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8K电视卖不动,三星长虹创维们该怎么破局?

热点微评 2022-04-28 11:24 发文

文丨王新喜

来源丨热点微评

8K电视的讨论越来越多了。

早在2021年开始,长虹、三星、TCL等主流电视品牌就已开始发力8K电视。而今年的冬奥会首次使用8K超高清技术直播开闭幕式和转播重要赛事,成为一大亮点,也再次引爆8K话题。

在厂商端,一场基于8K电视的暗战早已打响。三星、LG、TCL、创维、海信、长虹、康佳、海尔等都已推出8K电视。

在今年的CES 2022上,多家企业推出8K电视新品。

海信推出了全球首个8K激光显示解决方案,发布了全自研8K AI画质芯片;索尼推出了8K MiniLED电视Z9K;TCL拿出8K Mini LED电视;三星推出8K Neo QLED电视。长虹今年基于其55英寸到86英寸的全尺寸8K系列电视,打出了“一步到位买8K”的口号。

尽管布局8K电视的厂商越来越多,但根据市场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三星长虹占据大头,这两者大约占整个市场比例的7成左右。

8K的政策环境迎来了利好。2021年3月,发改委等多部门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提出了要加快发展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型信息产品,推动 5G+4K/8K、VR/AR 技术产品融合应用。

在今年,虽然不少人认为8K电视也将迎来拐点,但从目前的消费市场来看,8K电视的销量短时间还难以大幅提振。

根据Omdia预测,到2025年,8K电视当年全球总出货量也只有150万台左右。从Gfk数据来看,2020-2021年中国8K电视市场规模分别只有5.1万台、7.1万台。

奥维云网预计,2022年在体育赛事的带动下,中国8K电视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万台的规模。15万台的体量相对于整个电视行业大盘,还是过于微小了,不足以对整体市场造成冲击。

8K电视难破局:价格偏贵、概念大于实质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价格。众所周知,8K电视价格要远超4K电视。

早在2020年,索尼发布8K新品Z8H,售价49999元起;三星当时推出的无边框8K QLED电视,Q950TS系列,Q950TS系列有65英寸、75英寸、85英寸三个尺寸,价格分别高达49999元、69999元、99999元。

2年过去了,8K电视价格下探的趋势非常明显,奥维云网数据显示,8K电视2021年均价为16479元,同比下降24.3%。

但是相比一般的4K电视,价格依偏贵。比如TCL今年发布旗舰版领曜QD-Mini LED智屏X11,75寸与85寸的售价高达17999元与27999元,同尺寸8K新品,三星比TCL更贵。

值得一提的是,创维去年发布了一款搭载OBM自制柔性屏体的8K OLED大屏影音旗舰——创维W92,尺寸高达88英寸,售价近20万元。

8K电视是相对2K、4K,直观的体验就是比4K更加清晰的图像画面。

当然,8K的标准也不仅仅在于分辨率,根据8K协会对消费类8K电视的标准,它对性能规则也做了相对严格的划定,包括对总像素、输入帧率、显示亮度、视频编码、接口标准等性能都有一定的要求。

基于各种性能与配置的提升,8K成本上去了,价格自然就下不来。当前的疫情环境,消费者对于非刚需的电子数码、家电类产品,价格敏感型的消费者变多了,8K内容的刚需性并不是很强。

其次是内容匮乏的问题。当前国内4K电视还在发展之中,从片源来看,主要是以2K与4K片源为主,8K资源内容匮乏,买来大概率就是播放2K、4K内容。

选择2倍甚至3倍的价格买一台8K电视,但如果没有配套的内容,严格上不能算真正的8K体验。

8K分辨率是4K的4倍,庞大的图形运算量对于电视芯片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8K屏、8K芯片、8K传输接口、8K解码能力一个都不能少。没有这一整套8K的标配,也不能称之为完整的8K电视。

但在当下的不少厂商的宣传中,从三星到长虹们,更多倾向于聚焦于8K芯片的宣传,而没有聚焦在8K内容片源、屏幕、8K解码能力、传输接口等方面。

比如说,不少厂商也表态拥有自主研发的8K显示芯片,比如康佳声称拥有全球唯一的双路HDMI2.1/DisplayPort1.4单线传输的8K技术,三星Neo QLED 8K电视重点强调的是三星量子点矩阵技术、量子点Mini LED背光技术以及Neo量子点处理器多项技术。

长虹宣称形成了全链路真8K完整方案,从8K屏、8K芯等关键环节,打造出了新一代8K电视。但目前来看,其宣称的内容层面是与腾讯、爱奇艺、优酷等合作伙伴一道努力,但这些互联网厂商本身也缺8K内容资源。

从当前的部分厂商的产品来看,其8K电视,是否从屏幕分辨率、材料到内容资源到HDR格式等形成了完整的8K的标准,其实还是有疑问的。

真实的情况是当前8K电视整体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内容存储、传输、解码、播放到显示的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要想真正实现8K视频输出,需要从软硬件到内容片源、解码能力、HDR格式、HDCP2.2的输入等全面的支持。当前8K概念大于实质的可能性比较大。

也是因为如此,8K的消费潮目前依然还没有到来。

但尽管如此,对于厂商而言,在早期阶段,需要思考占据技术与市场话语权,占领消费者心智。随着未来供应链成熟,8K电视价格下降也是必然趋势,8K电视也是未来高端市场的重要比拼战场。

从市场格局来看,目前8K电视只是一个小众市场,三星长虹的市场地位也并不稳固,海信、创维、TCL、索尼、康佳、小米等厂商的发力,有望持续获取新增市场蛋糕。对于厂商们来说,如何破局非常关键。

如何破局?

对于消费者来说,高溢价入手8K电视,需要一个理由。这个理由首先是来自于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从形态到体验,能否引发消费者的冲动购买欲。

8K电视背后是要具备全程8K能力,包括芯片、视频解码、画质处理等核心技术,但当厂商们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时候,如何凸显你在8K电视产品层面的综合智能化、音画体验与设计美学,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就非常关键了。

8K电视如果在做工与设计、智能化、用户体验层面做出高度,在8K呈现的体验与技术层面如何做出壁垒,依然是需要厂商去突围的方向。

其次,如何解决8K内容丰富度问题。

目前8K片源内容和应用软件的丰富程度不够,影响了用户的尝鲜欲望。为了弥补这个短板,从产业链层面,众多厂商已经在发力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了。

比如广东省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博华超分平台通过Atlas 800训练、推理云端计算平台和博华的超分辨算法全面融合,利用AI算法的拟合能力,可以将过去的非4K/8K片源转换为超高清4K/8K的资源。

此外,目前视频平台“B站”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上传8K超高清视频的功能,而B站首批上传8K视频的 UP主,都在B站电视客户端云视听小电视进行视频同步。

对于厂商而言,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或上下游合作模式,解决8K片源问题,也是一个思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好的解法。

降低供应链成本,完善8K面板供应链

8K电视太贵,本质是硬件成本太高,硬件成本高是源于整个产业链还不太成熟。

这类比到智能手机市场,8K电视就点类似于早期的折叠屏手机。它是一个带动厂商品牌溢价上行的契机,但是在早期过高的价格又阻挡了普通消费者尝鲜的动力,推高了观望情绪。

当前,市场上8K面板成本太高,限制了它在消费级市场的渗透率。

据中国台湾面板业内人士早前表示,当前生产一块8K面板的成本是4K面板的2倍以上。而只有当8K和4K型号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到1.3倍时,8K面板的渗透率将得到提高。

而降低面板成本有赖于国内面板技术与产能的提升,供应链产能与技术的成熟必定伴随价格的下降,8K电视也是如此。

因此,从厂商端来看,需要厂商持续加大面板供应量,降低成本,以及完善包括芯片在内的硬件产业链。

折中向非大屏市场妥协,争夺4K增量替换用户

如前所述,8K电视目前定价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拦之于外,如果没有在体验上变革,大规模普及的关键点还在于价格的亲民,让消费者愿意尝鲜。

8K电视一般是标配超大尺寸的,但很多普通消费者并没有标配大客厅。因此,目前不少厂商为了打开市场,将8K电视的屏幕尺寸下放,价格也开始下探。

长虹8K电视的屏幕尺寸已经下探到 75、65、55英寸,三星更是将8K电视尺寸下放到55英寸版本(三星8K Neo QLED QN700B)。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将8K强行下放到55英寸这样的非大屏产品中,很难体现8K的优势,加之4K产品在价格上的优势过于明显,55英寸8K产品很难有市场竞争力。

但8K向中小尺寸下放的本质是争夺4K增量市场用户。

因为从2012年算起,4K电视发展今天,已经有10年时间,4K的保有量在近10年实现了增量替换,但数据显示,非4K用户还有5亿多台,这个庞大的存量替换市场就是8K电视要争夺的用户。

但4K的内容成熟度与价格方面的竞争力更强,8K的超高分辨率与大屏体验是一体两面,如果无法兼得,那么通过折中策略也是一条路。

将8K下放到中小尺寸,虽然不能很好的体现8K的优势,而对于中小户型家庭来说,这会影响他们的决策,更多原本选择4K的消费者可能会倒向8K的阵营,不失为一种当前破局的市场策略。

布局B端产业链

由于受制于整个产业链条长且复杂,同时受限于终端、内容、成本等因素,8K电视的发展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是并不代表厂商只能布局C端家庭、娱乐等消费级市场,我们知道,在户外大屏、安防、医疗、工业控制等B端场景,依然有非常大的潜力。

积极开发在文教娱乐、安防监控、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8K软硬件产品与应用,对于厂商来说,也是一条可以提前布局的路线。在笔者看来,B端做出影响力,反哺C端,也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向。

结语

简单来说,8K电视是行业线性发展的必然方向,厂商们要有长期主义思维——在8K产品的内容片源与解码能力、芯片与屏幕层面的关键技术与内容环节布局,在做工、品质等综合素质层面做到足够精进,同时占据技术上与品牌声量上的制高点,这并非易事。

4K向8K的进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如何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主导权,占据产业风口优势,是当前所有厂商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题。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热点微评

    TMT评论人,关注新风向,思考底...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