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正面硬刚手机厂商?解析XREAL推出Beam Pro背后的真正原因

VRAR星球 2024-06-11 15:40 发文

5月30日,作为AR四小龙之一的XREAL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了一款不能打电话的“手机”——Beam Pro引发关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这款产品和背后的意义呢?本期的锐评,我们就来谈一谈。

不能打电话的手机

外观方面,Beam Pro机身正面搭载了一块6.5英寸防频闪LCD屏幕,机身底部设置了双USB-C接口,在连接AR眼镜的同时可以实现边充边用。机身侧面物理按键能够实现3DoF悬停/云台防抖的一键切换,由于采用了塑料机身的缘故,整机非常轻巧,仅有208 克。

配置方面,Beam Pro搭载了4nm骁龙八核空间计算协作处理器,内置4300mAh电池,支持27W快充、Wi-Fi 6、蓝牙5.2、最高 1TB 存储卡扩展,预装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nebulaOS。

Beam Pro使用两颗5000万像素超广角双主摄镜头,它们之间的距离达到50mm,配合双F/2.2的光圈,号称能够增强立体感,并确保双眼一致的景深信息,模拟人眼距离,保证了双摄镜头的一致性和精度,实现双主摄画面的像素级同步,让用户在观看时眼部无酸胀感。

功能方面,基本上智能手机能够做的,例如听歌、玩游戏、看电影、拍照等使用场景,Beam Pro都能做,除了不能打电话。

售价方面,Beam Pro 6GB+128GB WiFi版本为1299元,8GB+256GB WiFi版本售价为1599元,Beam Pro 5G版本售价1999元起。Beam Pro企业版起售价2999元。

从Beam Pro的整体情况来看,它实际上就是一台手机,只不过它的拨打电话功能被阉割了。就跟我们所熟知的平板电脑差不多。

官方谈Beam Pro推出的原因

XREAL为何要推出这样一款不能打电话的手机Beam Pro呢?关于这个问题,官方的解释是这样的:

为了解决AR领域的一大痛点,内容缺乏的问题,通过Beam Pro将2D内容直接3D化,最大化给用户现在既有的内容,包括空间影像、移动手机生态空间化移植、客厅娱乐串流的移植。

至于为何不找手机厂商合作解决AR领域内容不足的问题?官方表示手机厂商与AR眼镜厂商二者战略的优先级不同,前者是手机+AR,所有东西都是手机优先的,后者是AR+其他,所有东西都是AR优先的。

比如在空间影像方面,在XREAL看来,手机的空间摄影是阉割过的。一方面,手机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太小,和人眼瞳距差距比较大,拍出来的影像立体感被大大削弱,某种程度上是“软肋”。另一方面,则是基于拍摄帧率上的考虑。相比观看2D视频,在观看3D视频时,人脑对帧率会更加敏感。iPhone最多只支持30Hz的3D视频拍摄,Beam Pro则可以支持60Hz的帧率。

各方观点

对于Beam Pro这样一款产品,有不少知名人士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加手机软件产品经理朱海舟:XREAL发布了一款“像Phone一样的AR计算终端”。主要功能是为XREAL眼镜提供外挂算力和电力单元,同时可以拍摄空间影像,首发只有WiFi版本,后续会有蜂窝版本。

理论上,直接做一个Phone最通畅,毕竟用户不需要那么多移动算力中心,什么数据同步,账号多端登陆都是麻烦事儿。但XREAL之所以不做Phone(或者不愿意叫它Phone),背后理由也可以理解。

其实我更愿意把这个设备定位成空间相机,只要效果能超过我现在用的EGO 3D立体相机,我就一定会买。

数码博主冯伟文:XREAL Beam Pro这机器做的还不错,塑料外壳,精致感还是有的。系统和正面有种Pixel的味,本质是脱离手机让给XREAL眼镜做计算单元和视频记录用。

所以有两个USB-C 口,可以一边充电一边给 XREAL 眼镜用。做这玩意感觉是和手机厂商谈合作太困难,不如自己做点可控的。

数码博主以诚Yich:或许Beam Pro这个产品能解决不少XREAL当下想一起解决的问题,包括拍3D内容。但是现实是,没有人愿意再带一个类似手机的产品,去为了一个眼镜,这个逻辑在于手机是刚需产品,而眼镜不是刚需。

哪怕宣传不是手机,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计算终端没那么容易懂,一个不能打电话的手机更好接受,但为什么还要带个不能打电话的手机呢。

前魅族科技副总裁李楠:做AR眼镜的去做手机,用一个手机去解放你现在的手机。这倒车开的都能超速,在下佩服。

微博原创视频博主电丸科技AK:我觉得这是个天大的错误。AR眼镜厂商应该去找合作的手机厂商,而不是反过来做自己更不擅长的东西。有多少人会为了看3D的需求去买第二部“手机”?手机+眼镜不比之前更贵?

消费者没有深度渗透AR还不是因为不够方便+贵+效果不够好吗?你看XREAL的这个combo解决哪一点了?好不容易融到资,这研发乱花。

写在最后

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中国的大模型太多。国内有200多个大模型其实都没有什么使用量,要开发好用、可用的大模型,存在很高的技术和成本门槛,“重复造轮子”其实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这就是比较有名的“重复造轮子”论调,那么XREAL推出跟手机外观与功能相仿的Beam Pro算不算是“重复造轮子”了?

在笔者看来,Beam Pro算是XREAL的一个微创新,它只不过是在Beam之类的AR主机上加了一块屏幕与摄像头罢了,比AR主机多了一个拍摄的功能,使用起来更加直观与便利,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可以看作是AR主机的增强版。

我们曾在《雷鸟和Rokid相继为AR眼镜推出的便携主机 是鸡肋还是蓝海?》一文中提到过,AR主机的意义,主要是解决兼容性问题、方便分析用户数据、利于展开生态合作。尤其是当消费者使用AR主机连接AR眼镜时,所产生的用户数据大概率会留在AR主机上,这样AR眼镜厂商就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分析消费者喜好,从而为改进与研发新产品提供帮助。

用户数据可以说是AR主机的核心所在,也就是灵魂所在。XREAL推出AR主机的增强版Beam Pro本质就是为了把用户数据留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将其拱手让给手机厂商。这就有点像当年上汽的“灵魂”论调,上汽董事长陈虹明在上汽股东大会上表示:上汽不会接受在驾驶技术方面与华为合作,否则会让上汽失去灵魂,失去话语权。

在去年11月30日,魅族发布MYVU AR眼镜时,说了一句话揭开了手机厂商与AR厂商争夺用户数据的序幕——“没有手机公司赋能的AR厂商都将看不到未来”,暗示后者用户数据的积累不及前者,没有前者的用户数据支持,后者发展前景渺茫。

半年后,AR厂商XREAL则是发布Beam Pro作为回应,并表示“拥抱科技发展的方向,一定比固守自己之前的优势更能看到未来。每一个能做好AR眼镜的厂商,也一定能做好一个手机”。言外之意是AR眼镜取代手机是大势所趋,别拿手机的用户数据用在AR眼镜上,做AR眼镜可没做手机那么简单。

然而在AR厂商中,已经出现了发展的分水岭,Rokid选择跟vivo合作,获得内容与线下销售渠道,充当空间影像的播放与展现设备,而XREAL则是推出Beam Pro,意图通过提升体验,将用户数据掌握在自己手中。

接下来就轮到雷鸟创新、INMO等AR厂商做决定的时候,是走Rokid的合作路线,还是走XREAL的独立自主路线,只能后续观察了。

文/多弗朗明哥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VRAR星球

    VR/AR产业垂直媒体,提供VR...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