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ATP酶抑制因子1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保护心脏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

微生态与分子药理 2022-10-08 11:33 发文

01 文章背景简介  

冠状动脉闭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死亡原因。急性心梗后,死亡的心肌细胞被纤维瘢痕组织替代,导致心室重构和心力衰竭(HF)。再灌注是目前心梗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然而,在缺血性疾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医学家们渐渐发现,对组织造成损伤的主要因素,不是缺血本身,而是再灌注恢复血液供应后,过量的自由基攻击这部分重新获得血液供应的组织内的细胞造成的,这种损伤,叫做“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已经发现:这种缺血组织再灌注时造成的微血管和实质器官的损伤主要是由活性氧自由基引起的,其可能损伤机制有:ATP酶活性的改变、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的功能异常等。

线粒体F1Fo-ATP合成酶负责高效产生大量ATP,保证哺乳动物细胞的能量稳态。ATP酶抑制因子1(IF1)是一种与F1F0-ATP合酶结合的蛋白质。当F1F0-ATP合酶逆转其功能并水解ATP时,IF1结合并抑制ATP合酶,使内膜电位大幅下降。因此,IF1可防止缺氧或饥饿期间ATP的完全耗尽和随后的细胞死亡,在心脏缺血等病理条件下,这是必不可少的功能。内源性IF1过度表达会参与能量代谢的重新编程,通过限制细胞培养和组织特异性小鼠模型中F1F0-ATP合成酶的ATP生成来增强糖酵解,这会促进了线粒体活性氧(ROS)的产生。然而,IF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AMPK是一种应激反应激酶,可以调节很多重要的生理和代谢过程,包括能量稳态、细胞凋亡和细胞代谢。已经有研究证明,AMPK可以上调细胞抗氧化酶系统,从而减少I/R(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化剂诱导的损伤。

2022年,中国科技大学的吴家伟等人,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IF2022=10.75,生物2区)发表了题为“ATPase inhibitory factor 1 protects the heart from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activating AMPK signaling pathway”的文章,研究了IF1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AMPK激活是否参与IF1的保护作用。

02 所用到的主要方法

1. 动物实验—缺血再灌注

2. 体外细胞实验—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提取

3. WB

4. Masson染色

5. 免疫荧光

6. 超声

7. 流式细胞术

03 文章主要内容摘要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研究了IF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

(1)数据表明,IF1蛋白表达在I/R和H/R期间下调;

(2)携带腺病毒和AAV9的IF1在体外和体内均能保护心脏功能不全和I/R诱导的病理发展;

(3)IF1刺激葡萄糖摄取和糖酵解活性,并在体内基础和I/R以及体外OGD/R条件下刺激AMPK激活;

(4)IF1激活AMPK参与其对H/R诱导损伤的心脏保护。

这些结果表明,I/R心脏中,IF1的上调,会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微生态与分子药理

    致力于微生态健康调控机制及益生菌...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