

硬件成本方面,理想汽车CEO李想就直言:特斯拉Autopilot的硬件BOM成本在差不多1500美元,而(理想、小鹏等)使用双OrinX的方案成本基本都在4000美金以上。可以以此来推测目前阶段自动驾驶硬件成本方面特斯拉最小。下表是相关的对比资料图,可供参考。

数据方面:特斯拉有庞大的数据优势,有了足够的数据就相当于有了足够的经验来训练算法,目前特斯拉FSD真实路况数据已经有20亿。

相较于特斯拉20亿里程,华为也积累了2.2亿,虽然差距很大,但在国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目前两者都只在所属国场地进行落地,均有不俗的表现,实际要比拼谁更厉害,肯定还是得同堂竞技才能得出最终答案。

FSD何时入华?

中国监管当局对数据出境有严格的管制,这无疑给特斯拉FSD在中国的落地带来了挑战。监管当局可能有意引入特斯拉FSD与华为ADS同台竞技,以促进技术发展和人才培育。但监管当局不太可能向特斯拉妥协,允许数据出境。

特斯拉可能需要在中国建立本土数据训练团队,这将有助于培育AI人才,符合中国发展AI技术的战略。同时,这也将有助于特斯拉FSD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提升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特斯拉正在备案FSD软件

4月28日中国已经认证特斯拉数据合规,目前,特斯拉中国正在准备向相关部门备案FSD软件,以便在今年向用户推送FSD功能,特斯拉还考虑在中国推出订阅制,可能是每月710元人民币。不过该消息未获得特斯拉官方的证实。

截止目前国内特斯拉保有量已经超过170万辆,FSD的落地对于特斯拉来说将是一笔巨额的营收来源,同时FSD的落地也将进一步给特斯拉带来更多的数据。马斯克曾说过,60亿英里行驶里程是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实现质变的一个重要节点。

所以,对于FSD入华,特斯拉已经做好准备,就差监管部门审核落地

结语

华为ADS与特斯拉FSD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不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市场策略和监管环境的较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两种智能驾驶技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将更加引人注目。

中国市场对本土和国际技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无论是华为ADS还是特斯拉FSD,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都将推动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

作为消费者,我们期待华为ADS与特斯拉FSD能够带给我们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智能驾驶体验。

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期待这两种技术能够在中国市场实现共赢,共同推动中国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喊了许久的狼来了,特斯拉FSD这匹狼真的来了,国内的羊能活下来几只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Carmeta研究社

    关注新能源智慧出行,一起来聊聊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