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套餐明赠暗扣,升级容易降档难,怎么就不能少点套路!

号齐通信人 2021-11-26 10:45 发文

5G时代,移动通信业务蓬勃发展,各种电话流量套餐乱花迷眼,选择丰富,为用户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产生的一些问题有待规范。

反复来电推销让人不胜其烦,致电客户时无不大谈回馈赠送,对体验结束自动续订却讳莫如深。赠送、免费体验、回馈老客户……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接听过此类来自通信运营商的营销电话。然而对于“免费”过后可能转为续订的状况,客服却往往不会主动说明。

单就“套餐”本身来说,往往不乏“套路”。许多套餐名不符实,使用起来处处受限。近两年流行的“不限量套餐”,“不限量”总是异常醒目,“限速”却往往藏头露尾。宣传天花乱坠,但“文字游戏”居多,直截了当降费寥寥。很多套餐宣传页面,通常会打出大大的“免流量”字样,给人一种用了它即可实现“流量自由”的印象。

然而点击“查看资费详情”,所谓“免流量”是指专属流量,在对应的App名单内,可以使用一定限制的流量,通常每月上限为30G,若超出则按套餐外流量收费。这就要求使用者需牢记可用App,否则点开名单外App,就无法计入这30G的专属流量了。

若进一步点击“查看更多详情”,会发现即便纳入名单的App在版本上也常有限制。如天猫App需升级到7.0.0及以上版本,微博App升级到7.3及以上版本,并进入免流量专区绑定激活才能享受免流服务。

此外,一些App的使用条目下还有更为细致的说明,如用户上传视频及图片、在应用内打开一些特定网页、将手机号码作为手机热点使用等等均无法计入专属流量。不少消费者反映,价格看起来优惠,但使用中很容易触发额外费用。免流App里的广告、文字、评论、微信朋友圈里的文章链接都不在免流范围内。将正常消耗、且有严格使用限制的专属流量,宣称为‘免流量’,会对用户产生误导。

套餐升级容易降档难,人为设置重重障碍。套餐降档或携号转网,需要机主本人持身份证,到当地营业厅办理才行。总之跑一趟线下营业厅是必须的。开通业务时远没有这么复杂,不需要拿着身份证跑营业厅,直接通过电话即可办理。

运营商大谈提速降费,单价降低了多少多少,不少消费者特别是老用户对于“降费”的获得感并不强,有的甚至花费更多。其实由于使用频率的剧增,通信资费单价虽降低、用户支出反增的情况很常见。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吐槽不断也是必然的。

捆绑销售,资费只准升不准降。许多消费者在办理手机套餐时,运营商会赠送宽带服务,二者资费不能单独改动。且不能更换成其他流量资费优惠的套餐;如此种种,让人防不胜防,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

运营商套路依旧,归根到底还是观念没跟上“网速”。套餐不再套路化,大家用着明明白白,需要运营商自我革新,也少不了监管持续发力。

本月初,工信部印发《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相关基础电信企业进一步全面梳理在售套餐名称,优化资费套餐设置展示方式,及时提醒用户流量使用情况,合理设置套餐外流量单价。

种种要求直击痛点,回应了社会关切。不过除了亮明规则,硬性惩治也不可少,只有让侵犯权益的行为真正付出代价,才可能让种种套路失去生存空间。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号齐通信人

    通信行业信息分享,号卡技术平台信...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