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2023 CEO午餐会 | 后疫情时代,国产机器人的破茧之路

OFweek 2023(第十二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2023-05-29 11:55 发布于广东 发文

4月20日,由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OFweek维科网·机器人承办的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产业CEO午餐会,在深圳福田·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隆重举办。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戴建生、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其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教授贠超、大族机器人CEO王光能、中科融合CEO王旭光、埃斯顿自动化行业营销中心总经理李文龙、天创电子总经理刘爽、程天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张继宇、墨影科技副总裁黄洪波、因时机器人CEO蔡颖鹏、意拉德CEO丁允超、云刻行创始人兼CEO 黄阳明、七腾机器人企划中心总监张喆、阿童木机器人销售总监常宏宇、蓝宙总经理王江、科聪市场总监钟超凡、幻爽科技CTO李佳根、桥田智能销售副总陈宗琪、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运营总监李维维、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石大明等嘉宾应邀出席。

本次CEO午餐会以《走进专精特新》为主题,在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石大明的主持下,20位机器人行业专家与企业高层齐聚一堂,就培育政策、行业赋能、技术瓶颈、技术创新、国际竞争力等多方面热点话题,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洞见,一起见证后疫情时代国产机器人企业的破茧之路。

国产机器人发展存在什么难点?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这一定调之下,我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

如今我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市场规模上,2022年我国机器人行业营收规模已达1500亿左右,疫情影响下依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应用领域上,机器人+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广度横跨第一、二、三产业,深度则赋能千行百业无数应用场景。

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同质化、价格战等等,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哪些?企业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国内外机器人企业的差距到底在哪里?客户选择机器人品牌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诸多问题都亟待解决,围绕这些方面,现场嘉宾们展开了讨论,共同解析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埃斯顿自动化行业营销中心总经理李文龙认为,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在许多方面已经追上了国际前沿品牌,当然也还有一些方面存在差距,例如,在芯片领域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同时国内的软硬件平台、可靠性和成本等方面也都有改进的空间,我们也正在积极努力推动国产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相信不久之后就能取得成果。

云刻行创始人兼CEO 黄阳明指出,国内在软件方面与国外仍然存在一些差距,现今国外企业都在建设完善的软件生态,而国内受益于供应链的成熟,修修补补就能做出一款产品,重硬件而轻软件,在软件生态建设上还不够完善,各家企业都是各自为政,缺乏协同合作,连基础的底层设施也还没有建设起来。

墨影科技副总裁黄洪波紧接着说道,软件之所以发展不够理想,主要是因为市场对软件的认知程度不足,企业对软件的价值认识也不够充分。相比之下,硬件可以直观地体现其价值,而软件却不然。因此,单独对软件的销售和价格评估也相对较为困难,必须与硬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评估软件的价值。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尚未建立完善的生态系统,尽管人们普遍意识到软件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评估软件的价值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事实上,软件研发的投入也是非常高昂的,缺乏正确的价值估算也会使软件行业难以蓬勃发展。

对于这些差距出现的原因,嘉宾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中科融合CEO王旭光直接表示,实际上并不需要过度担忧芯片技术方面的问题,我国拥有足够的技术人才来应对这一挑战,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具有足够的决心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及企业是否真正把这个问题当做头等大事来处理,国家出台有力的政策、资本投入充足的资金、企业潜心进行研发,就能打破芯片被卡脖子的问题,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程天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OO张继宇则认为,国内的投资市场对于产品的开发与迭代过程缺乏耐心和宽容,相比之下,海外的投资环境相对较为宽松,可以耐心等待五年、七年甚至九年时间,但国内的投资市场往往要求企业在三到四年内实现业绩或上市兑现,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是如此,造成整个行业都显得十分焦躁。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戴建生给出了建议,要确立长远目标,追求百年企业的梦想,如日本企业那样传承经营理念,不偏离初心,不断提升,要有成为全球领先企业的决心。我们应该放长线钓大鱼,做好三年五年的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布局技术方向。如果遇到困难,我们也可以与学校进行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市场变化不断,只有制定合理的规划,才能长期立足于行业浪尖之上。

国内外终端客户选择产品的因素有何差异?

随着我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市场上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内卷之下发展艰难,想要不减缓发展的脚步必须要寻找更加广阔的市场,而放眼看去那无疑就是海外市场,如果说过去机器人企业的出海动作,只是一种尝试,探索可能存在的惊喜,那么到如今2023年,就是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标配了。

然而各国有不同的国情,企业文化也各有差别,中外的差异或许会让刚刚出海的企业不知所措,对国内外终端客户选择产品的标准也不理解,由此可能折戟而归,对此午餐会上嘉宾们也各抒己见,对中外的差异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埃斯顿自动化行业营销中心总经理李文龙认为,国产机器人实际上表现相当优异,只是缺乏证明的机会。近年来,疫情爆发提供了展现实力的机会,结果表明其质量和效率均能得到保证。但国产机器人在应用场景上还需要进一步突破,目前许多企业所采用的机器人均来自四大家族,对国内机器人的了解相对较少,所以国产机器人需要证明其产品质量,来赢得市场份额。

大族机器人CEO王光能表示,国内外市场的差异相当显著,在国内,许多企业通常首先关注产品的价格;而在国外,客户则更加关注产品的设计和运用等方面,并愿意深入探讨。因此,如果打算进军国外市场,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满足客户的需求,充分展示产品的设计和运用等特点。

墨影科技副总裁黄洪波则指出,国内的机器人企业竞争已经陷入了价格战的泥潭。国产厂商在国内市场都需以低价货好维持竞争优势,行业内卷情况苦不堪言。相反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价格坚挺甚至频繁涨价,这种情况需要行业共同创造给国产品牌良好发展的土壤和竞争环境,我们的国产品牌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特聘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石大明认为,品牌塑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亚迪在国内是相当知名的品牌,但在欧洲等地区则还未达到足够的知名度,当然,塑造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和证明,就如各种名牌包包一样,发展的过程其实也很崎岖,目前国产机器人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

OFweek行业研究中心运营总监李维维也说出了自己看到的现象,国外企业在购买机器人时通常非常有选择性,特别是在技术保密方面,如果生产工序属于核心工段,企业更倾向于使用本国生产的机器人;而在那些同质化、重复性强的阶段,则会选择使用中国生产的机器人,因为如今国产机器人产品在性能上已经合格且价格相对较低。

机器人+ChatGPT,将带来怎样的变化?

近期,由OpenAI团队开发并推出的ChatGPT高调走入大众视野,作为一款基于自然语言预训练的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它能够以非常接近自然语言的方式与人类交互,ChatGPT的强大功能让许多科技公司想要探索它的应用边界,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机器人。

当机器人+ChatGPT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我们该如何做好准备?今天午餐会上嘉宾也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有紧跟时代前沿,才能一直不落潮头。

大族机器人CEO王光能率先说道,GPT其实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形式,但显示的是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结合这一方向的可能性,GPT的出现使得机器人可以直接理解你的意图,然后自主设计自己的动作,突破机器人只能完成固定任务的局限性,因此,人工智能对机器人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云刻行创始人兼CEO 黄阳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GPT不仅仅是一个内容生成器,其功能可以将原本的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的大模型。这种模型可以实现涌现现象,即能够理解并将未输入的信息进行关联,从而处理非常复杂的问题。GPT5将是一种多模态模型,可以输出包括文字、语言、图像等内容,实现意图输出,使得机器人真正具备动态柔性功能。大模型能够让机器人变得更加灵活,这不是颠覆,而是促进。最终每个行业的应用都会因其特殊需求而不同,GPT的算法相同,但数据不同,因此会有输出无数种不同的答案。每个行业都有其最优的输出方案,因此,需要考虑外部的信息输入,未来,掌握数据并且能够有效应用数据的人才能够掌握行业,将所掌握的数据和知识转化为GPT可用的信息,并输出合适的方案,才是具有竞争力的。

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曹其新则表示,未来行业的发展有许多机会,例如AI+、机器人+以及机电一体化的集成等都是机遇。如今很多企业都在向工业领域进军,但其他还有很多领域也是需要机器人的,比如医疗健康等,在这些领域深入探索也是非常有前景的。当然,这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做好规划,不要轻易受到资本的影响,尽管这很具有挑战性,但只要坚持下去,将会获得不错的回报。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戴建生最后总结表示,GPT的问世是应运而生的,它不仅需要强大的算力,还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目前的限制主要是数据,如果数据不清晰,就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一旦有足够的数据,它就能输出非常优秀的解决方案。其实,道理很简单,为什么中国医生看病准呢?因为中国人口众多,医生看过更多的病例,积累了更多的数据,因此能够得出更准确的结论,GPT也是如此,未来的关键在于掌握数据。

经过交流观点、思想碰撞,参会嘉宾都收获颇丰,在讨论环节结束后依然意犹未尽,纷纷主动寻找他人进行深度交流,现场气氛非常热烈,直到下午两点午餐会结束,至此,OFweek 2023中国机器人产业CEO午餐会圆满结束!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