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恶意关联」比亚迪,「善意造谣」特斯拉

数字力场 2022-05-11 11:41 发文

「恶意」二字用得太失败。

撰文 | 佘宗明

「快生活,慢就业。硬隔离,软着陆。高风险,低需氧。正反馈,负增长。」

前不久,阑夕在微博上列了些挺能反映时代面相的词组。

在我看来,还有两个词绝对不能漏:恶意返乡,善意拘留。

就在这两天,比亚迪特斯拉,又用「恶意××,善意××」的百搭句式造了个句:恶意关联,善意造谣。

对应的新闻分别是:

网传长沙工厂排放超标致儿童流鼻血,比亚迪回应:恶意捏造关联

温州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车主道歉:承认捏造事实,系踩错踏板

▲媒体报道截图。

眼下的比亚迪跟之前的特斯拉一样,都深陷舆论漩涡之中。

那,比亚迪能像特斯拉那样顺利从负面舆情捆绑中解套吗?

01  

对大厂来说,卷入舆情事件是必经考验,区别只在于舆论危机的烈度强弱、频次高低。

要是完全没有,那只能说明两点:友商是真的友好;企业还不够「大」。

作为新能源汽车赛道双雄的比亚迪和特斯拉,此刻就充分领会到了:

高曝光度的另一面,是负面舆情传播的加速度。

连日来,比亚迪俨然住在了热搜上。

「一周三起跳楼」的一波还未平息,「被指超标排放」的另一波又来袭击。两件事都跟比亚迪长沙工厂有关。

就算是蓝翔出来的毕业生,可能都挖不掉比亚迪PR的心理阴影面积。

比亚迪起初的回应挺刚:一方面说对居民反馈的异味情况已采取相关措施,并积极改善,另一方面说网传「排放超标引起流鼻血」的情况,属于恶意捏造关联。

▲比亚迪方面的声明。

结果旧舆情未去,新舆情又来。有网友质疑:「恶意捏造关联」说法是善意的吗?

当此之时,比亚迪可能很需要娱乐圈两大势力「吸毒队」与「出轨队」的曲线救企。

可它迎来的,却是两连击:

一是长沙工厂部分产线停产整顿。

二是特斯拉来了一波舆论大翻身。

特斯拉看了看比亚迪,像看到去年4月份的自己。

比亚迪也想成为如今跳脱舆论危机的特斯拉,得到「捏造事实」者的道歉,可它能如愿吗?

02  

得看到,在舆情应对上,比亚迪和特斯拉都挺刚。

特斯拉似乎是「命里学不会弯腰」:

多地车主维权,它起诉;

汽车类自媒体、车评大V曝它「黑幕」,它起诉;

代驾贴「刹车失灵」海报,它还是起诉。

这多少有些不讲武德:在咱们这,惯常操作难道不是先拿「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先行震慑吗?

可它的几次胜诉,总能给人以「又被他装到了」之感——尽管跟安阳女车主的恩怨依旧未了。

▲特斯拉起诉千万粉丝级汽车大V。

比亚迪也挺硬。

今年2月13日,网上传出两段视频,称广东中山一辆比亚迪秦PLUS DM-i起火。

次日,比亚迪方面在回应中对第一段视频进行了证实,但对第二段视频的车主死亡传言和串剪视频、关联误导等情况予以否认,表示这是不实信息,将报警处理。

对汽车企业来说,汽车驾驶安全是个长尾场景容错率极低的事情,安全性称得上是车企的命门。

对车辆质量问题上的外部抹黑「零容忍」,诉诸法律手段、予以坚决回击,是该有的举动——尤其是在舆情跟股价的反馈链路被充分打通的情况下。

「清者自清」「沉默是金」的公关策略,在一个浑浊的舆论场里,约等于拱手让出道义制高点,是已经过时的舆情应对法则了。

很多时候,该刚还得刚。

03  

只不过,理直气壮才叫刚,理不直气也壮只能叫杠。

在「排放门」上,比亚迪的官方回应至少有两点值得商榷:

1,没领会到「舆论共情弱者」的弱传播定律要义,光是那句「恶意捏造关联」就挺刺眼。

网传的附近居民区孩子流鼻血图片,就像一下又一下锤击,将「恶意捏造关联」6个字钉在了恶意的柱子上。

比亚迪能拿出足够证据,证明附近打出「我们要福不要毒」 标语的业主是像温州特斯拉车主那样搞无理取闹式维权吗?

2,一边承认一边强硬。

承认居民反映的异味跟自己有关,同时又指责把异味跟孩子流鼻血关联是恶意捏造,这波操作注定不被待见。

说异味对人体没有伤害,异味自己敢答应吗?

▲涉事地块土地规划图。

在这事上,有几点需要明确:

首先,排放达标不等于对居民健康一定没有威胁,有威胁不等于排放一定不达标。

其次,此事牵涉到废气排放、用地规划等问题,可能涉及多重责任主体。

再者,就算是以环保著称的新能源车企,也会出现不环保的问题:它的尾气排放确实清洁,但冲压、焊装、涂装等生产环节都免不了要排污。

「排放门」曝出后,长沙比亚迪2019年被长沙生态环境局纳入重点监管对象一事,又被扒了出来。

得看到,比亚迪面临的排污问题,特斯拉一样没逃过:特斯拉德国工厂已经几次被德国环保组织盯上了,还被美国环境保护署罚了款。

对车企而言,有排污问题不可怕,但得妥善应对。

排污问题干不死车企,但舆情问题可以——至少可以把股价干趴下。

比亚迪原本可以把舆情应对滞后与「恶意捏造关联」折抵的股价损失,变成进一步清洁化改造的费用,可它愣是交上了舆论学费。

04  

毫无疑问,比亚迪现在站在了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金字塔尖上。

前不久,特斯拉被曝将扩产,年产能将突破百万辆以上。

能跟特斯拉一战的新能源车企,估计就比亚迪了。2021年全年,比亚迪共销售汽车73万辆,单是新能源乘用车就多达近60万辆,超过了比亚迪有史以来所有的汽车年度销量。

今年的形势更称得上是「不是小好,而是大好」:今年4月份比亚迪销量达10.6万辆,同比增长134.4%;1-4月,累计销量39.7万辆,同比增长166.05%。

在此背景下,今年3月起,比亚迪宣布停止纯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全部押新能源汽车。

这顺带着勾画出了比亚迪与特斯拉正面刚的情形。

▲比亚迪与特斯拉业务对比。

如今,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开足马力的关头,比亚迪长沙工厂部分产线暂停,难免会错失些机会。

可以肯定的是,在「双碳」风口下,作为汽车领域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比亚迪和特斯拉的钱途依旧一片大好。排污问题不是否定它们「先进生产力」的理由。

但排污问题终究是它们必须更好地着力解决的问题——即便短期选择回避,长期也得面对。

车企可以不理会白左式极端环保主义者的抵制,但不能不理会那些刺鼻的异味及伴随而至的问题。

回到这次风波上,解决了舆论危机背后的问题,比亚迪的增产之路才能走得更稳。

05  

如今,被「恶意关联」的比亚迪叹了口气,被「善意造谣」的特斯拉松了口气。

接下来,比亚迪要做的事有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学会在舆情应对上该刚则刚,该柔则柔。

事实上,就算是爱硬刚的特斯拉,也只敢把「恶意」二字甩在那些说它刹车失灵的爆料者身上,而不是甩向那些曝其排污问题的维权者。

作者 | 佘宗明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数字力场

    关注互联网,找寻商业世界微处纹路...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