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哪些方向将提高医疗效率?

DRG变量 2020-05-25 14:26 发文

校对 | 艾草

排版 | suktang


今天,全国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明确指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受疫情影响,报告第八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明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两个方面。


在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明确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用好抗疫特别国债, 加大疫苗、药物和快速检测技术研发投入,增加防疫救治医疗设施,增加移动实验室,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强化基层卫生防疫,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在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方面,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对受疫情影响的医疗机构提供支持。同时,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严格食品药品监管,以保障用药安全。


此外,关于互联网医疗、数字化医疗提升医疗效率也被多次提到: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提案中建议,首先,应加强新一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把新一代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建设列入医疗健康领域“十四五”规划,明确总体思路,重点发展建设。


其次,加快建设“数字家庭医生”平台,构建居家医疗物联网(IoMT)解决方案,加快建立社区医疗智慧网格平台,推进分级诊疗和应急医疗管理部署。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在《关于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支撑保障作用 优化突发重大事件应急体系的提案》中建议,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对重特大流行性疾病的监测分析能力。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的“病患大数据分析中心”,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动态研判生化数据、医学影像等关键信息,确立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的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沈南鹏在提交的提案指出,我国医疗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加速,具体表现在:传统医疗资源投入“重硬轻软”,信息化短板严重制约医疗整体供给能力提升;医疗信息化便民惠民基础较差,“信息孤岛”阻碍优质医疗的公平可及;医疗AI的审批创新相较市场发展和国际实践仍显不足,数字医疗工具的监管环境仍待优化。


提案中建议,医疗卫生机构需要重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医疗资源投入上要“软硬兼施”,利用好数字化、信息化,提升中国医疗整体供给能力。


“互联网+”是历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2015年—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均多次出现。例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写道,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2019年政府报告则强调,加快在各行业各领域推进“互联网+”,同时,也着重点出“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督察”等。从2019年加快推进“互联网+”,到2020年全面推进“互联网+”,互联网+的力量被更显著强调。


眼下,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面对难以预料的影响,报告着重强调了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不仅提出要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而且充分肯定了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互联网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基于此,互联网医疗的未来也更加令人期待。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DRG变量

    关注医改进程中的参与者,记录这群...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