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爱尔兰的大运河创新区,下一个“欧洲硅谷”!

TOP产业办公研究院 2020-03-11 10:07 发文

提起爱尔兰,我们的印象都比较模糊,看了电影·爱尔兰人之后,隐隐约约感觉这是一个出黑社会大佬的地方(尴尬)。

的确,爱尔兰在欧洲并的存在感并不算强,它地处偏远,人口只有400多万,但近年来它却频繁地上了“热搜”。

最直接的原因是 — 英国脱欧。今年1月份,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这给爱尔兰创造了绝好的机会——

爱尔兰将成为唯一一个在欧元区但不是申根国的国家,并且是唯一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盟国家,也是进入拥有5.4亿人口的欧盟的门户。

有这样的天然优势,再加上政府的神助攻——

企业所得税税率,爱尔兰的税率在全球都是相对低的水平,只有12.5%,欧盟国家平均是21.68%,英国是19%,低税率是一个非常大的竞争优势,苹果公司也在爱尔兰设置了运营公司,美国本土以外的利润全部流向了爱尔兰的公司,再通过各种复杂的税务架构,大大降低了税金。

其他的公司当然也看中了爱尔兰的机会,纷纷来爱尔兰投资。比如谷歌,微软,推特,LinkedIn,HubSpot,Facebook、Airbnb、埃森哲、德勤等等全都来了,在英国启动脱欧程序后,金融巨头也过来了:美林银行、巴克莱银行也决定,将欧洲总部搬到爱尔兰,英国丢的1万多个工作岗位,差不多都抛给爱尔兰了。

当然,爱尔兰本身也接得住:

这里有人才,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极高,超过40%的国民都有高等教育背景,而且金融行业、医疗行业、互联网行业的生态系统基础也不差,加上爱尔兰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国家,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酝酿了包容开放的社会文化,对于外国企业非常友好。


根据爱尔兰投资发展局(IDA)统计,目前有1200多家大中型海外企业在爱尔兰设立了机构,形成了信息通讯技术、生物制药、金融服务、互联网、工程和商业服务和航空融资租赁等多个优势产业集群。

既然有了这么多企业,为了将这个网络优势发挥到最好,爱尔兰政府大笔一挥,圈了一块地,从口袋里掏出10亿欧元,点名要做个“大运河创新区(GCID)”,创新区的中心就是欧洲知名的圣三一大学,大学将在这里有5.5英亩的校区。

这个创新区要怎么做呢?

硅谷在很多方面是创新区概念的先驱,但是都柏林觉得巴塞罗那的22@,波士顿的kendall square的调调更适合自己。

这个创新区怎么做?



主要有几个特征:

1 - 高密度的人才及公司聚集

回看哪些成功的创新区,他们创新的经验可以总结为“创新 = 密度+邻近度+临界质量”:企业、学校、研发机构、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等等位于同一空间内,在这里彼此连接、创新,分享观点,构建文化。正是这种想法、技能、文化,和人才的重叠推动了创新,增强了协作,取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大运河创新区(GCID)这一地区已经雇用了20,000多名高科技员工,聚集了一些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公司,已经有足够多的数量;同时他们高度密集地聚集在城市环境中,彼此邻近;再加上一些特有的活动将他们连接起来,创新的概率就大大地增强了。

GCID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圣三一大学的确在都柏林,但原本的校区离GCID还有一段距离,无法让都柏林充分利用其优势。所以在创新区的打造中,将大学的分校区放在中心,解决学术研究、人才的问题。

另外,GCID也将增加共享的研究设施,这对于降低企业界激活创新的障碍至关重要,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公共会议空间,全球参考是波士顿的市政厅(这个案例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作为初创企业家精的社区,举办黑客马拉松,创新聚会和非正式聚会等活动,让个人,公司和企业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来,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规模。



2 - 充满活力的第三空间

与传统的产业园区不同,创新区中有大量的“第三空间”,Ray Oldenburg(雷·雷奥登堡)将“第三空间”定义为在我们的工作场所和家庭之外的,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享受谈话和与他人交往的公共空间,因为第三空间不存在职场等级,所以更能连接人。第三空间的代表有“各种各样的公共场所,像咖啡店和酒吧。

在GCID中,你也可以找到大量小餐馆、酒吧、咖啡馆等等至关重要的社会元素,这些空间将创新活动与当地和文化社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新的学科间对话;并让城市更显活力,吸引更多的“活力创新”。

现在,大运河码头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交中心,计划外的合作每天都在进行。

3 - 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


对于任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而言,至关重要的基础架构是:支持产业生态的基础设施,比如数字基础设施、交通、能源、水等等。

在交通基础设施上,都柏林有一个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据统计,每个工作日都有近10万人骑自行车上下班,当你在骑自行车时,你更密集地跟人发生互动,你在通过目光接触、通过手势跟别人传递信息,不知不觉中,这些互动为城市之中的人建立了信任基础,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同时,最近在都柏林有许多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智慧城市、废物能源工厂,开放数据等等项目正在进行中,为城市搭建“生活实验室”做着准备。

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创新区的项目,也是一个创新区带动的城市复兴范例:

城市更新,不仅仅是物理载体层面的更新,更是产业内核的更新。

爱尔兰都柏林的GCID能抓住机会,用资本、用头脑、以及用行动去打造创新区,让以前没落的社区变成一个多元化和可持续繁荣的创新区。虽说“脱欧”的机遇不常见,但在机遇来之前,我们一定要做好能接住机遇的准备。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