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专访丨以医疗级可穿戴设备切入慢病管理,这家小米领投的公司有何特别?

亿欧网 2022-04-07 18:19 发文

去年下半年,刚刚成立两年的深纳普思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接近亿元,其中一轮融资由小米集团领投——这家公司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自2013年谷歌向世界推出第一款光学头戴显示器谷歌眼镜后,可穿戴设备产品快速进入了纷彩异呈的一个时代。 此后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的兴起,在引发行业火热、成就爆品的同时也带动了一些资本的活跃,不过真正落到产品使用层面——除了部分顶级厂商推出的部分产品,绝大多数可穿戴设备最终被束之高阁。

“智能可穿戴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概念,但早期产品定位不明确,体感交互、运动健康方向居多,针对人群过于广泛、没有详细拆分,同质化比较严重,以及泛健康类产品需求不刚性,导致很多产品不得不寻求更多的合作或创造更多的功能。”深纳普思COO邱雨薇回溯那波浪潮。

在她看来,随着近几年疫情爆发,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应用方向出现了明显的转折。行业对于医疗及数据的关注度更高,不再只满足于智能可穿戴设备这种形态,而更关注设备本身能采集什么数据,数据能否为用户所用,有没有医学价值,能不能够帮助用户去规避一些日常健康风险。

典型产品如去年底华为出品的血压手表WATCH D,它的核心亮点就是用穿戴类产品的形态实现了对血压的连续监测,同时与平安好医生打通,附赠涵盖私家医生、专科问诊、挂号协助等的专业健康服务,推动了整个行业从常规的运动健康类产品向医疗级产品的跃升。

深纳普思正是诞生于这样的行业变化中,核心创始团队早年在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开展技术探索、算法训练,验证深度学习算法对生理数据的处理及预测效果,2019年底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吸引了来自各大可穿戴设备头部技术公司(如华为、小米、苹果等)的优秀人才,以慢病为方向,聚焦于医疗级可穿戴智能硬件产品及深度学习算法的研发。

去年下半年,这家年轻的创业公司连续完成两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接近亿元。在整体融资大环境趋冷的去年,这家公司缘何备受资本青睐?公司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又如何?围绕这些问题,亿欧大健康近期采访了深纳普思COO邱雨薇。

做服务用户真实需求的医疗级可穿戴设备

在邱雨薇看来,深纳普思能在2021年完成两轮比较大的融资,一方面源于团队本身的搭建,以及产品研发速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公司本身所处赛道受到国家政策鼓励,且带有明确的硬科技属性。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发展及生态环境、生活行为方式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是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

如何有效防范、治理、管理慢性疾病是关系民生健康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更多力量、技术手段介入,改善慢性病易发、高发、难防控的现状。

实际上,利用可穿戴等设备进行家庭监测已经成为世卫组织与各国政府明确提出的慢病自我管理和亚健康状态监测的有效管理模式,也是各国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慢病患者本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对慢病指标进行频繁监测,需求刚性强,过去这一过程更多依赖用户的主动性、依从性,而通过可穿戴产品,监测与病情干预可以变得更加符合直觉,在患者无感的情况下,自动化抓取相应数据并及时反馈。“邱雨薇指出。

从目前情况来看,可穿戴医疗设备已在血压、血氧、血糖、听损测试等领域落地,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等品牌均有类似产品推出,同时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和医疗平台开始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医疗与3C消费品结合,以更加多元的智能化可穿戴设备服务用户每时每刻的控病需求。

不过,根据《可穿戴设备质量研究报告(2021)》,多数厂商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级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得到认可,且受限于可穿戴设备自身的技术瓶颈,以及与医院的协同模式,目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基本停留在核心领域之外的健康管理。

邱雨薇也向亿欧大健康指出,向医疗级产品跨越的核心在于医疗级数据的积累,“监测的数据准确度是否与医院场景下监测的数据对标,是否符合专业医生临床诊断的需求。”

深纳普思强调提供医用级数据监测,为患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以帮助每日的病情控制,同时利用循证AI算法帮助患者解决危急情况预警等痛点,降低使用者日常遭遇突发情况的风险。

目前,深纳普思所研产品主要聚焦“三高”。具体到病种选择,邱雨薇强调了三大要点:一是受众人群的体量;其次,在没有过高的学习成本的前提下,用户直接快速的理解数据、指标的含义,指导用户的行为、用药、生活方式;最后,医生本身对这种诊疗方式的认可度。

全自研产品与多元化商业模式

除了医疗级数据监测,可穿戴设备本身设计具有多重技术壁垒,“可穿戴设备作为一种创新性强的硬件终端拥有计算、存储和数据传输的能力,通过无线通信和生物传感技术等大奥颠覆式的交互体验,因此对于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设计、硬件部分的低功耗设计等的考验度都较高;此外,如何在院外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精度准确、屏蔽干扰信号等也是重要关卡。”

对此,深纳普思早期做了非常多生物材料的试验及验证,最终实现了全自主研发;同时在柔性芯片制备上,深纳普思采用了纳米级的制备技术做医用产品,颠覆医疗领域的传统制备工艺,能在精度上实现指数级增长。

除了全自研的产品研发路径选择,深纳普思还格外强调服务闭环的打造。邱雨薇介绍道,其所研产品在数据采集完成后会自动将监测数据在云端汇总解析,推送给患者家属及医生,为慢病患者提供前瞻性预警、主动干预及个性化管理方案推荐等服务。

在商业化上,深纳普思全面面向终端消费者,希望以普惠的产品服务广大的慢病患者。“其实患者的需求是比较明确的,就是希望性价比高、产品体验好、监测精度高,那这对于我们公司而言,就落到了能不能够在成本上让利于患者,在产品功能上服务患者核心诉求,让患者以高性价比的价位去购买这样的产品,实现更好的控病能力。”邱雨薇解释道。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底,深纳普思完成的新一轮融资由小米集团领投——由此两家公司也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通过数据的打通,获取消费者更多维度的数据,用AIOT形式实现多维健康数据模型搭建并提供整体化服务。

邱雨薇也在采访中谈到了这次融资及战略合作,“小米格外关注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控制能力,过去小米的产品本身能完成诸如心率、心跳、血氧、体温等基础健康数据监测,加上我们这种医疗级产品,未来可以在数据上打通、融合,以帮助用户形成更全面的健康档案。”

从公司整体的发展规划来看,邱雨薇指出,短中期内,深普纳思将聚焦单一的垂直病种打造核心产品,保证技术的优越性与产品的精确度,让产品形态为用户记住,在这基础上,考虑到医疗器械认证、临床周期,将快速进行产品迭代、功能拓展,最终形成通用型技术平台,持续从算力、算法、数据多个维度构建AI慢病管理平台。

本文来源于亿欧网,原创文章,作者:漆叶青。作者:漆叶青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亿欧网

    科技与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