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产能过剩危机四伏,千亿光伏龙头企业为何逆势而为大举扩张?

新能荟 2023-06-09 14:39 发布于江苏 发文

光伏行业陷入产能过剩困境,千亿巨头疯狂扩产是冒险之举还是战略布局?

文/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市场乃战场,众企争锋激烈,而光伏行业也遭遇着产能过剩之困。然而近来,千亿级的两大光伏巨头却显现出逆流而上的气概,在此时刻竟然选择扩产,然而近日,两大千亿光伏龙头却反其道而行之,逆势而为,选择在这个节点扩产,一时间,相信各位读者与我一样,颇为困惑。

两大龙头纷纷扩产

且看新闻一探究竟,6月6日晚间,硅料龙头通威股份(600438)、光伏组件龙头隆基绿能(601012)公告。

通威股份近日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通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拟与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签署《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就在成都市双流区投资建设年产25GW太阳能电池暨20GW光伏组件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据预计,该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为105亿元。

与此同时,隆基绿能也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就在陕西省西安市投资建设年产20GW单晶硅棒、24GW单晶电池及配套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在项目实施之前,还需按照投资金额的要求提交公司内部相关机构的审批程序。

公告显示,这两个项目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投产,对公司2023年的营业收入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产能过剩已是定局

看到两大龙头纷纷扩产,小编不由得大跌眼镜,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莫非是假的?带着疑问,小编去查阅了有关资料。

以产业链上游的硅料为例,据机构预测,今年硅料的产能将达到210万吨,然而市场需求仅为110万吨。展望下游,行业和机构预测今年的装机规模约为350GW左右。尽管今年一季度的装机规模超过预期,行业已将今年的出货量上调至470GW-500GW,但即便如此,这仍无法消纳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预测的今年达到700GW的产能。可以说,根据当前光伏产业链的产能与终端需求的对比,光伏行业确实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

然而此时,小编又注意到了另外两家光伏龙头企业的动向:

6月5日,晶澳科技宣布了垂直一体化产能布局加码计划。该公司计划在鄂尔多斯高新区投资兴建年产30GW拉晶、10GW硅片和10GW组件的生产项目,项目总投资金额高达60.2亿元(包括流动资金)。该项目预计分阶段进行,预计建设周期为36个月。

另一方面,晶科能源于5月24日公布了扩产计划,计划在山西转型综改区规划建设一座大型垂直一体化基地项目。该项目将涵盖56GW的单晶拉棒、56GW的硅片、56GW的高效电池以及56GW的组件一体化产能。总投资约为560亿元(包括流动资金)。这一规模庞大的扩张计划甚至引起了上交所的问询函,询问其是否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风险。

这让人不禁感到惊讶,在整个光伏行业产能普遍过剩的背景下,光伏行业的领军企业纷纷采取大胆的扩产举措,这究竟是何意图?

光伏内卷,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首先,笔者认为,行业内出现产能过剩,并不是坏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资本的涌入和大规模扩张是由于对光伏行业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然而,这也导致了目前阶段性的产能过剩现象。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过剩实际上可以更好地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纵观商界,几乎每个市场化竞争的行业都会经历阶段性的产能过剩,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这种过剩往往激发了行业内的竞争和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在技术、资金、资源和渠道等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才有可能脱颖而出。正是这些具有优势的企业的突围,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变革和进步。

其次,从光伏制造业本身的特点来看,这是一个依靠硅基材料的科技创新推动发展的行业。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从P型到N型的转变速度越来越快,不同技术路线的产能更新范围也日益扩大。那些拥有更低电成本优势的先进产能永远不会受到过剩的困扰。而这四家企业既是行业的头部巨头,又是经历过多个周期洗礼的老牌参与者,他们在抗风险能力上具有强大的实力,市场嗅觉敏锐,远非新进入者所能相提并论。此次,四大龙头扩产,或许一招“以战去战”,通过扩产来打击竞争对手的扩产,以新增产能来消灭产能的过剩,从而加速行业洗牌!

最后,产能过剩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现象,而量产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头部企业的扩产举措更是基于战略性的判断和技术上的领先自信。因为从投资扩产到项目实际量产之间的时间,可能正好处于行业洗牌后的爆发和新生阶段。因此,龙头企业目前的强势布局实际上是为了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而提前做出的布局决策。

随着产能的扩张和产能过剩的加剧,行业洗牌势不可挡。头部企业通过扩产和清除落后产能展现出了行业的利好表现。这无疑对新进入的玩家敲响了警钟。在跨越进入光伏行业的"淘金"之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在技术、资金和渠道等方面的实力,以应对行业的内卷化趋势和龙头企业带来的挑战。

大浪淘沙沙去尽,沙尽之时见真金。光伏内卷已成定局!正如正如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所说的,(光伏行业激烈的竞争)最先受到伤害的是整体没有做好准备的企业,如财务脆弱、技术不够领先、早期品牌通道不够完善的企业。从这一角度去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算是自然法则。来源:NE-SALON新能荟G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已认证
    新能荟

    2023年度影响力创作者...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