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APP上架半年强劲增长,滴滴走在高质量增长的正确道路上

罗超Pro 2023-09-12 09:04 发布于广东 发文

9月9日,滴滴在官网低调公布了2023年二季度财报。二季度营收488亿元,同比增长52.6%,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趋势。今年一季度,滴滴营收427亿元,同比增长19.1%。当然,营收增速52.6%的绝对值同样十分可观——上半年头部互联网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速超50%的屈指可数,除了拼多多和美团分别实现66%和30%的营收增长外,阿里、腾讯、京东、百度、网易等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营收增速均已低于15%。

(图源:滴滴2023年2季度财报)

当行业整体增速低于15%时,滴滴二季度业绩不俗。强劲的财务表现,源自于业务的高速增长。

恢复元气的滴滴增长迅猛

出行是滴滴的核心业务,中国则是滴滴出行的核心市场。二季度滴滴中国出行业务(包含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顺风车)总收入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57%。中国出行业务贡献了91%的总营收。

具体到出行业务层面,二季度滴滴核心平台总单量为33亿单,同比增长45.2%,总交易额(GTV)达到840亿元,同比增长54.8%;其中,中国出行的单量为26.74亿单,同比增长47.7%,实现GTV为676亿元,同比增长60.5%;国际业务的单量为6.26亿单,同比增长35.2%,实现GTV为164亿元,同比增长34.9%。中国市场贡献了81%的订单,80.5%的交易额。

在市场份额上,经过挫折的滴滴依然是互联网出行的绝对霸主。有媒体基于交通运输部数据估算,今年一季度滴滴的市场份额回升至76%。作为头部玩家,滴滴核心出行业务可实现50%左右的同比增长着实不易,这一增速超过了网约车行业的平均水平。7月12日,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发布了网约车6月数据,6月共收到订单信息7.63亿单,环比上升3.7%,同比上升20%。

主打“聚合出行”的高德被视作滴滴强有力的新对手,其并未对外公布Q2订单数据,但从阿里Q2财报可以窥见其表现:在饿了么和高德业务收⼊增长的推动下,本地生活集团本财季收入达144.5亿元,同⽐增长30%,不论是营收绝对值还是增速,都还无法跟滴滴相提并论。

跑赢行业大盘的增速表明,以滴滴出行App恢复上架为分水岭,滴滴已逐步恢复正常,并实现了反弹式增长。

滴滴反弹式增长靠什么?

滴滴在前些年经历了至暗时刻,App下架、疫情围城以及激烈的竞争,使得其一度遇到发展困难。在大伤元气后,滴滴凭什么反弹式增长?

首先,滴滴所处的出行赛道迎来巨大的反弹红利。疫情限制了线下聚会、商业、旅游等活动,直接压制了人们的出行需求。2023年疫情结束,出行需求出现了反弹。来自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出行量加快恢复,全国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56.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则显示,截至6月,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3492万人、3091万人、3592万人,增长率分别为8.0%、7.3%和7.3%,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三类应用。

滴滴的数据也反映出人们出行需求的旺盛,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出行热度持续高涨,在6月22日端午假期首日,超40万用户下载滴滴出行App。

其次,滴滴恢复上架,正常参与到市场竞争,吃到了出行反弹的红利。今年1月,疫情全面结束,滴滴正好在同一时间恢复上架,双重利好叠加。2023年1月16日,滴滴出行对外宣布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出行是高频需求,App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最佳形式。在整改期间虽然有部分用户可使用小程序使用滴滴服务,但终究还是没有App便捷。随着滴滴App恢复上架,大量用户重新下载滴滴App后,叫车更方便,推动了滴滴订单增长。3月,滴滴中国出行日均完成订单量 2820 万,同比增长 42%;二季度日均单量增加到2940万单,6月日均单量已突破3000万单。从数据看,滴滴的日均订单量正在持续爬坡。

最后,滴滴做了许多召回用户和激活出行的事情。滴滴在恢复App上架和新用户注册后,做了很多事情来唤醒存量用户、获取新增用户、实现订单增长。上半年,滴滴陆续推出“滴滴567”、“滴滴9块9打车”等面向用户的出行优惠活动,以及配套的市场营销动作,通过多重优惠福利吸引用户回归滴滴用车。

源:滴滴App活动截图)

滴滴可以在短时间内召回App用户,除了靠优惠福利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品牌力”。作为头部出行平台,滴滴在事实上已跟“出行”、“网约车”、“打车”、“叫车”等标签划上等号。作为大平台,滴滴在车辆、司机、服务、安全等体验维度都有很深的壁垒,这些是其“品牌力”的基础所在。当用户有出行刚需时就会率先想到滴滴,其能重新获取用户依赖也就不让人意外。

休养生息后的滴滴如何行稳致远?

App下架和暂停新用户注册,对互联网公司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滴滴受到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没经历过的重大挫折时,一些新锐玩家强势崛起试图瓜分滴滴的市场份额,对滴滴的市场地位有一些影响,但从Q2的强劲增长来看,滴滴的护城河还是很深的,时间反而证明了其长期机制。放眼未来,滴滴依然是全球出行市场的一个关键玩家。

在过去的几年里,滴滴放慢了脚步,将重心放在了“内功修炼”上。提高业务的合规性确保安全发展低线,同时也在持续沉淀精细化运营能力,从Q2财报来看,其在确保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各种主要费用的降低,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在未来的出行行业,精细化运营能力才是健康发展的关键。

今年“饱和”成了出行行业的高频词汇,甚至有人说行业出现了“饱和危机”。据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统计,截至2023年4月30日,全国共有309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比去年同期增加39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40.6万本、车辆运输证230万张,环比分别增长3.4%、2.2%,一年内分别增加约117万、54万。今年6月,长沙、三亚等地的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暂停受理网约车运输证新增业务。此前,东莞、珠海、温州、济南等多个城市也相继发布了网约车饱和预警,提示当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已不足10单,提醒从业者谨慎“入场”。

在激烈的存量搏杀中保证合规安全发展,同时提高运营效率,是互联网出行平台要关注的重点。经历过大风大浪和惨烈厮杀的滴滴沉淀了精细化运营能力,面对新的竞争形势其已做好了准备。

在出行这一核心业务高速增长的同时,滴滴也在“甩包袱”。继停止社区团购业务后,今年8月滴滴出行和小鹏汽车战略合作,小鹏汽车以约为58.35亿港元的最高对价拿下了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

从相关举措来看,滴滴正在“处理”一些业务、调整发展策略,聚焦到出行这一核心业务,“做减法”将让其在未来的竞争中行稳致远。放眼出行市场来看,互联网出行在整个出行赛道的渗透率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RoboTaxi等创新出行服务也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滴滴依然将是这一赛道的Key Player。

APP恢复上架后滴滴出行,正走在高质量增长的正确道路上。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罗超Pro

    罗超频道,站在技术和产品角度看行...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