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Rokid Glass 2上手体验:面向安防、工业场景,Rokid的“取舍之道”

VR陀螺 2020-01-18 22:51 发文

文 | 案山子

1月15日,Rokid 在杭州举办“Rokid Open Day”,并发布了其最新的AR眼镜——Rokid Glass 2,主要面向行业客户。

据称,该产品研发时间长达两年半,主要面向安防、工业、教育等行业客户。

“这款产品完成度很高啊。”现场一位参会者惊叹道。

VR陀螺也在现场体验了这款产品,并专访了Rokid创始人祝铭明以及副总裁、GlassBU负责人向文杰,从两人口中了解到这款产品的设计思路,以及Rokid的市场战略。

结合语音识别+人脸识别 Rokid Glass 2上手体验

在Rokid的展厅中,展示了智能音箱、智能家居、AR眼镜多类型的产品。从智能音箱起家的Rokid,在交互技术上有着深厚积累。

Rokid Glass 2是其推出的第三款AR眼镜,在此之前分别推出了RokidGlass,RokidVision,均面向行业客户。

相比之前的产品,Rokid Glass 2不仅在外形和体积上有明显改进,产品形态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产品体验

Rokid Glass 2采用分体式设计,全套包含眼镜及处理单元,两者使用USB-C线相连接,有效减轻了眼镜的重量,目前眼镜重量仅90g。

为了让用户体验更舒适,Rokid专门定制了一条0.3cm的USB-C线,从镜腿尾端连接至处理单元,既不会妨碍用户操作,细软的线缆在日常使用和收纳时都更为舒适便捷。

眼镜外形与墨镜相似,整体非常轻薄、科技感极强。可拆卸磁吸式遮光罩设计非常人性化,可在不同的光线环境中使用。

眼镜前方设置了一个800万像素的摄像头,用于拍照、远程协助、人脸识别等功能。扬声器位于左边镜腿位置,麦克风分散于眼镜两侧,便于收音。

眼镜的工业设计往往是最考验硬件团队的部分,重量平衡,佩戴舒适度、镜腿设计,甚至一个小小的鼻托都非常讲究。

VR陀螺现场体验了Rokid Glass 2,虽然并不是最终版本,在佩戴舒适度上可称得上优秀。90g重量均匀分布于眼镜和镜腿上,因此不会对鼻梁产生压迫感;镜腿设计非常用心,很多眼镜镜腿不是太紧夹头,就是太松无法稳定佩戴,因此很难在其中取得平衡。Rokid Glass 2的镜腿可折叠,并且可以在正常张开后再外扩15度,适配不同头型大小。据称镜腿转折部分做了20000次高强度弯折实验,以确保不会轻易折断,并且采集了2100多名不同性别、地域、国家的使用者的头部数据,在眼镜宽度、镜腿折叠角度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VR陀螺尝试走动、跳起等动作,均能稳定佩戴,不过在剧烈奔跑测试中,虽未掉落,却也会出现下滑的问题。

显示部分,Rokid Glass 2为单目AR眼镜,光机位于右眼位置,习惯了双眼体验的用户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其采用波导光学方案,低功耗LCOS显示屏幕,屏幕分辨率1280*720,FOV为40度,相当于3米外85寸高清电视的视觉效果。屏幕对比度400:1,透光率达到80%以上,在光线较强的室外环境下也能清晰显示,视觉效果非常出色。

左图为一般光波导产品对比度,右图为RokidGlass2对比度

祝铭明提到,Rokid Glass 2主要面向行业市场,包括安防、工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其内部有两套核心系统,一套支持安防,一套支持工业、教育等其他领域。针对这些场景,产品在功能设计上做了相当多的优化。

人脸识别方面,NPU加持下的人脸识别速度快至0.6秒,最多可同时识别10张人脸,并针对暗光、动态环境进行专门优化;其离线识别算法可在本地储存30万张人脸数据,满足定点和动态快速人脸识别需求。

另外,语音识别也是其中核心的功能之一,由于Rokid从智能音箱起家,因此在、语音语意识别理解、AI训练、降噪等方面非常优秀,当外界环境非常嘈杂时,眼镜仍然能够清晰分辨出用户发出的语音指令,反馈快速且稳定。

Rokid将这款眼镜定义为“生产力工具”,处理单元内置10000mAh超大电池,可续航8小时,满足了工作场景下长时间的使用需求。同时,其支持4G、GPS等扩展模块,以满足不同行业客户需求。

产品扎根、横向赋能

往前半步是前驱,往前一步是先烈。

2018到2019年,大批新公司入局AR,也传来了一些老牌公司的淘汰的声音,ODG、Meta、Daqri陆续出局,市场远比想象中残酷,而这些公司中多家是垂直于工业的AR硬件企业。

在向文杰看来,这些公司步伐迈得太大,在错误的时机推了错误的产品形态,与ODG、Meta、Daqri相对应的,GoogleGlass、Vuzix、Realwear反而用单目形态抢下了市场,这也是为何Rokid选择了单目分体式形态的主要原因,其认为,目前要实现双目、加Slam功能并无难度,但是行业市场的产品需要符合市场需求来做。

“现阶段应该满足核心需求而不是追求眼镜形态。比如安防,重要的是实时快速的识别人脸,该提示的信息提示出来。虽然双目能带来更好的显示效果,但是不仅会增加眼镜体积、功耗、价格成本,还不一定能满足实际核心需求。”

在向文杰看来,工业里面,推出单目AR眼镜厂商对市场和客户的理解更精准,比如Realwear的产品主打三防,GoogleGlass虽采用棱镜,视场角仅十多度,只能作为场景提示器却应用较多。

而现在由于行业应用不成熟,虽然需求多却过于碎片化。而如果要总结行业客户对产品的基本要求,向文杰认为可简单归结为几点:眼镜形态、续航时间足够、反应速度快、不能遮挡视野。

Rokid的新产品策略是,安防场景以国内为主,工业、交互等场景全球布局。在安防、工业领域,应国家数字化、智慧化传统产业升级相关政策,如“雪亮工程”、“光明工程”的落地,推动了传统企业在新技术上的应用,并且为新技术预留了足够的试错空间和磨合期。

另外,在工业场景上,现场远程指导是最常见的需求。Rokid演示了使用Rokid Glass 2,让现场工作人员向后方技术专家寻求在线指导的实际操作,由于处理模块中可加入通信模块,因此可以实现拨打电话、在线指导、信息标注、桌面同步等等功能。

在教育场景中,现场展示了使用Rokid Glass 2观看儿童绘本的体验。使用摄像头扫描特定区域后,将呈现出一本3D立体的绘本,生动的画面搭配音效,让绘本瞬间灵动起来。

针对场景做产品,这是Rokid的产品开发思路。

祝铭明也提到,不管怎样产品是根本,用产品说话远比讲平台、讲生态更重要。其一方面不否认平台的重要性,但一个好的平台往往是一根足够深的钉子扎下去横向长成的。

产品扎根、横向赋能,是Rokid的主要策略。Rokid在为开发者、方案商提供优秀的硬件产品的同时,为了让其快速便捷地进行开发,还提供了完整的开发SDK,里面包含了开发中需要用到的诸多基础功能,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据称,此次展厅展示的内容就是外部团队在两周时间内开发完成。

AR眼镜渗透率低

到达拐点的几个条件

AR眼镜产品虽已历经几年发展,在行业中的渗透率却并不高,甚至现在大多停留在量产阶段。一方面是底层技术限制,另一方面供应链也尚未成熟。

相对来说,安防、工业领域对于AR眼镜产品的价格并不是特别敏感,包括军事领域亦是如此。

但如果要大范围普及,成本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向文杰以物流领域应用为例表示,目前AR眼镜在行业中的渗透率很低,跟眼镜价格、员工薪资水平有很大关系。

“GoogleGlass系列累计出货量不少,特别是用在物流、分拣上。实际上’用’和’批量’是两个概念,国内一部分物流公司也在用,他们会购买几台HoloLens尝试,但很难批量使用。”

“举例来说,美国物流人员采购GoogleGlass的成本约占员工薪资的三分之一,而带来的效果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大家尝到甜头后会积极应用,方案也越来越成熟。”

而反观国内,按照中国的物流人员薪资标准,如果要人手配备一台3000美元的AR眼镜显然不可能,甚至连1000美元的产品在国内也很难应用。

在向文杰看来,行业市场很大,但尚未到拐点。而要到达这个阶段有几个前提:

第一是产品成熟度很高,第二是要有足够的出货量。“一年几万台并没有太大意义,大家也不会有动力去做,要到了那个拐点的时候,软硬件成熟度很高,而且有一定的量,最后和使用场景结合起来,这个拐点才会到来。”

其认为,AR眼镜要在全行业起量,不能只靠中国。工业、制造业都在海外发达国家市场,员工收入高,渗透率相对容易提升,在海外市场广泛应用后,国内市场才会慢慢起来。而中国企业大范围入局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形成完整供应链,拉低成本,推动企业应用。

AR是人机交互的终极形态

中国企业有机会全球领先

从智能音箱到AR眼镜,是否意味着Rokid转型?VR陀螺问到。

“Rokid定位为一家专注于交互的公司,基于交互做产品。当行业技术不断调整的时候,我们也会持续变化。”虽然未来还有可能推出其他产品,但祝铭明认为,AR很有可能是可穿戴产品人机交互的终极形态,再发展下去将是脑机接口,而这个技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如今全球科技巨头、传统企业、创业公司、底层供应链公司都在共同推进AR产业的发展技术变革和落地应用,虽然大部分集中于行业端,但消费端也在2019年进入了“萌芽期”。

对于消费端AR的看法,祝铭明认为,AR走向消费时代还需要5年时间,真正开始向消费端推广应该是在2年以后,然后用2-3年普及,而中国在消费端这条路上未必会是跟随者,

“在AR时代国内未必会是跟随者,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创业公司需要助跑才能跟大公司PK,大家可以把两年时间点作为ToC的一个关键节点,超大规模量产可能会在那个时间节点到来。”

在其看来,相比行业市场,消费者非常挑剔,消费者关心很多问题,包括实用性、价格、内容等,而现在的AR硬件产品还没达到真正可以在消费端商用的阶段。

反观行业,今年反而是AR在行业端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

对于Rokid Glass 2的销量期待,祝铭明提到,今年AR行业应用虽不会爆发,但已经进入”暖春”,以万台为单位来计算是比较合理的。其也希望,在”暖春“中,凭借对产品的打磨和锤炼,以及软硬件上的差异化优势,能够在行业中占据高位。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VR陀螺

    VR陀螺,是游戏陀螺旗下关注VR...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