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风电审批权下放:该还是不该?

OFweek风电网 2013-08-12 08:08 发文

  审批权的下放将处于低迷期的风电再一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头浪尖,如今,风电审批下放也已经快过去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里,关于审批权下放的正确与否还在不断地争议当中,现在,小编就从风电发展的脉络来探讨审批权下放背后的“博弈”。

  5月15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正式发布。《决定》取消和下放了总计达117项的行政审批项目。随后在5月22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一批被取消或下放的能源领域行政审批事项,在这些取消或下放的审批事项中,企业投资风电站项目核准由原来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下放至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同时,企业投资33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交流电网工程项目,以及列入国家规划的500千伏交流电网工程项目的三项核准审批权,也直接从发改委下放至地方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投资风电和风电并网的审批权双双下放,这对日益收紧和处于窘境的风电行业来说,相当于放开了一个口子,不失为一个重大利好。

 

  近年来,风电弃风现象日益严重,中国风电在成为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的同时,其弃风现象也着实让人担忧,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12年,风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全国平均为1890小时,较2011年下降30小时。个别省(区)风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到1400小时左右,全国风电弃风电量约200亿千瓦时,这相当于一个装机400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一年的发电量,也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一年的用电量。这些数字显示让人乍舌。然而,风电审批的下放对于这些惊人的数字是否会产生影响呢?今天小编就从“有无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风电跃进

  我国风力发电始于上世纪80年代,历经了发展的滞后期直至2003开始走入迅速发展时期。中国连续组织多期风电特许权项目,以上网电价和设备的本地化率为条件,通过招标选择投资者,有效地降低风电上网电价,促进风电投资多元化,提高风电装备国产化和本地化水平。目前,中国已经基本掌握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技术,风电设备零部件制造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具备了齿轮箱、叶片、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自从2008年开始,风电装机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猛增,风机制造企业也由原来的二三十家猛增到百八十家,风电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行业。

        问题频出走向深渊

  2011年,风机问题频出,再加上国际市场也开始发难,对中国风电CDM横加干涉,风电行业进行了一场大洗牌,严重到一些面临破产的小企业连减价都无法出售,大的风机企业也连续报出了两年不怎么漂亮的财务报表,还传出了裁员风波。2012年,全国弃风限电造成的经济损失超百亿元,中国主要风电设备制造企业40%以上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风电产业的现状堪忧,洗牌后的风电行业更是开始走入低迷期,很多企业开始“谈风色变”。

  

  风电在经历一场大跃进之后开始出现并网难题,风电项目审批权下放对于近来低迷的风电行业来说,确实是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也说明风电行业开始走向成熟,能够用市场手段来自行调节。风电审批权下放正式扭转“弃风”的重要手段,把发展权归还给市场,风电行业在洗牌之后,经历过这些大风大浪以后挺过来的风电企业已然学会了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保护自己、锻炼自己。所以,在这个节电上,国家提出下放风电审批权水到渠成。

  解决电网外送问题

  下放风电项目审批权和330千伏以下电网审批,有利于风电项目于电网之间的衔接。结束了之前的5万千瓦以上风电项目由国家层面核准,5万千瓦以下由省级政府核准这种体制造成的多个风电场分期接入电网、局部地区风电接入过于集中的局面。同时,这次将审批权下放地方,减少了中央审批一道程序,将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投资开发效率。此前,国家一直注重风电“大基地”开发模式,此次审批权下放地方政府,有助于促进地方风电发展,促进风电开发模式的转变。

 

        再看风电并网,风电并网曾经一度成为媒体的众矢之的。其实,国家电网公司连连叫苦,因为电网的规划是归国家发展改革委管辖的,并非国家电网公司自己可以说了算。并网难题除了风电的间歇性引发的技术难题外,最重要的是电网规划与风电建设不匹配,规划总是滞后于建设。如今,国家电网公司三令五申地承诺,将免费、全额收购清洁电力,再加之电网审批权的下放,一定会逐步解决风电并网难题。据悉,在中国内蒙古等地,风电的最大负荷已经达到20%,接近丹麦、巴西等位列第一梯队国家的水平。

       由此可见,风电和电网审批权的下放对风电行业来说确实是恰到好处,或许,风电行业会迎来第二轮大发展,只是这一次会告别混乱局面,开始有序发展。

  审批滞后从中央到地方具有很重的滞后性,在未下放之前,风电发展也只能表示出无奈,频频的“弃风”让风电本身就处于过剩的状态之下,加上审批所造成的恶疾,此次审批权的下放,很多风电人士都在拍手叫好,认为这是风电外送的重要时机,从而能够成为风电自救的重要方式。也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次的下放,风电或许能迎来“第二春”。

  对此,很多业内人士也存在不同的观点:

  孟令宾担心:“风电审批权下放后,一旦失去规划,各地政府将无序疯狂地上马风电项目,从而加剧“弃风”现象。”这也同样是许多业内人士担心的一点,华电福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雷也认为,风电并入电网审批周期过长,导致投产后经常无法马上将电送出,“现在将审批权下放到地方,风电并网审批的相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或者说是不能很好的解决,而且行业发展更需要具有远见的规划。”刘雷的这段话道出了很多风电企业的心声,因此,即使在审批权下放后,很多风电企业还是不敢妄动,都还在翘首看同行们的动作。有业内人士更是提出:风电两年内将无翻身之日。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萌生出如此惊愕的想法?

  “弃风”的背后不仅仅是审批滞后的制约,更是风电场建设本身所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一系列的缺乏规划让风电并网本身就很难消纳。譬如目前东北地区电力过剩50%的主要原因,便是规划缺失导致大量风电项目无序上马,以致发出的电力无法消纳,最终加剧“弃风”现象。而酒泉、蒙西等地区虽然风力资源集中,但均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所发的风电几乎不可能在本地区完全消纳,绝大部分只能选择外送。

  这种缺乏规划所导致的惊人的“弃风”电量是“绝对的过剩”,无关于风电审批。

        “历史遗留”症结重重

  也有人认为风电项目审批权下放不太科学!风电的发展需要各个环节的支持,离开了整个能源系统,风电本身无法消纳,风电是什么?电源呗,而且是一个不稳定的需要其它稳定电源做支撑的辅助电源!风电谁用?大部分远在东北、内蒙、西北、新疆等风电优势地区无法本地消纳!需要远途输送到东南部电力负荷区去消纳!目前这种北部区域的建设大风电,融入大电网的发展模式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步骤是不可持续的和不科学的!电力系统是一种“发--供--用”为一体的能源系统,电力能源是时时刻刻需要全系统整体调度整体协调的,而不是各个子系统独立存在的。所以,地方政府可以控制本区域的风电场建设规模和迅速,但他们无法控制电力输送、电力平衡的控制和电力用户的需求和变化!

  而且,现在风电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的关键问题有几个:1、电网输电能力和平衡风电负荷的能力提升;2、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的同步,风电电力的输送去向和方式;3、风电项目审批程序的效率和政府服务;4、风电整机厂的无序和过剩妥善处理;5、目前风电行业经济状况糟糕的局面、企业诚信度低、国内设备质量、建设质量低下等问题。风电行业要发展,首先有需要从自己的问题开始改进,然后依托政策,才能够正在地消除症结,也不会因“历史遗留”成为未来发展的绊脚石。

  转型时机

  面对风电领域出现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却并不表示担忧,他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银行银根收紧的状态下,即使地方在审批下放的情况下想加大风电建设,手里没钱还是发展不起来。立足中国经济政策这个大背景下,审批下放正是给了我国风电发展转型的一个大好时机。

  他进一步指出,审批权在中国下放,在目前的阶段是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

  “地方政府要转变当官和只追求GDP发展的模式,要真正地把担子担起来。”

  不过,韩文科也指出,审批权下放过程中也会出现盲目或者不严格审批、违背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违反大局等情况,“但这不是主流”。

  风电审批权的下放已有一段时日。在当前审批下放已成既定事实时,孟令宾建议,各个省可以自主审批风电项目,但是要通过一定的规划、给予一个额度,“如果没有规划和额度就是无序的,不利于下一步可持续发展”。

  中国风电审批下放,放得好还是不好,无论是拍手叫好,还是大失所望,都必须正视事实,有关于审批下放的观点“博弈”还在继续,但在博弈的同时,风电的发展也在继续,审批下放的效果也只有等待时间的考验。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