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大张旗鼓造车,灰溜溜退市,新势力倒闭潮开启后,有多少能存活?

车轱辘 2022-12-22 15:55 发布于上海 发文

最近,一张“造车新势力还剩几个活着的”图片在网上流传甚广,引起了众多网友的讨论。

从图片来看,这几年诞生的造车新势力的确很多,但一半多的车企都已经在半路倒闭,其中还不乏有很多熟悉的身影。与此同时,除了头部新势力品牌在销量上还有起色外,更多活下来的新势力中很多早就奄奄一息,诸如法拉第未来、恒驰、前途这些车企基本就没啥新的发展与动作。

犹记得在几年前的央视《对话》栏目中,主持人问到场嘉宾一个问题:未来最终能有几家造车新势力可以活下来?奇点汽车CEO沈海寅和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杜立刚认为不超过十家,车和家董事长李想认为不超过五家,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给出的答案更是不超过两家。

实际上,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如果现在还没有什么起色的话,估计就真没什么希望了。一辆车从设计到交付的周期为四年左右。早在2018年就已经有多家造车新势力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但到现在依旧有不少新势力品牌还停留在PPT造车阶段,甚至还没等到量产车问世,就已经倒闭了。

在这之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拜腾汽车,甚至还留下了“烧光84亿却造不出一台量产车”的笑话。批评造车新势力沉迷于PPT造车的声音一直很多,李书福就曾表示:“有些企业不懂汽车,也没有很多钱,之所以造车是意在资本市场圈钱,所谓造车新势力就是一天到晚忽悠老百姓。”

话又说回来,即便是成功生产出了量产车,就一定能存活下来吗?也并不见得。这时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不就是造一辆车吗?怎么可能拜腾花了84亿元都还生产不出来量产车。其实,造车并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

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是一个新兴市场,即便是传统汽车巨头想要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也不得不从零开始,新势力品牌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但造车毕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汽车的制造能力、经验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一辆汽车有三万多个零部件,汽车制造涉及到的供应链又十分复杂,这对没有造车经验的新势力品牌来说,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即便是将车辆造出来以后,前期的宣传、后期门店的建设、用户的服务都要烧掉不少钱。就比如“蔚小理”,尽管在销量上已经可以实现年销10万辆以上,且在知名度和影响力上都已经成功打开市场,但“蔚小理”仍是处于亏损阶段,强如特斯拉也是在近两年才实现盈利。

与传统汽车品牌转型新能源汽车不同的是,传统车企背后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且在后期服务以及门店建设上都已成熟,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面。但新势力品牌想要获得资金支持,就只能通过融资的方式来实现,换句话说就是,新势力品牌其实就是资本市场的产物。一旦让投资者看不到这家新势力未来的希望,其结果就只能是被无情抛弃。

写在最后: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汽车市场更多的还是现有的头部新势力品牌与传统车企的角逐,随着传统车企开始加大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投入,新势力车企发展的黄金期已经过去,如果现在还未能站稳脚跟,以后想要实现翻盘无疑会更加困难。那么在几年之后,现有的头部新势力品牌又有谁会掉队呢?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车轱辘

    专注汽车资讯和评论分享!...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