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三个MIT博士捧出一个IPO,晶泰科技获8家基石投资者支持

蓝鲸 2024-06-05 10:31 发布于北京 发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邵雨婷

6月3日晚,“AI制药独角兽”晶泰科技(02228.HK)宣布,公司将于2024年6月4日至6月7日招股,拟全球发售股份1.87亿股,每股作价5.03港元至6.03港元,计划6月13日上午9时正式挂牌上市。

目前,按“第18C章”新规提交上市申请的只有黑芝麻智能和晶泰科技两家,而晶泰科技是第一家通过聆讯并启动招股的公司,若6月13日能成功上市,公司将成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3个40岁的MIT博士捧出一个IPO

年仅42岁的温书豪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创立的公司有望成为“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温书豪是一名中国科学院的物理学博士,曾在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还是浙江大学的兼职教授。6月13日后,温博士或将迎来一个新的称呼——港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

2015年,温书豪联合两名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马健、赖力鹏共同创立了晶泰科技,研究量子物理、人工智能机器人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研发,开发研究固态药物的平台。

目前,晶泰科技的业务包括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两项。前者涵盖药物发现和研究全过程,后者主要提供固态研发服务和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为医药企业提供标准或者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简单来说,晶泰科技是一家AI制药公司,通过给传统制药企业或其他公司“做外包”,用AI技术给客户提供相应的药物研发检测和其他服务。

2016年,晶泰科技开发的晶体结构预测平台在辉瑞举办的一次盲测中显现其准确性,公司成功与辉瑞达成合作。打开口碑后,公司便先后成立了人工智能研发中心、各类药物发现平台、智能机器人湿实验室等,推出“XtalPi药物发现”及“XtalPi智能自动化”品牌,推动AI在新药、新材料等领域进一步发展。

晶泰科技的客户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与辉瑞、强生、德国默克集团、长江生命科技等世界领先集团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客户留存率分别为67.5%、51.4%、64.9%。

目前,晶泰科技的两项业务发展齐头并进,2023年,药物发现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为50.3%,可创收的项目有81项,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为49.7%,可创收的项目有423项。

晶泰科技表示,未来打算将业务模式演变为“一个综合平台和两个关键支柱”,两个关键支柱,即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和XtalPi研发解决方案,这两项业务有望作为两个驱动轮,提升商业前景和综合技术平台的功能。

因此,此次IPO,晶泰科技拟将募集资金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提升在国内外的商业化能力,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不过,目前行业内至今没有一款AI研发的药物成功上市,商业化进展缓慢,寻求新的资本市场机会成为行业内所有公司面临的难题。

港股“18C”新规助力“融资王”上市

AI制药行业研发高,大部分公司难以实现商业化,晶泰科技也是。

目前,晶泰科技仍处于亏损状态。聆讯后资料显示,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6279.9万元、1.33亿元、1.74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1.37亿元、14.39亿元、19.06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2.71亿元、4.37亿元、5.22亿元。

此次晶泰科技能够有机会登陆资本市场,主要是因为2023年3月31日,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的“第18C章”,新规为尚未商业化的特专科技公司提供了新的上市途径。

2023年11月30日,晶泰科技按“第18C章”申请赴港上市,5月26日通过港交所聆讯,若6月13日成功上市,将成为“香港特专科技第一股”。

“第18C章”虽放宽了收入门槛,但对公司的研发及日常营运资金等都作了规定,且要求公司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

2021年至2023年,晶泰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2.13亿元、3.59亿元及4.8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7.11亿元,持有定期存款12.51亿元,存在短期银行借款6000万元,账面资金较为充足。

经年亏损下,公司仍能保持账面资金充足,主要是依赖融资“输血”。成立以来,晶泰科技一直被誉为AI制药领域的“融资王”,2020年完成的2.89亿美元的C轮融资,创下全球AI药物研发领域融资额的最高纪录。

IPO前,晶泰科技共计完成了8轮融资,累计吸金7.32亿美元,最后一轮于2021年7月完成,投后估值达到19.68亿美元(约153.5亿港元)。

在晶泰科技的投资人中有腾讯、谷歌等知名科技企业,还有软银远景基金、红杉中国、OrbiMed、五源资本、未来资产等顶级投资人,甚至获得了中国人寿、中国生物制药等“国家队”的支持。

此次IPO,晶泰科技引入了8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逾3.37亿元等值股份,以集资上限计,占29.89%。其中,恒基地产的主席兼董事总经理李家杰个人持有的投资公司认购了4000万元;内地私募投资公司国盛资本认购1200万美元;龚虹嘉旗下投资公司Ginkgo Fund认购1000万美元,百奥赛图、法盛资本等也在基石投资者之列。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蓝鲸

    专注深度报道,影响有影响力的人...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