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地产寒冬2021:有些房企债务违约卖资产,有些房企家有余粮不断拿地

公司研究室 2022-01-10 10:55 发文

出品|公司研究室地产组

文|曲奇

2021年,对内地房地产商而言是比2020年还要难挨的一年。尽管年初,地产商经历了销售额大幅回暖的短暂甜蜜期,但随后密集的政策监管、融资端不断收紧、楼市销售遇冷,多重困难下,中国恒大、蓝光发展、富力地产、阳光城、中国奥园等千亿房企接连暴雷。
但从土拍市场的变化以及四季度的融资动态来看,以保利、华润、招商蛇口等央企为代表的地产商家有余粮,不断拿地;龙湖集团、碧桂园、龙光集团获得融资窗口,在12月成功发债。显然,房地产市场正在进行一场优胜劣汰的筛选,经营稳健、现金流安全的房企或许可以在寒冬中存活下去。

百强房企销售下滑3%

2021年对内地房企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个年份。一季度,销售额放量增长给大家一种地产市场回暖的“错觉”,但随后二季度销售增速放缓,下半年碧桂园、万科等主要房企连续数月销售额负增长,2021年的地产寒冬比以往任何一年都令人难挨。
根据克而瑞数据,2021年,百强房企全年全口径销售额为12.6万亿元,同比下滑3.2%,自2014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年度销售额首次出现负增长。根据上市房企披露的销售数据,2021年,中国恒大合约销售金额4430亿元,同比下降39%;时代中国合约销售额956亿,同比下降5.7%;建业地产合约销售额601亿,同比下降12%。不过,也有一些房企2021年销售额维持住了增长趋势,在寒冬中十分难得。2021年,祥生控股合约销售额803亿,同比增长2.8%;中梁控股合约销售额1718亿,同比增长1.78%;千亿级别的房企中,绿城中国实现合同销售额3509亿,同比增长21%,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绿城中国的业绩表现都较为突出,并且超额完成了3100亿的年销售目标。

2021年初,大部分房企都制定了一个较为保守的销售目标,甚至将销售额进行了适度下调。比如绿城中国3100亿的销售目标在2020年的基础上仅增长7%,滨江集团1200亿的销售目标较2020年还下滑了11%。但房企们还是低估了环境的严峻,以及高估了自己的推盘能力。

根据克而瑞数据,2021年百强房企年销售目标的完成率仅88%,为2016年以来最低。而2016年到2020年期间,百强房企年销售目标的平均完成率均在100%以上,整体上超额完成销售计划。

地产销售额和回款影响着房企的经营现金流,在融资端收紧的环境下,销售和回款不利不仅影响了房企投资端的拿地情况,也会影响到其债务和现金流的安全性。目前,主流房企还未披露2022年的销售目标,但根据这个数据,或许可以让外界窥探地产商对整体销售环境及自身生存持何种态度,是乐观还是偏谨慎。

集中供地先热后冷

2021年初,全国22个重点城市试行“集中供地”政策,每年土地拍卖不超过三次。2021年第一轮土拍,房企们情绪高涨,溢价抢地的新闻频出,但进入下半年后,第二、三轮土拍遇冷,土地流拍、甚至有些房企因“囊中羞涩”还退了地。同时,2021年的土拍更显房企内部分化,可用“国进民退”来形容。

2021年上半年,房企销售额增速高,补仓意愿较强。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2城首批集中供地流拍率仅为6.27%,对于热门地块,房企如杀红了眼一般高溢价抢地。以杭州为例,杭州首批土拍的57宗地块中,有41宗地块触及最高价,溢价率超过29%,其中单宗地块最高成交金额为111.61亿元。房企溢价抢地的背后,是以超低的利润率为代价。杭州首批集中土地出让中,滨江集团拿下了5块土地,成绩不俗。但公司董事长戚金兴却说,努力做到1%至2%的净利润水平。戚金兴的话瞬间引起了外界的关注。花了大力气和大价钱在杭州抢地,却只能获取1%到2%的利润,用如履薄冰来形容地产商的处境一点也不为过。但这仅是开始,随着下半年房企销售额增速下滑,甚至出现了退地的新闻。宋都股份在杭州首批土拍中以17.83亿拍下一地块,溢价率29.9%,并缴纳了5000万元保证金。但到了7月,宋都股份却发公告表示这块地不要了,宁可损失5000万也要退地,宋都股份的困境可想而知。到了第二轮土拍,随着楼市销售转冷,土拍市场的情绪也在降温,溢价率大幅降低,流拍率大幅提高。22城二次集中供地共有30%地块流拍,平均溢价率仅为4%。与此同时,国企、地方平台企业成为拿地主力军,民营房企缩减投资,在土地市场鲜有斩获。根据华泰证券研报,在22个重点城市的第二轮集中供地中,央企、地方国企和民企的拿地额占比分别达30%、38%和32%,较第一轮集中供地出现5%、21%、-26%的增幅。不过,2022年“国进民退”的现象能否延续存在分歧。浙商证券预计,国央企和城投平台将在未来继续为土地市场发挥托底作用,2022年土地市场的拿地结构仍以国企和城投为主。但中信证券却认为,资本市场可能严重高估了“国进民退”的程度,预计民企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始终占据地产开发一半以上的规模。

“三道红线”下房企融资额首次下滑

融资,是房企销售、拿地之外另一个命门。

根据克而瑞数据,2021年,百强房企融资总额为12873亿元,为2016年以来最低的融资量。同时,2021年的融资额同比下降26%,2016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从融资数据可以看出,“三道红线”的要求下,房企融资端显著收紧。分季度来看,2021年的四个季度,房企融资量逐渐下降。一季度,房企融资量在4000亿以上,和2020年同期相比略微下滑;但二季度融资量下滑至4000亿以下,同比下降16%;三季度融资额进一步下滑至3079亿,同比下降32%;四季度的融资仅1767亿,同比下降55%。融资端收紧、楼市销售遇冷,整个2021年不断有房企债务违约的新闻。上半年暴雷房企有中国恒大、华夏幸福、蓝光发展,到了下半年涉及债务违约或员工理财暴雷的房企更多,包括中国奥园、阳光100、富力地产、花样年、阳光城等。尤其是花样年的美元债违约事件,导致部分内资房企信用评级被不断下调,雪上加霜。一面是高杠杆难降的房企不断暴雷,另一面则是安全系数较高、经营稳健的房企被政策支持,在年末获得了融资窗口。12月初,银保监会表示,现阶段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合理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并购贷款。此外,证监会和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也有消息传出,将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资金可用于出险企业项目的兼并收购。随后12月,龙湖集团、碧桂园、龙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成功发债。龙湖公开宣布发行2021年度第一笔中期票据,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12月13日,碧桂园发行了一笔2.84亿元、票面利率5.5%的供应链ABS,12月15日面向专业投资者发行10亿元4年期公司债券,票面利率6.3%;12月27日,龙光集团向合格投资者成功发行6.65亿元资产支持证券CMBS,发行期限12年,票面利率5.2%。近期,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公开表示,“随着政策的明显调整和转折,我个人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最坏时刻已经过去了,流动性危机将得到有力控制,房地产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此前大家所担心的硬着陆。”或许,2022年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将较2021年略宽松一些,但房地产商内部的继续分化是难以避免的,经营稳健的房企或许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一些债台高筑的房企恐怕难以避免被淘汰出局。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公司研究室

    专注解读公司商业逻辑,揭秘资本市...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