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被减持的宁德时代,它不应该只用投资价值衡量

壹DU财经 2021-09-15 17:34 发文

近两年来泛新能源汽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政策的风吹草动,企业业绩的波动都在不停的拨动关注者的神经。相关锂电池概念股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诸如中科电气涨近20%,星源材质、金银河都有12%的涨幅。作为锂电头部企业的宁德时代,股价涨幅更具代表性,从2020年中的160元股价一路上涨至现在的529.4元,本年度最高股价曾触及569元的高位。

8月25日,宁德时代发布半年报之后,大家的关注点除去业绩、研发等方面之外,四大股东的减持动作让宁德时代收获了一波“强关注”。一时间,对于宁德时代是否市值虚高,股价是否预支未来业绩成为热点话题。

但是,如果从行业角度和未来发展方向分析的话,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显然是不能够仅仅用投资价值来衡量的。对于一家站在新兴行业和新技术发展赛道中的头部公司,从行业价值、企业基本盘和政策及市场导向的全局视角,我们才能看清宁德时代所具备的真正价值。

宁德时代的半年报中显示,以高瓴资本为代表的前10大股东中的四位都进行了减持操作,四位股东总计套现金额接近130亿元人民币。

大股东的这波操作套现金额不可谓不大,但如果你对投资机构的运行逻辑足够了解,就会明白这只是他们的“基本操作”,毕竟投资机构是有资金持有成本的,就算是标榜“做时间的朋友”的高瓴资本,从161元的认购成本到减持操作时的股价,已经获得2倍有余的盈利。

投资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减持套现的基本操作不应该成为我们判断一家企业未来成长预期的因素。

有别于数据鲜明的投资价值,一家公司的行业价值对于非行业人士的很多人而言,是很难看清的。对宁德时代尤其如此,很多人对于泛新能源汽车行业所关注和看到的只是走在前端的主机厂和造车新势力们,言必“特斯拉百度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等,缺乏对宁德时代这样类型企业的关注和了解。

在传统造车时代,汽车核心技术是以内燃机为主的动力、底盘、变速箱系统。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车企虽然一直在苦苦追赶,但是距离国际一流车企仍然有相当的差距,因为我们很难实现“研发-销售-研发”的正向循环。在内燃机这条赛道,几无可能追上欧美日厂商的步伐。无论是在正向研发领域还是子系统调校,差距非一日之功。

新能源赛道则不同,首先电机系统构造简单,我们只需要守住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先,就能够占据头部玩家的位置。

这是因为和传统内燃机时代所不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关注点已经从动力、变速箱、NVH等方面转移到电池续航、人机交互、智能驾驶等方面;洽洽这些是我们目前所领先的领域。因此与传统汽车零部件核心技术被欧美垄断所不同的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这个核心部件上,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与松下、LG化学等日韩厂商相比并不存在代差。

宁德时代的行业价值就在于,在汽车新旧时代交替的风口,它所掌握的动力电池研发、制造能力,让我们有了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股东减持操作,很多声音聚焦于“宁德时代当前的股价是否预支了未来业绩?”这种怀疑的声音显示出很多投资者甚至投资机构的“健忘属性”。对于像宁德时代这样占据行业上游核心位置的公司,用简单的股价高低来判断未来,是不够有前瞻性的。

对此,我们有例可循。在世纪之交的2000年,作为走入大众视野不久的英特尔,其股价已经最高达到46美元,市场占比接近80%,公司市值5000亿美元。在那个美元还可以叫做“美金”的时代,没有人质疑过“英特尔当前的股价是否预支未来业绩”;因为那是一个个人电脑普及、全球互联网产业爆发的前夜。

这样的趋势判断放在宁德时代身上并不为过,发展了百多年的汽车产业,正处在变革节点上。这场变革所需要的新能源动力、自动驾驶、智能AI等能力,都要基于动力电池系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宁德时代股价预支未来业绩这个观点,多少是有些武断和短视的。

而且,魔鬼从来都是藏在细节里,宁德时代凭借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话语权,所拥有的支配地位是很多人没有认知的。在今年6月份披露的一份关于宁德时代向特斯拉供应锂电池的协议中显示,即便是强如特斯拉这样的主机厂,仍然需要排队预约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产品且需要提前支付预购款项。在新能源汽车风口,拥有如此强势的产业链地位宁德时代话语权之强可见一斑。

主营业务是不是符合行业趋势,有没有抓紧政策导向,是一家公司基本盘稳不稳的关键。动力电池、储能、锂电池材料是宁德时代的三大主营业务板块。根据此前财报的公开内容,宁德时代2020年动力电池装机量31.9GWh,占当年国内动力电池总装机量的近一半份额。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车销量136.7万辆,同比提高10.9%,电动化率从4.7%提至5.4%。

再看储能业务,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于“碳达峰、碳中和”有了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很多省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新能源储能政策,在国家层面的政策下,光伏、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与之配套的储能系统已经成为必选项。

根据相关机构的预测显示“2023年中国储能锂电池需求预计达48.2GWh,2020年这一数据为16GWh,未来三年增幅达到3倍。而据GGII预测,至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58GWh,市场规模超过550亿元。”这条赛道的上升趋势之明显,反映在宁德时代储能业务的表现就是,2020年该业务收入约19.43亿,同比增长218.56%。对于专注废旧材料回收利用的锂电池材料业务,在此不做赘述。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关于交通领域的变革都会诞生一批明星企业,诸如汽车流水线生产成就了福特汽车,洲际旅行催生了民航业“双星” 波音和空客。在汽车新旧时代交替的节点,除了研发自动驾驶、智能AI的前端企业之外,作为新能源汽车时代堪称“基础设施”的动力电池厂商,我们应该对宁德时代抱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未来预期。

图片来源于公开网络,侵删。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壹DU财经

    多一度热爱,深一度观察。...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