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18年游子回归山西,能激发多大的后劲儿?

生态资本论 2021-03-24 20:11 发文

在中医药面临最好的市场机遇的时候,广誉远连续两年利润下滑超过60%,发生了什么?

业绩滑坡

广誉远最近一年发生了很多事,但是最重磅的,要数业绩下滑。

根据广誉远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000万元左右,同比减少69%左右。

如果看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更难看。根据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6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9,500万元左右,同比减少85%左右。

尽管如此,请相信,这已经是广誉远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看的数据了。

为啥会有这么大幅度的滑坡?

广誉远认为,2020年业绩归咎于新冠疫情给行业带来较大冲击,加之宏观经济加速下行和医保政策影响,导致公司销售收入较2019年同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广誉远主要从事中药产品的生产、销售,属于医药制造业,核心业务为中成药业务。

疫情成就了不少医疗企业业绩,也成为一些医疗企业业绩滑坡的背锅侠。

不巧的是,在此前一年,也就是2019年,广誉远已经超过65%的利润滑坡。2019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2亿,同比下降24.8%;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同比下降65.2%。

广誉远归咎2019年滑坡是宏观经济下行、消费降级及国家医保控费、处方药监管等行业政策影响导致产品销售未达预期等因素所致。

可见,即便没有疫情,也会有其他因素成为业绩滑坡的替罪羊。

2016年12月,广誉远发行股份收购控股股东东盛集团等相关方持有的山西广誉远40%股权,东盛集团承诺山西广誉远2016-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3亿元、2.35亿元、4.33亿元。实际上,各期完成率分别为 111.02%、92.20%、95.84%,累计完成率 97.30%。承诺期满后,2019年净利润下滑至1.87亿元。

2019年广誉远的销售费用为5.41亿元,占当期营收的44.45%,而同期老牌中药企业同仁堂销售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仅为19.75%,显著低于前者。

与此同时,2019年广誉远的存货金额为5.24亿元,同比增长40.48%,而同期的存货周转天数却为597.61天,同比增加270.4天。

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倒挂

最近几年,广誉远又岂止是业绩不争气,居高不下的存货量和连续10年为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束缚”着广誉远的手脚。

同花顺iFinD统计数据显示,广誉远2010年至2020年,只有2013年出现过一次2540万元的小额亏损,其余年度的盈利数字一直在933万元至3.94亿元之间波动;11年间,广誉远合并报表盈亏相抵后实现的累计净利润超过了18亿元。

不过,相同数据源也显示,同期内的广誉远却从未实现过正向经营现金流,其11年间的每年的经营现金流无一例外均呈现出净流出的“失血”状态,其中净流出额度最小的一年也达到了1880万元,最大的一年则高达2.98亿元;11年间,广誉远的经营现金流累计净流出了12.6亿元。

是什么导致广誉远的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倒挂?

过去11年间,广誉远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从2010年的1.04亿元一路猛增至最新的16.74亿元,区间增幅近16倍;应收款的快速扩张,推动着广誉远同期营收的快速增长,营收从2010年的2.3亿元一路增长至最高的16.2亿元(2018年),增幅达到了7倍。

也就是说,过去11年间,广誉远将赊销规模扩大了16倍,由此换来了其营收的7倍增长,表面上来看,广誉远的货是卖出去了,但钱却没有完全收回来。

另外,广誉远的销售费用率显著高于中药同行。

据Wind数据显示,2013年—2019年,广誉远销售费用分别为1.21亿元、1.86亿元、2.22亿元、4.31亿元、5.16亿元、6.29亿元和5.14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5.15%、52.54%、51.87%、46%、44.14%、38.85%和42.23%。

反观其他老牌中药同行,同仁堂一直保持在20%上下;云南白药保持在15%上下;而片仔癀则保持在10%以内。

广誉远实控人为郭家学,2010年,曾因东盛科技高达15亿的资金漏洞被证监会十年市场禁入的处罚。

多年前,郭家学曾被称为“资本狂人”,曾一度将白加黑、盖天力、丽珠制药、云南白药等大型药企收入麾下,却因对国企担保导致资金链断裂沉沙折戟。

郭家学曾对应收账款问题解释为,当品牌知名度达到一定阶段时,公司便会全部执行现款现货。

换言之,广誉远前些年账面上的大量赊销是因为品牌知名度不够。

2020年,广誉远的安宫牛黄丸入选新冠治疗指南,使该产品销售额增加,但即便借助了疫情的东风,广誉远仍未能扭转公司业绩持续下滑的颓势。

携手山西,东山再起?

说来,增收乏力的广誉远,并不缺乏名片。

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年间(公元1541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药企业,历经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蔚、广升誉、广 升远、山西 中药厂、山西广誉远等十几个商号药厂更迭。在清代曾与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 堂、杭州胡庆余堂并称为“四大药店”,2006 年成为首批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认定的“中华 老字号”企业。

当家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是国家级保密品种,另外“龟龄集”、“定坤丹”、“安宫牛黄丸”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里还握有103种中药古方及炮制工艺。其中龟龄集是国内目前为止存世最完整的复方升炼技术的活标本,被誉为“中医药的活化石”。而定坤丹则有着慈禧太后因感念药效御笔亲书“平安富贵”的宫廷事迹。

在历史上,广誉远的高光时刻何至于此。

据传,太平天国攻克南京后,天王洪秀全曾密令要将广盛药店全部迁往南京。广盛药店当时所享盛名由此可见一斑。

近代的广誉远,前身为一度濒临破产的“山西中药厂”,受债务拖累出走山西。

2003年,广誉远负债总额16331万元,资产负债率143.58%;净资产为负5169万元,累计亏损8786万元。

晋中市政府选择了西安东盛科技对企业进行重组。东盛科技加入后,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组织专业队伍对产品包装和形象进行改造。后来由于东盛科技资本扩张过快,东盛科技通过“以资抵债”的方式,东盛科技于2012年将广誉远转给东盛集团,并成为东盛集团的核心资产。

2019年9月,东盛集团将其持有的4000万股股份转让给山西省创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山西创投”),使这家游离在外18年的老牌中药企业重新回归山西。

山西创投实际就是由山西国资全资控股,也就是说,山西国资成为广誉远第二大股东。

从这一天开始,广誉远已经做好回归山西的准备。

事实上,转型期的山西正在挖掘医药资源赋能经济发展。

山西省以灰钙土、黄绵土、沙壤土等为主的土壤适宜多种药材生长。此外降水量较少,加之降雨季节较为集中,雨势同期,尤其适宜以根茎入药的道地药材品种。这些自然条件对山西省中药材生产发展极为有利。

但另一方面,山西的中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有资料显示:近年来,四川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和甘肃省中药材产值均已近百亿元,山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却是中药产值弱省缺乏市场竞争力。

截至2019年,山西通过GMP认证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仅有27家,目前在产11家,全省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及市场规模均不到全国的0.1%。

2020年3月24日,山西省印发《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广誉远的多项业务与山西建设中医药强

不久前,广誉远工商注册地变更为“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广誉远路1号”,广誉远中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回归山西。广誉远也成为山西唯一入选首批被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的医药企业。

显然,山西和广誉远需要相互成就。

广誉远的回归被寄予山西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标杆的厚望,在山西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大背景下,能否树立起医药强省的标杆形象,广誉远还需要加把劲儿。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生态资本论

    用资本的视角看生态。...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