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落户”瑞士背后,RISC-V发展的不安与困惑

科技杂谈 2019-11-28 21:58 发文

年末将至,旷日持久的中美贸易战却并没有随之进入尾声,跌宕起伏的剧情似乎已经让人们疲乏不已——美国政客们依旧在乐此不疲地声讨阴谋论,唯恐中国的技术进步带来威胁;国内企业则在自主研发的主旋律之路上步履匆匆。


就在前两天,路透社一则关于RISC-V总部即将迁址瑞士的消息再次引发科技舆论界的关注。消息一出,我也想和很多人一样,振臂高呼"大快人心事"!可是冷静下来,心里却总觉得隐隐不安,感觉哪个地方不太对。所以我掰开了、揉碎了、冷静地剖析这件事情。


管中窥豹 时见一斑


路透社介绍RISC-V起源的时候提到,RISC-V技术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验室,后来又获得了五角大楼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在这简短的一句话中,我发现了一个令人细思极恐的字眼:DARPA。


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是美国国防部负责研发军用高科技的行政机构。 DARPA 的宗旨是"保持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防止潜在对手意想不到的超越",其基本任务是开拓新的国防科研领域,按下达的科研计划的目的和要求,对国防部长批准的跨军种的重大预研项目进行技术管理与指导。


所以,RISC-V原来是被美国国防部捧着发迹起来的小镇青年!我们看到,很多国际学术组织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美国禁令的影响,比如IEEE、WIFI联盟等,更何况与美国国防部有着紧密的关联的RISC-V基金会,这也解释了为何董事会成员对"地缘政治破坏"如此担忧,而更令人悲伤的是,我们还曾经对着RISC-V许下了自主可控的愿望……


何以解忧,唯有迁走?


谈及迁址的原因,RISC-V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卡利斯塔·雷德蒙德(Calista Redmond )表示,RISC-V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的合作迄今尚未遇到任何限制,但成员"对可能的地缘政治破坏感到担忧。"


多多少少听到了不得已的成分在,但是据我分析猜测,RISC-V真正的不得已的,不只是中国成员的担忧,更是美国技术限制下的潜在风险,因为风险确实存在,且已经严重到了迫使他们不惜大费周章迁址的程度。


迁址是否能换来我们期待的那样自主可控?为标准组织工作的律师安德鲁·厄普德格罗夫(Andrew Updegrove)给出的答案是,无论RISC-V基金会的总部在哪里,美国对将美国原产技术转让给中国公司的限制仍然适用。


怎么来理解呢?一方面,由于RISC-V的核心技术诞生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学院,是无可争议的美国原产技术,未来依旧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另一方面,虽然中国企业可以在免费开源的指令集架构上进行新的设计,但对基金会贡献最大的或者说掌握着技术方向的主要是美国公司,如Google, SiFive, WestDigital等,此外,基于RISC-V的设计、工具、测试等成熟的上游企业大部分都位于美国,一旦禁令生效,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美国的禁令就像一张大网,网罗众多的企业和组织,让他们在禁令中裹挟着艰难地行走。RISC-V此次迁址,确实让我看到了RISC-V为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但是,也让我看到了该技术暴露的安全隐忧。正是这些隐忧,让我更理性地看待RISC-V描绘出的那些愿景。不得不说,仅靠迁址还不足以给现有或未来的中国企业会员吃下"定心丸"。


不管怎样,我还是很高兴看到有组织迁出美国,他们用行为力证,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今年6月份,包括SD存储卡标准组织,以及以太网和HDMI在内的二十多个标准组织警告美国商务部称,对华为的限制,给标准制定组织可能移出美国带来了"严重风险"。代表此类组织的两名律师表示,RISC-V基金会的举动表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使美国不再是容纳技术标准组织的最佳场所。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科技杂谈

    科技杂谈是中国通信行业影响力**...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