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管中窥豹——由充电桩看产业地产思维创新

产业地产研究 2019-05-27 14:08 发文

随着新能源汽车这些年的日益普及,其重要配套——充电桩,也逐渐在许多园区实现落地。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一代表了未来趋势的新科技产物,却普遍变成了“花瓶”的角色,只发挥着自己的展示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补贴措施的取消,保养成本越来越高,更会变成“鸡肋”;若保养不当,甚至就此沦为“垃圾”。



近期,对充电设施行业进行了调研,发现行业内企业正积极转变思路,更好的挖掘这一“金矿”。简单总结剖析如下:



第一, 提升用户体验。


普通消费者和充电设施之间的距离感,是相关企业面临的最直接难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新能源车是酷炫而又神秘的,想尝鲜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区别于传统燃油车的充电网点少、充电时间长、价格昂贵等问题,制约了大多数人的好奇心。

针对这一情况,业内有实力的企业,开始采取车桩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即,在投放充电设施的同时,还投放不同档次的新能源车辆,供消费者低成本体验。消费者通过APP,可以实时掌握车辆空余、电量、充电时间等信息,获得和传统汽车不一样的使用感受,加深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

某些企业针对园区的商务需求,还推出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例如,在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出租车等待区,提供附带园区LOGO的高端新能源汽车VIP服务,专供园区来访客户低价甚至免费使用。在大多数人又热又闷的排队苦苦等待出租车之时,客户潇洒的扫描二维码,驾驶高档酷炫的新能源汽车呼啸而去,想必园区已经给客户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合作取得了开门红。

会谈结束之后,客户若还想去其他地点,或者多逗留几日,都可以驾驶园区专供汽车,最后停至任意网点即可。这样极大的出行便利,客户忠诚度立刻飙升。

第二, 深挖数据宝库。

解决了客户体验问题,使用新能源汽车与充电设施的用户逐渐增多,那么如何变现呢?大数据就是个不错的路径。

通过车辆、APP和充电设施的联网,设施运营企业和园区可以获取设备自身、入驻企业员工、企业来访客户等各个群体的详实数据。再聚合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信息,可以勾勒出设备利用率、员工用车习惯、出行路线等多纬度的数字图谱。

通过这些数据,除了可以优化充电设施和车辆本身的服务,更是为设施运营企业和园区提供了一条创收的新渠道。试想一下,双方可以通过某款新能源车的驾乘数据分析,与商家展开合作,针对使用频率最高的客户,定点投放汽车销售、美容、保险、购车贷款等相关广告,直接获得经济收益。并且随着数据的累积,数字图谱会愈发精确,变现也愈发简单。

第三, 巧用金融工具。

硬件设施的投入,是实现上述客户价值的客观条件。目前困扰很多设施运营企业的难题,就是投资回报期长达6-10年,实现盈利基本靠国家补贴。2018年起,随着补贴的逐步取消,企业必须应对漫长的投入回收期,资金压力巨大。面临严峻形势,业内目前是各显神通,并无统一应对。

针对这一情况,个人认为,不妨聚焦一下,这些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电。

电,本身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标准产品、好计量、易分割、现金流。这些特质,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天然的坚实基础。

简单举例来说,设施企业和持金融牌照的大型产业地产商合作,以园区内充电桩的建设和运营为标的,公开发行金融产品,消费者可按份额进行认购

假设充电桩年投资回报率为12%,则消费者可以分享其中7%的收益,设施企业获得3%,地产商可分享2%。

这样一来,对于设施企业而言,可以短期内回笼建设资金,实现快速复制,抢占市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稳定回报。对于产业地产商而言,则是为设施企业做了背书,从而获得一笔稳定收入,实现三方共赢。若再与汽车金融等手段相结合,因为汽车本身的财产属性,会激发出更多的创意火花。


以上套路的“组合拳”,大家一定不陌生:这不就是互联网思维吗?


我们不难发现,充电桩这一园区未来必备配套,面临着和传统地产思维做产业园区一样的难题,如体验差、粘性低、变现慢等。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途径。互联网思维,正是可以借鉴的方式之一。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在于,不拘泥于单个客户上的利益得失,而是追求以定制化体验、大数据互联互通和通过第三方买单获利等手段,降低用户门槛,提高体验舒适度,快速聚集客户,挖掘客户深层次价值。

互联网思维在产业地产开发运营中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为三个转变:

第一, 转产品为服务。

传统的地产思维更加聚焦于房子本身,因为相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开发商往往是强势的。

但是产业地产领域,产业才是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若再套用传统地产买房子的思维,单纯进行产品销售,将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借鉴互联网思维,园区必须摒弃开发商或者房东的角色,将自己定位成集载体、物业管理、科研平台、金融、社交、商务、生活配套等模块的综合服务提供商,以乙方的心态,去切实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增加自身的赢利环节。

以服务取得战术胜利,才能以规模取得战略优势。

第二, 转封闭为共享。

偏信则暗,兼听则明。很多园区在设计之时,没有为企业之间预留公共交流空间;在运营之时,不注重举办交流活动,不关心企业信息和诉求的收集、分析,造成很多园区活力不足,企业老死不相往来,像极了住宅小区邻里之间的冷漠情形。

其实,创造交流互通的环境,绕开企业之间无形的隔断,只需要园区转变单纯物业管理类思路,利用规划、科技、人文等手段,营造共享的空间和时间,可以简单到一片绿地、一间咖啡厅、一次行业交流活动,甚至一部共享汽车,企业之间自然会碰撞出更多的灵感,对园区也越来越依赖。坚持开放共享,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各种属性越来越明晰,园区通过数据的收集分析,也更好的掌握企业需求,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获取更高的客户忠诚度与经济回报。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心都被掌握了,盈利自然水到渠成。

第三, 转租售为金融。

与充电桩行业类似,园区也面临着回款慢、回报期长、资产变现难等问题,因为投资巨大,更加突出。

互联网思维的名言之一,就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其含义简单来说,就是让第三方进行买单。参照这一思路,园区完全可以将普通的租赁和销售,升级为多种金融手段并举的武器库,实现资产的快速变现和资金回笼

武器库里,个人认为比较常用的,应该有两种。

一种是“轻武器”——资金归集。顾名思义,它可以通过测算未来某一期限内,园区的租金、物业费等收入,进行综合打包,由第三方公司按一定折价,例如90%,提前支付给园区。随后,企业的租金和物业费,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收取。

这一操作手法,在不改变园区产权性质的前提下,为园区提前回笼了资金,免去了园区未来收费的繁杂操作与风险。第三方公司可按一定优惠,例如98折,向企业收取相应费用,在获得差价利润的同时,也为企业减少了一定的支出。

另一种是“重武器”——资产证券化。将园区整体或部分资产打包成金融产品,分割成标准份额进行发售,原运营方可不做变动。认购方可以是机构,也可以是个人投资者。这类金融产品往往总体量较大,能够快速将不易出手的重资产变为易分割转让的有价证券。

对于园区来说,能够将资产变现,实现轻资产运营,是提升利润率、做高财务报表、快速扩张的利器。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获得稳定的投资收益,也可以随时转让变现,亦可以随着运营情况的改善,参与资本市场的炒作获取超额回报,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资产配置工具。

流通起来,钱才是钱。

总而言之,互联网思维,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和发展趋势,理应为所有行业借鉴、融合、创新,从充电设施到产业地产,均不例外。

未来已来,让我们拥抱未来吧!


最近在补传以上整理好的干货,待老本吃完,计划是一周一更。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各位莫催。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产业地产研究

    跳脱地产逻辑,以产业发展、金融衍...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