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日本汽车大丑闻被揭!集体测试造假,牵连超600万辆问题车

超电实验室 2024-06-04 16:30 发文

车企高管紧急鞠躬道歉

作者|王磊 编辑|秦章勇

红豆泥,斯米马赛。

昨天,鞠躬名场面再现,丰田、马自达、本田等日本车企高管召开记者会,朝台下90度鞠躬道歉。

态度很诚恳,但熟悉的姿势早已没有了新鲜感,对于日本企业来说,犯错不重样,但鞠躬却一成不变,很多日本车企高管回应犯错的标准动作就是先鞠一个躬。

这次鞠躬的原因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造假舞弊

不过问题在于,此次造假的影响范围太大,涉及车企也太多。包括丰田、马自达、雅马哈、本田、铃木五家制造商,在申请车型指定时都存在欺诈行为。

连日本内阁官房长官也在记者会上痛批,“这损害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信誉”。

日媒也开始担心,称日本汽车造假或拖累日本经济复苏,影响国家GDP。

01 三大车企领导集体鞠躬

“作为集团负责人,衷心向大家致歉,我认为这是动摇认证制度根本的问题,是作为汽车制造商绝对不能做的事。”

6月3号下午,丰田章男就丰田汽车曝出“存在测试违规、提交虚假数据”的行为在东京举行“道歉会”。

同时鞠躬的还有本田、马自达这两家车企高管。

据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号发布的消息,因为丰田汽车旗下子公司“大发工业”接连被曝出“在获取汽车和发动机量产时所需的型式认证过程中发生不当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要求彻查日本境内共85家汽车生产公司是否存在类似情况。

截至5月底,五家企业被“抓包”。

分别为丰田、马自达、雅马哈、本田和铃木五家企业,查出它们在车辆性能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已被勒令暂停部分正在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的出货。

当天,丰田、本田、马自达企业高管纷纷召开记者会,就此事道歉,就连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3日也在记者会上表示,“这损害了对我国汽车产业的信誉”。

日本国土交通省目前已指示丰田汽车、马自达和雅马哈发动机三家公司停产部分目前正在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今后将结合现场检查结果,基于相关法规进行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这次空前的造假丑闻或许不仅仅是这5家,这85家汽车公司并没有彻查完毕,目前才完成了68家公司的调查,包括丰田在内的17家企业的调查还在进行当中。

具体来看,目前丰田汽车已经有三款现有车型在行人安全测试中提交了错误数据,其中包括卡罗拉Fielder、卡罗拉Axio和Yaris Cross,并在四款旧款车型的碰撞安全测试中使用了改装过的测试车辆。

除丰田之外,马自达汽车主要存在2处造假行为,涉及5款车型

一是在50km/h正面碰撞实验中,让安全气囊通过倒计时弹出,而非感应碰撞后弹出,涉及了昂克赛拉、阿特兹以及MAZDA 6三款车型。

另一问题涉及MX5和MAZDA 2,为了通过发动机测试,马自达将车辆在密闭环境中进行1小时测试,并利用非自然驾驶条件下才会出现的进气温度异常升高以规避自动调节点火时机的程序,最终人为操控测试出了结果。

马自达也宣布,即刻暂停MX5 RF与马自达2车型的销售,以进行内部审查与整改。

两家车企相继停产的直接后果,或许会影响接下来5、6月份的销量表现。

据日媒报道,中西汽车产业调研公司分析师认为,丰田和马自达的减产规模在2个月内很可能达到2万-3万辆。“由于此次问题,5-6月迈向正常化的步伐可能会放缓”

至于本田汽车,虽然涉及车辆规模最大,有高达22款车型,但严重性最低,只涉及了噪音测试报告中有虚假陈述。同样雅马哈也是过去生产的两辆车的噪音测试报告中有虚假陈述;铃木汽车则是在一款以往车型的制动装置测试结果进行了虚假陈述。

不过本田也发了声明,承认销售的车辆存在认证测试不当,但进行了内部技术验证和实际车辆测试,并确认车辆符合规定的法律标准,成品车辆的性能不会受到影响,后续也能正常开。

这些涉嫌数据和测试造假的车辆有多少呢?

6月3日当天,本田汽车公司发布公告,公司2009年以来在发动机测试等方面存在不当行为,涉及车辆总数约为435万辆;同一天,丰田汽车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测试违规行为所涉及的车辆总数达到了170万台

马自达也公布了调查结果称,2014年以后生产的总计约15万辆汽车的碰撞测试和发动机功率测试中存在违规。

这些日本车企又是发公告,又开记者会道歉的,国内那些日系合资企业也慌了,好在涉及造假的车型并没有流入国内。

当天,丰田中国就迅速发布声明,对中国消费者进行道歉,同时也表示,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与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型与本次事件无关,所生产的车型也不存在安全和品质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场造假风波虽然不会影响到国内产品,但是从信任度来说,已经是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所推崇的工匠精神,被国内网友戏称为“躬犟精神”。

02 品质神话跌落神坛

这件规模超前的车辆数据造假事件,源头还得从去年4月说起。

彼时大发汽车对外承认向海外市场开发的四款车型(丰田Yaris Ativ、Perodua Axia、丰田Agya和一款未公开的产品)在碰撞测试中存在造假行为。

事件发酵还没一个月,当时担任丰田会长的丰田章男鞠躬道歉,宣布要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

后来深入调查后发现,不止大发汽车本身,连母公司丰田也有22款车型涉及,还有与大发有汽车合作关系的斯巴鲁、马自达也有部分车型被牵连。

调查大发汽车质量违规问题的第三方委员会,在2023年12月20日发布报告,称质量违规对象几乎扩大至全部车型,包括丰田汽车等其他公司品牌车辆在内,存在违规的车型达64款。

随着事件覆盖的范围越来越来大,日本的国土交通省坐不住了,要求彻查日本境内的85家汽车生产企业。

而这起事件正是各家彻查之后的结果,可谓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事实上,这次彻查事件之前,日本汽车厂商在数据造假上已经成“惯犯”了。

2024年1月,丰田自动织机公司生产的4款发动机,被曝出尾气排放测试数据造假。

2022年8月,丰田汽车的子公司日野汽车生产的大型和中型卡车引擎,被曝出油耗和尾气排放测试存在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相关车型的产品认证被取消,受影响车辆高达56.7万辆。

2021年2月,日本曙光制动工业株式会社承认,在长达20年之久的时间里,有114327项质检数据存在造假行为,值得一提的是,其也是丰田汽车控股的汽车零部件巨头。

同一年,三菱电机被曝产品检验数据造假,且可能已经持续30年以上。另外,丰田的全资子公司Toyota Mobility Tokyo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雷克萨斯车辆的检测,伪造了565辆车辆的检验数据,主要涉及“大灯亮度”、“前轮胎角度”、“驻车制动性能”等检测项目。

在各起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中,不难发现,丰田汽车集团成了重灾区。

一方面,丰田汽车在日本汽车行业的渗透率非常高,另一方面, 丰田汽车也是最能代表日本工业的企业。

大家都知道,日本车企曾以“工匠精神”自居,还将“日本制造”塑造成神话,“只要是日本制造,就代表着品质保证”、“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类似的宣传语比比皆是。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汽车产业的制造品出货额约占日本制造业整体的2成。研发费用包括零部件在内接近3成,均居制造业首位,包括相关产业在内,从业人员超过550万人。

所以日本车企造假,牵一发而动全身。根据日本幅锐态公司的一项调查,过去5年中25%的日企曾发生过违规行为,其中32.7%的违规涉及产品品质问题。显然,造假已经不是少数公司的偶发性行为。

曾经的日本制造是品质的保证,如今却接二连三地曝出丑闻。日系车神话,真要结束了吗?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超电实验室

    让汽车和未来触手可及。...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