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三年亏60亿后,这只超级大白马完成超级大反转!

市值观察 2024-04-21 10:49 发布于陕西 发文

作者:大师兄,编辑:小市妹

连亏三年后,A股超级大白马,终于重新回到上升轨道。

【王者归来】

疫情三年,中国航空业遭遇严重冲击,以国际客流为主的上海机场无疑是受冲击最大的一家。出境游客锐减导致公司最为倚重的,免税店租金收入断崖式下降,2020-2022年,上海机场年度营收几近腰斩,合计亏损接近60亿元,业绩下降幅度远超过白云和深圳等一线城市机场。

疫后重启第一年,国内航空业逐渐复苏。

2023年,中国民航国内航线完成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34.8%;国际航线完成4731.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84.6%。

上海机场也迎来了困境反转。

近日,上海机场公布2023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超110.47亿元,同比增长101.57%,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超9.34亿元,顺利实现扭亏为盈。

▲来源:同花顺

过去很多年,上海机场旗下运营的只有浦东机场,单这一家机场,其实还不足以实现当下的业绩。

2023年,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5448万人次,是2022年的近4倍之多,但是相比2019年下降了28%。由于国际旅客远不及疫情前,浦东机场免税业务虽然同比增长近4倍,但是还不到疫情前的一半。

上海机场能够重回营收巅峰,还得归功于2年多之前的资产重组。

2021年6月,上海机场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机场集团持有的虹桥机场公司100%股权、物流公司100%股权和浦东机场第四跑道。

按照2019年的数据,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7609.7万人次,全国排名第二,虹桥机场旅客吞吐量4563万人次,在全国机场中排名第8。至此,上海机场不再专指浦东机场,而是成为整个上海市机场的代表,同时也成为A股第一家拥有两大超级机场的上市公司。

2023年,虹桥机场公司实现营收31.51亿元,净利润2.57亿元;机场物流公司实现营收17.07亿元,净利润4.67亿元;两家新并入的公司,贡献了一半的营收,以及接近80%的净利润。

也就是说,上海机场的王者归来,是控股股东的雪中送炭,也是两大超级机场的强强联合,抱团取暖。

与上海机场相比,一线城市其他三个机场上市公司的旅客量同样出现了同比大幅上涨,而且除了首都机场仍然亏损之外,白云机场、深圳机场均实现扭亏为盈,只是因为没有重大资产重组,去年的营收增速远小于上海机场。

从业绩规模上看,解决了同业竞争之后的上海机场,优势进一步扩大了。

【躺赢之道】

在A股市场,上海机场一直是价值投资者公认的超级大白马,公司市值最高时接近2200亿,是一线城市其他三家上市机场市值总和的近2倍。

上海机场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旅客结构以及超强的盈利模式。

从上海出发,两小时短途飞行覆盖中国80%的前100大城市,飞往亚洲主要城市的时间在2至5小时内,飞往欧洲和北美西海岸的航行时间约为10小时,绝佳的地理位置,让上海机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

机场的收入包括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前者包括飞机起降费、旅客服务费、安检费等,实行政府定价,利润较低,收入主要取决于飞机起降次数和旅客规模;后者包括广告、餐饮、免税等,实行市场定价,利润较高,收入取决于旅客规模和质量。

作为全国第一大城市,上海身处中国最富庶的长三角地域,人口规模超过1.6亿的“江浙沪”,几乎成为现今中国最富裕群体的代名词,为上海机场带来源源不断的优质客流。

疫情之前,还没完成合并的上海机场国际旅客一直接近50%左右,而首都机场和白云机场不到30%,深圳机场更是不到10%,而且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班主要面向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高端商务旅客较多。极大的旅客规模加上极好的旅客质量,让非航空收入一直是上海机场的主要营收和利润来源,其中免税店收租更是堪称躺赢的王牌业务。

2017年至2019年,上海机场免税店租金收入逐年增长,分别为25.55亿元、36.81亿元和52.10亿元,占到当年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31.69%、39.53%和47.60%。

对于任何一个免税商而言,上海机场优质客源的流量价值,都极具有吸引力:

第一,它的流量是独享的,没有人跟它竞争。第二,它的流量是零成本的,甚至是负成本的。第三,它的流量是被筛选过的,而且是在封闭的空间之内,乘客没法走,流量变现的单客价值是很大的。

由于免税业务带来的高毛利,上海机场盈利能力明显强于一线城市的其他几家机场。2019年,上海机场净利润超过50亿,是首都机场的2倍,白云机场的5倍,深圳机场的近10倍。

【飞得更高】

最近几年,新能源、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行业风生水起,传统优质消费股在A股跌跌不休,上海机场的股价也由高位下跌60%,市值蒸发超过1200亿。

造成股价下跌的不仅是短期疫情影响。在很多人看来,由于国内出生人口不断下降,中国产业转型是大势所趋,传统消费市场成长空间有限,上海机场也已经面临长期业绩天花板。

这种认知其实有失偏狭。中国经济规模如此巨大,新兴科技行业的崛起,绝不意味着传统消费已失去潜力。

在人均GDP已跨过1万美元的中国,包括航空出行在内的很多消费领域渗透率仍然极低:2019年有人做过统计,中国差不多有10亿人没坐过飞机,13亿没有出过国。在消费升级和庞大人口基数下,拥有浮动性定价优势的航空出行,显然仍有很大增长空间。而机场特别是国际航线机场,也将显著受益于航空出行的渗透率提升。

2024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提出国际客运市场将加快恢复,预计2024年底恢复至疫情前约80%。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上海机场的运营情况也依然向好,特别是国际旅客呈现出加速复苏态势。

2024年一季度,浦东机场旅客吞吐量1827万人次,虹桥机场1161万人次,同比2023年继续大幅增长,其中国际旅客数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左右,相比去年显著回升。

3月31日开始的夏秋航季中,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日均计划执行国际、港澳台客运航班566架次(其中,浦东机场521架次,虹桥机场45架次),同比增长91.2%。

主要运营国际航线的浦东国际机场,计划在夏秋航季新增希腊雅典、沙特利雅得、英国曼彻斯特、马来西亚槟城四条航线,恢复比利时布鲁塞尔、俄罗斯圣彼得堡和新西伯利亚三条航线。届时,浦东机场通航国际、港澳台航点达到90个,其中伦敦、巴黎、罗马、洛杉矶、法兰克福、悉尼等26个重要洲际客运航点,每日至少有一个航班可以抵达。

政策层面的支持,也在为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提供支持。

截至今年3月初,中国已同157个国家缔结了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其中已有23个国家同中国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安排,还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给予中国公民免签或落地签待遇。

国际旅客和免税收入是决定上海机场能否盈利、能否赚大钱的核心因素。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上海两大机场特别是浦东机场国际游客量的逐渐恢复,以及免税协议从今年开始重新回到2018年的“下有保底、上不封顶”, 上海机场的免税收入和整体盈利在2024年仍将有大幅增长。

被投资者寄予厚望的“机场茅”,远未到落地的时候。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已认证
    市值观察

    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者...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