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打破产学研用合作壁垒的方法与出路

北钢联智能装备专家 2018-09-03 11:36 发文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而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是获取创新动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核心是实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用户主体之间的对接与互动。

图1 产学研用一体化示意图


富集了知识与人才的高校,究竟短板在哪?

根据市场调研结论,技术输出合同的市场份额,高校主体仅占10%左右,企业及研发机构占据了大多数比例,高校技术输出在产学研用模式中,仍处于分离阶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研究与实践脱节,诸多先进研究成果多用于学术指标考核,而非产业市场应用。即使课题组在技术雏形上有所突破,但受限于科研项目产业化周期长(需经过理论、小试、中试等阶段),缺乏跨学科应用型研发技术人才,所需资金成本高昂,缺乏市场对接渠道等因素,难以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掌握需求与资金的企业,为何创新步履维艰?

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有一定创新动力,企业也有一定资金可以投入研发,但是受困于研发人才、研发成本,企业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创新研发,即使研发投入巨大的华为也不可能全部自己内部进行创新研发,因此企业有很强的合作创新意识和需求。但是在与高校的合作中,很多企业发现从理论、试验到实际产品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大量企业还没有从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中受益,企业与高校的对接好似一个从两边开凿却没有打通的隧道,中间的分离和隔阂亟需新型的创新机构去打通和链接。


新型研发机构,如何链接产学研用?

企业做研发缺乏科技力量,高校做研发缺乏市场及产业需求,产学研用之间仍然处于分离状况。产学研用难以结合的关键原因是各方缺乏紧密合作的通道与纽带,缺乏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创新与转移服务平台,也缺乏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有没有这样一种能链接各方、解决各方对接短板,又能将新技术孵化、落地、转移的机构或平台呢?这种机构需要具备什么特点呢?

这种新型研发机构虽有人才队伍,但又不是大学;有科研力量,又不像是院所;同时,以定制研发、委托创新为主要业务,又不完全是企业。就是这种稀缺的“网络复合型创新组织”,却能将众多高校、院所、企业链接起来,成为产学研用中间的关键纽带和桥梁,大大促进了产学研用的协同。与以教学和基础性研究为主的情况不同,这类机构集成果转化、人才培育、技术服务于一体,整合高校、院所的新技术,满足企业效益需求,在很大程度上破解了产学研用的分离问题。

以北钢联为例。2017年,北钢联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交付了首条预埋槽道机器人柔性焊接生产线,帮助企业实现了机械替代人工的智能化改造,利用基于实验室的大型长弓件焊接不变形技术,成功解决了几十米长的产品焊接质量问题;液态金属国产化应用思想的提出,最初源于清华大学,由北钢联进行中试试验,并与企业联合研发,通过切割、包装等工艺验证,成功研发出了液态金属导热片切割包装生产线,开启了液态金属产业化的进程;我国第一台人工重力短臂离心机的研制,是在北钢联主持,中国宇航员中心、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及一批高端院校协同研发的情况下,共同打造出的智慧成果,实现了我国航天医学领域新型试验手段,打破了国外的垄断。

图2 北钢联组织召开产学研用促进交流会


政府在产学研用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为针对性的解决各方痛点问题,国家已指出“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支持龙头企业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力量,建立创新联合体,鼓励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进入企业,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和科技金融政策。”这一政策的落脚点在于应在资金和政策层面大力支持创新联合体,对已有的产学研用创新联合体要加大支持力度,并鼓励形成新的创新联合体;同时将多点合作型创新联合体整合为网络型创造平台,即将点对点管道型合作创新升级为多对多网络型协同创新,进一步大幅提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效率。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北钢联智能装备专家

    工业智能装备定制、自动化设备/生...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