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姨夫”造的孽、“顽童”操的心——锂电行业《离开索尼的日子》

FlyRideR 2019-08-14 16:04 发文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其实是电动的。

1859年,法国大科学家普兰特(G.Plante)发明了可充电的铅酸电池。

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Gustave Trouve)使用铅酸蓄电池供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

四年之后的1885年末到1886年年初,德国人哥特里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卡尔·本茨(Karl Benz)才相继发明了他们各自版本的第一辆搭载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在上个世纪前20年,市场份额的一半多还都是电动车。而直到1920年之后,石油开发技术和内燃机技术的飞速静不下,燃油车才正式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

历史就像是“无尽的华尔兹”,在在电动车默默的窝在小角落长达一个世纪之后,今天随着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动车的“锂想”正在不断的成为现实,而当年锂电池的鼻祖却讲述了一个略带悲情的故事。


————————————


锂电池产品的开创者,一段持续上百年的研发传奇


1818年1月27日,矿物勘探爱好者的雅各布·贝采里乌斯(Jöns Jakob Berzelius)在他的个人日记中记录下了他的最新发现:它最轻,密度低至0.534g/cm3;它最小,原子质量小到6.95;它最活泼,极易与外界发生反应。之后,贝采里乌斯将自己新发现的这种金属用“Lithion”命名,即希腊文中的“石头”,后经演化成“Lithium”,也就是今天的“锂”。不过锂是非常活泼的碱金属元素,、使用或是加工都比其他金属要复杂得多,所以导致这种金属长期没有得到应用。


直到1987年1月,日本索尼公司经过技术攻关,将采用了钴酸锂作为正极,负极材料采用石墨,电解液采用 EC材料。至此,经过一个半多世纪,人类终于还是来到了“锂电池”的大门前。于是在1990年2月14日这一天,索尼正式对外发布了一款全新的锂离子可充电电池。这款电池的优良性能震撼了世界:4.1V的电压,80 Wh / kg的质量能量密度,200 Wh / L达到了体积能量密度,对当时流行的镍镉电池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同时,索尼公司还制定了一个锂电行业的工业标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18650圆柱型电池,至今,18650锂电池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原索尼,现村田18650圆柱锂电池)

 

————————————


“锂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踏坑者的故事


1995年11月4日凌晨,就在日本索尼的锂离子电池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的时候,一场大火突如其来。

(位于福岛县郡山市的锂离子电池第3工厂着了一场大火)


这场大火造成的损失极大,超过100万块电池被烧毁。而更致命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锂电池是否是危险品?”。社会舆论对锂离子电池的认知发生逆转,这节小小的圆柱形电池,不再是为人类解决能源储存问题的“救世主”,而是一个个“定制炸弹”。


虽然,在事故发生9个月后,索尼方面与日本政府,经过长达4个小时的讨论,得出了锂离子电池不属于危险品的结论,并且索尼还开发出了多种针对锂电池内部缺陷的安全测试项目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但是命运女神似乎并没有回头的意思。

2006年6月,在某个会议上,一台戴尔笔记本电脑突然起火,其装配的电池正是由索尼生产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当时电脑着火的图片)


随着媒体对当时起火的照片疯狂传播,两个月后,戴尔方面宣布召回410万块可能引起着火的笔记本电池,同时启动对索尼电池安全性的全面调查。同年10月,索尼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高管向消费者鞠躬道歉。当时,索尼已大规模召回各品牌笔记本的电池,涉及大约1000万块,为此索尼支付了4.44亿美元。


最后分析结果表明,在电池的生产中混入了金属微粒,而这些异物使得电池在使用中异常升温,最终引发爆炸。


虽然索尼在之后彻底解决了异物问题,但是隔壁的“老三,老L,老S”以及自己的“老姨夫”却再也没有给索尼机会。在韩国政府的巨额补贴的加持下,韩企采取了他们所擅长的“反周期”战术(以价格战为基础)在全球市场上大行其道,从3C电池杀入来了个弯道超车,大量的攻城略地,索尼电池部门开始了长年苦战和恶心循环中——因为价格高(相比韩系)所以没有量,因为量不够所以降价空间就小(无法达成规模效应)。


————————————


“姨夫”压轴登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元索尼游戏部门老大 平井一夫 先生在 2012 年 2 月正式成为索尼集团 CEO。

国内索尼粉丝们情切的称其为【姨夫】。

(索尼粉丝口头禅:为了守护姨夫的微笑)


「姨夫」上台后,提出了重振索尼,大幅瘦身的「One Sony」战略,其核心的未来重点发力方向:游戏业务 PlayStation、cmos 传感器半导体业务、以索尼影业和索尼音乐为代表的娱乐业务。索尼电池业务归组到部件业务里,平常绝少为人提起,只是在索尼的财报里偶尔露一下面。


很明显,索尼高层在战略层面上对电池业务并不重视,并没有将其定位为未来能够提升索尼盈利的长期利润增长点。或者这个时候,索尼电池部门已经被“明码标价”了吧。


很多后来的分析文章指出,索尼电池当时对于电动车行业的不重视,导致了索尼错过了起死回生的最后机会等等云云。其实,我认为,索尼电池重视不重视EV行业都改变不了结局,因为当时索尼内部已经视电池业务为包袱,准备出售,自然就不会再把资金投入进去扩大规模来满足EV行业的需求。


所以,前有虎狼一般的韩系对手,后有事不关己的“姨夫”。索尼电池业务,始终无法扭转亏损局面,地位越来越尴尬,却又无力像松下那样,在动力电池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扩张。在 VAIO 出售、BRAVIA 部门独立运营的大背景下,即便索尼在锂电池的技术储备上,仍然全球领先,但是索尼电池业务最终还是走到了2017年8月31日这个终点。

(一个时代的落幕)


————————————


接盘者“顽童”的“锂想”


就像人的一生无法逃避税收和死亡那样,只要你从事电子或电路行业,那么在你的事业生命中大概率是绕不开这家公司——村田制作所

(村田制作所三大吉祥物:顽童(右),婉童(左),拉拉队(中))


根据官方公告信息,2017年9月1日起,原来的索尼电池正式并入村田制作所集团,成为村田集团的一部分,至此索尼电池退出历史舞台,村田电池粉墨登场。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到“村田制作所”这个名字,但是这家公司的产品(各类电子被动元器件)却无处不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或者说所有这个世界上用电的产品里,你都能发现这家公司的身影。 (左图百度百科上关于村田制作所的介绍,右图为电路板上的电容器)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

当今所有电子产品都是建立在电路板上的,电路板的各种零件各司其职。

如果我们把芯片看做“心脏”,把电流看做“血流”的话,

那么这些电容器/滤波器等被动元器件就是血液里的“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

而村田公司在这个行业的地位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

“当业界在谈论陶瓷电容器的时候,大概是在谈村田吧”

(业界网友的恶搞图,吐槽近年MLCC陶瓷电容涨价潮,可见村田的市场地位)


那么,为什么是村田接盘索尼电池?


上面讲到,村田的主力产品都是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而电子产品是电子元器件最大的需求方,因此村田在过去主要也是向各类电子产品的厂家提供零部件,例如PC,平板和手机等。但是电子产品行业似乎已经到了瓶颈,先是PC市场早早的饱和,智能手机在初期增长迅速,现在也慢慢步PC后尘了。

(2016-2019年全球各类设备出货量 (单位:百万台),来源:Gartner,2017年1月)


蛋糕已经不会再变大了,那么如何保持公司的成长,则是摆在每一位玩家面前的挑战。

而从村田制作所的官网公告中或许可以看出点端倪:

看公告,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1,手机市场的蛋糕还要继续抢

2,汽车市场已经梭哈了,接下来会是能源和医疗保健

3,我们那么多传感器技术,IoT行业简直是美滋滋


各位有没有发现,这几个方向都需要电池。

手机:现在再穷也不能穷电池啊,三星手机教训太大了。

汽车:HEV,MHEV,PHEV,REEV,FCEV,BEV各个都是嗷嗷待哺的要好电池。

IoT:可穿戴的IoT要好电池,分布式微电网IoT也要好电池(储能),常见的共享单车智能锁和家里的智能水表等等等都要好电池。


随着上述三个行业电子化智能化无线化程度的急速加深,电池的好坏往往在客户的最终产品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堪称核心零部件之一。

而对于“用电”专家的村田来说,“核心零部件”电池的缺乏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村田发展上的短板。

既然发现了短板就得立刻去弥补,因此,当“姨夫”刚“上架”电池业务时,就被村田加入“购物车”了。

 (当时网络上对于“姨夫”出售电池业务的调侃)


————————————


“顽童”的“锂想”实现了吗?

纯主观观点,主要是没有客户掏钱让发布“客”观观点(手动狗头)


在2017年9月1日,索尼和村田完成电池业务交割后,就很少再能看到关于村田电池的消息了,一下子又沉寂了下去。不过我认为,双方在具体业务,系统,人员,资产的交割方面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毕竟索尼和村田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不过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篇关于村田电池的报道:

《锂电池和18650鼻祖的涅槃重生——从索尼18650到村田21700》

(百度上应该还能搜索到这篇报道)


从这篇报道中,有三点特别值得关注和推敲:


第一,

村田投资了11亿美元在无锡打造智能园区,其中第一个落成的便是村田新能源(无锡)公司的新工厂,而这个工厂前身就是索尼无锡电池工厂。

对这条新闻的解读,字面上说明村田正在大力投资电池产业以实现当初设定的“锂想”,从这个表面现象也可以推测出目前村田对于原索尼电池业务的消化吸收已经进入尾声,电池业务从索尼模式转变成了村田模式。 

(之前报道里的图片,村田玩的有点大呢)


第二,

其中提到2019年将会量产的21700三元圆柱电芯。

从文章中曝光的图片来看,首先品牌已经从原来的Sony(索尼)变成了MURATA(村田),证明21700这个产品已经完全是在村田体系的产物,这也作证了第一条,关于村田对元索尼电池业务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产品型号为21700VTC6A,索尼时代的最后一款产品为18650VTC6(3000mAh/最大10C连续放电),之前索尼有推出过18650VTC5(2500mAh/最大12C连续放电)的升级产品18650VTC5A(2500mAh/最大14C连续放电),所以21700VTC6A最后那个A说明是在之前18650VTC6的基础上的升级版,估计会使村田电池的主打产品。

 (网络上流传的村田21700照片)


第三,

文章中写到:“……村田FTC系列产品除了在传统的ESS储能市场发力外,也凭借其高达14000次的充放电循环性能,极佳的高温耐久性以及高安全性等优势,在物流车辆和专用车辆市场上已经获得了国际叉车巨头的青睐。……”。

这可以理解为,村田使用它们的磷酸铁锂电池,在例如电动叉车等专用车辆上开始试水车用动力电池业务。

并且,这个“获得国际叉车巨头的青睐”也很值得推敲。难道是“偷油塔”的叉车???


其他方面,文章中还介绍了村田的纽扣电池新品,我不是特别懂纽扣电池,就不多做解读了,以免误导大家,就截个图给各位看看吧。感觉应该是用在可穿戴的IoT设备上的电池,这也比较符合村田发展医疗辅助设备的目标。 

(报道中的截图)


————————————


差不多该总结一下了。

 从索尼电池变成村田电池,对于锂电池行业的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有机会可以直接采访到在村田工作的原索尼电池员工的话,

我很想抛出一个“知乎体”式的问题:“从索尼到村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猜测答案一定会很“精彩”。

其“精彩点”在于:

在整个“索尼和村田”的故事中,

1、有传奇般的开创史,

2、有故事主角本身的“信仰”加成效果

3、有“主角努力踏过了很多个坑,最终却还是倒下了”这种非常耐人寻味的毒鸡汤剧情(都9012年,打怪升级最后拯救世界的这种剧情就很俗套很俗套了)。


不过过去的事情都已经过去,最多也就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之后会如何发展,对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村田电池的在国内行业中的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公开分析报告)


考虑到目前沃特玛濒临破产,实质上现在村田电池在国内应该排名在第五名。

这还是村田电池还没有参与国内EV市场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

也就是说,如果村田集团大战略都得以顺利推进的话,那么村田电池业务就很有“想象空间”了。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先来看一下村田集团的情况,以电子行业的“血小板”——MLCC陶瓷电容举例: 

(图表数据来自行业分析报告等公开信息)


这里解释一下:

左图为:2017年陶瓷电容市场占有率。

右上图为:2016年各家陶瓷电容产品的收入。

右下图为:主要陶瓷电容厂家的利润率变化。

也就就是说,村田集团在陶瓷电容这个行业中,无论是市场占有率,收入还是利润率,从结果上来看都是目前第一的位置。

而所有需要用到电池的产品,必然是会用到陶瓷电容。这也就意味着,单是和村田集团有业务往来的客户,在他们的产品需要搭载电池的时候,都可能会成为村田电池业务的潜在客户,这就有了“想象空间”。


如果还是很难理解的话,我再讲个故事:

和村田业务相近的另外有一家叫“TDK”的被动元器件行业大户,他们旗下有一家做电池的全资子公司叫“ATL”,而原来ATL的动力电池部门单独成立了一家新公司名叫“CATL”。

好了,故事讲完了,各位可以结合前面那张国内电池厂排行表,然后自己感受一下。


以上就是我对于“从索尼电池变成村田电池,对于锂电池行业的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的看法。

当然了“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

村田电池业务能否把村田的“锂想”变为现实?能否搅动现有锂电行业的市场格局?

还需要实打实的看产品,看价格,看策略。

不过板凳和瓜子已备好,演员都已上台,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FlyRideR

    锂电池,汽车,电子,各类新鲜事物...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