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iOS 18正式发布:苹果又一次引起群嘲!

爱斯机魔人 2024-06-12 09:16 发布于福建 发文

文|明美无限

iOS 18 在 2024 年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的主题演讲上正式亮相了。大家对 iOS 18 可谓是翘首以盼,今年有关新版本更新的消息和泄露情况尤其热烈,相比去年围绕 iOS 17 的种种猜测,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么,这么多的期待和热议是否合情合理呢?接下来,就是 iOS 18 带来的新功能一览。

 

首先,作为最新一代操作系统,iOS 18支持锁屏自定义,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壁纸、字体样式乃至时间与日期的显示方式,让每一部iPhone都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还有,iOS 18引入了单个App应用锁功能,允许用户为敏感应用程序添加额外的密码保护层,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iOS 18新增游戏模式,这一模式下,系统资源将被优化分配,以确保游戏运行的流畅性和响应速度,同时,iOS对游戏手柄和AirPods的无线连接进行了强化,减少延迟,提升玩家的游戏沉浸感。

另外,苹果公司在最新发布的iOS 18操作系统中,为那些经常乘车时使用手机的用户推出了一项创新功能——防晕车功能。这一功能旨在通过减少用户在移动车辆中的晕车感,提升乘车体验。

苹果公司在5月15日的新闻稿中首次预告了这项功能,并且现在用户可以通过更新至最新的iOS 18系统来体验这一新功能。具体操作方法是进入“设置-辅助功能-动态效果”选项,在其中找到并打开“显示车辆运动提示”选项。

这一新功能利用了iPhone内置的传感器,能够识别车辆的加速度方向,并在屏幕上显示与车辆惯性相匹配的小圆点。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用户减少视觉和实际感受之间的冲突,从而缓解晕车问题。

据研究显示,晕车通常源于这种视觉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冲突。而苹果公司推出的这项新功能就是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屏幕边缘会显示动画点,代表车辆运动的变化,帮助用户减少晕车的可能性,同时保证主要显示内容不会受到干扰。

此外呢,苹果在最新发布的iOS 18操作系统中,正式引入了眼动追踪功能。

这项技术利用内置的前置摄像头捕捉用户的眼动,通过设备端机器学习进行校准,使得残障用户能够仅用眼睛来操控iPhone和iPad。

眼动追踪功能的设计初衷是为残障人士提供更便捷的操作体验,用户只需几秒钟设置和校准,即可通过眼睛浏览应用元素,使用停留控制激活各元素,甚至访问物理按钮、滑动和其他手势。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设置和控制数据均安全地保存在设备端,不与苹果公司共享,充分保障用户隐私。

并且iOS 18中的眼动追踪功能不需要任何额外硬件或配件,即可在iPadOS和iOS应用中流畅运行。

除了眼动追踪,苹果还引入了音乐触觉和人声快捷键等辅助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对残障用户群体的支持。

音乐触觉功能为失聪或听障用户提供了通过iPhone触感引擎体验音乐的新方式,而人声快捷键则允许用户通过自定义声音执行任务。

然后,在 iOS / iPadOS 18 的首个开发者预览版中,苹果“Apple ID”已被新名称“Apple Account”/“Apple 账户”所替换。

苹果同时更新了开发者软件许可协议,将部分“Apple ID”条款更新至“Apple Account”。

明美无限此前报道,古尔曼曾爆料苹果公司内部存在一个“Apple Account”团队,新名称将在今年晚些时候于网络端和苹果即将发布的重大软件更新中启用,预计今年晚些时候“Apple ID”这一使用超过 20 年的术语将被逐步淘汰。

接下来呢,苹果公司当地时间6月10日晚在WWDC24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将在iOS 18系统上把卫星通信功能扩展至iMessage和短信应用。在此之前,卫星通信仅用于SOS紧急联络。苹果还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包括iMessage卫星功能是否免费。

再有,外媒挖掘苹果 iOS 18 更新,发现手电筒应用除了可以控制亮度之外,还可以调整光线的强度和半径。

苹果 iOS 系统原生内置手电筒功能,这项功能太过基础,而且很多用户的要求是“能用就好”,因此只是拿来做照明的简单工具。

自定义锁屏下方的两个按钮,可以不再是手电筒和相机

苹果在 iOS 18 系统中进一步优化了手电筒功能,可以让用户更改锁屏界面上的手电筒按钮,帮助用户避免意外打开手电筒。

新增滑块可以调整手电筒的强度和半径

苹果 iOS 18 系统还新增了 2 个新的滑块,让用户控制手电筒的强度和半径,而目前任意安卓手机没有类似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iOS正式版都会遇到很多的BUG,更别提测试版了。如果你的手里只有一台主力机,那么尝鲜升级就是自讨苦吃。而知名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也在X上提醒用户谨慎升级。

记得iOS 17刚刚推送更新的时候,也遇到了大量BUG。包括不限于安装应用软件闪退、耗电速度过高、手机信号或是WiFi断连、灵动导很多应用不适配、屏幕卡顿等。系统软件的稳定程度非常重要,频繁的出现问题不仅影响使用体验,严重的还会耽误重要的事。

iOS操作系统一直以来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稳定和安全,但近两年来的iOS让人感觉有失水准,除了BUG多,创新性也完全被国产安卓系统远远甩在身后。虽然苹果现在的销量还是能遥遥领先,但如果再这样下去,相信被超越是早晚的事。

这不,iOS 18 的不少新功能在很多网友看来,都是一些安卓手机已经用上无数年的。不少网友纷纷吐槽:" 苹果这是摸着安卓手机过河 ""iOS 18 是小天才电话手表同款 "。

iOS 系统作为苹果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直以来都以独特的设计和流畅的用户体验著称。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iOS 18 似乎在某些方面显得有些 " 落伍 "。不少网友发现,iOS 18 中新增的许多功能,如主屏幕定制、隐私保护升级、控制中心大改等,在安卓手机上早已是标配,且经过多年的迭代优化,已经相当成熟。

此次 iOS 18 的更新中,苹果还推出了独立的密码、地图、钱包、日记、备忘录和日历应用,试图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然而,这些功能在安卓手机上也早已有类似的替代品,且功能更为丰富和强大。这也让不少网友质疑,苹果是否在 " 摸着安卓手机过河 ",缺乏创新。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iOS 18 中还加入了一些看似 " 小天才同款 " 的功能。比如 App 锁功能,允许用户将手机借给小孩或朋友时,只开放特定的应用,隐藏不希望被查看的应用。这一功能在不少儿童智能手表上早已实现,而苹果此次将其引入到 iOS 系统中,难免让人感到有些 " 难绷 "。

而在评论区,网友们纷纷表达了对 iOS 18 初期版本的担忧。有用户反馈图标卡顿问题,担心升级后主力机会出现卡顿问题。还有网友对手电筒的照射动画表示好奇,并询问其实际表现。同时,也有用户注意到博主发出的图片中信号显示只有一格,调侃称 " 这信号真强,下一步就差失联了 "。对于正式版本的推送时间,用户们也纷纷表示期待,并建议等待稳定版本后再进行升级。

当然,如果你对 iOS 18 的新功能充满好奇,想要提前体验一番,可以考虑在备用机上先行升级。这样既能满足你的好奇心,又不会对主力机的使用造成太大影响。

除此之外呢,说说哪些设备可以升级。

iOS 18:所有支持 iOS 17 的设备都能升级到 iOS 18,但仅有 iPhone 15 Pro、iPhone 15 Pro Max 支持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iPadOS 18:iPad 7 及更新机型、iPad mini 5 及更新机型、iPad Air 3 及更新机型、iPad Pro 2018 及更新机型。

目前,iOS 18 的开发者预览版已经放出,而面向大众的公开测试版预计下个月就会到来。如果你打算直接等待正式版发布,那就要等到今年秋末了。另外,Apple Intelligence 的所有新功能也会在秋季逐步开放测试,让用户体验尝鲜。

最后总体来看,Apple Intelligence提供的诸多AI功能,确实有安卓化的倾向。但是,有一点别忘了,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是贯穿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尽管目前支持的机型相当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优势会逐渐放大,产品之间的联动体验也将会更加极致。所以,目前在AI方面领先的国产厂商,将会迎来全新的挑战,能否持续领先,推动AI全面普及,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

 

​最后的最后,明美无限还想说的就是:iOS 18这些新功能不能说是多「革命性」,很多都是友商早已实装的功能。现在的 iOS,小功能越来越完善,自定义程度也越来越高,手机越来越有个人辨识度,用起来也更顺手,曾经教用户怎么用手机的苹果,似乎放下了身段。

每年的 WWDC 总是被吐槽「不够惊艳」,但这些积少成多的小功能,才是使用体验不断提升的基石。

况且,今年已经有 Apple 智能负责惊艳了,不是吗。

根据已经升级的小伙伴反馈,iPhone 升级预览版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发热,系统整体上 Bug 较少,日常使用的微信等应用在适配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在体验过程中,也偶有出现卡死、应用闪退的问题。

所以对于iOS 18,有网友表示:“剩下的就是把安卓上东西套娃用,越来越一样了,选择性越来越单一了”“iOS18/iPad OS怎么总更新安卓玩剩下的,安卓好用的地方真的一点都不给”“iOS18总结:变成安卓”。

当然了,iOS 18在AI光环的掩盖下,暂时躲过了吐槽的火力点,但随着AI在移动设备应用的成熟,用户的视线终究会回到系统本身,届时iOS能否继续支撑起用户对iPhone的期望,我们拭目以待。

对此,虽然iOS 18部分功能在“致敬”Android,但无疑将进一步提升iPhone用户的使用体验,你会升级吗?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