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华为是否造车?答案或在赛力斯手上

禾颜阅车 2024-08-05 16:20 发文

导语 | Lead

7月初,赛力斯向华为购买“问界”商标,两者似乎有分家之势;7月底,赛力斯宣布正计划投资华为子公司引望,两者似乎密不可分。两家企业的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到底是渐行渐远还是越走越近,实让人看不懂葫芦里到底是什么药。当下,只看到,问界的销量依然在狂飙,7月交付41535辆新车,增速高达823%。

本文出品|禾颜阅车工作室

撰文|陈德军

编辑|禾   子

全文3316字

阅读需5分钟

7月初,赛力斯宣布拟收购华为的919项问界等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以及44项相关外观设计专利,收购价款合计25亿元,貌似亲密战友就要撇清关系了。然而,7月底,赛力斯发布《关于筹划对外投资的提示性公告》称,赛力斯拟投资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引望”)。

△赛力斯表示拟收购问界系列文字和图形商标

谁动了华为的引望 

“引望”可是大有来头,实则华为车BU独立后形成的实体公司。华为车BU于2019年5月就成立,定位是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为客户提供智能汽车的ICT 部件和解决方案。

车BU不仅盛名赫赫,跨越盈亏平衡点的速度也十分惊人。3月份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华为车BU以前一年亏100亿元,后来亏80亿元,去年亏了60亿元,今年大概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今年1月,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主打产品是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控、智能车云、车载光等。本来长安说要注资引望的,但到现在还没有实质行动。目前,华为对引望的持股比例为100%。

△长安曾表示要入股“引望”,持股比例不超过40%

现在,赛力斯立志要成为”引望“股东。那么遐想来了,赛力斯加入之后的引望,在研发中是否会对赛力斯问界有所专注,由引望主导研发,由赛力斯生产的汽车,算不算华为汽车?

从品牌或者从法律的角度来讲似乎不是,但这其中又有太多的华为影子。连”智能化大脑“都是华为造的,说不是华为汽车也有些勉强。

气氛烘托到想不造车也难

华为到底造不造车?这件事在华为内部存在分歧。余承东一直被盛传是“造车派”坚定支持者。

哪怕华为立马开始造车,都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华为通过问界、智界等一系列与华为有关的车型,从技术到销量,都证明了自己的实力。7月2日,鸿蒙智行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的战报:全系累计交付194207辆,登顶中国新势力品牌第一,超过了风头正盛的理想和小米。

华为在汽车领域投入巨大,许多专门的车企都望尘莫及。华为发布的2023年年报显示,自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成立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过300亿人民币,研发团队规模达到7000人。而华为对智能汽车的研究早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从电驱、电池、电控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核心部件华为均有涉猎。

汽车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任谁都难抵诱惑,况且手机业务近几年不算顺当。如果以汽车为新的增长点将会十分丝滑,而汽车产业正面临一次以智能化和电气化为方向的大变革,变革时期非常适合新兴势力介入,而对此机会,华为有备而来。

但是,有得就有舍,如果华为选择造车,付出的代价也将相当沉重。因为当下所有的汽车品牌,都会由华为的合作者或潜在合作者,变成兵戈相见的对手。

目前,与华为或深或浅有过合作的车企包括,哪吒、比亚迪、长城、吉利、广汽埃安、广汽乘用车、上汽乘用车、北京汽车、东风枊汽、江汽集团、上汽大通、一汽奔腾……面对这些客户,谁又愿意化友为敌?

△华为与比亚迪也有过合作

再说,汽车行业真心不做好,每年都有汽车品牌批量消失。华为虽说底蕴深厚,但要做整车,需要负出的代价和承担的风险也势必不小。哪怕华为能取得最终胜利,其过程也难免艰难跋涉。而造车的某些环节的利润并不大,倒不如吃定智能化软硬件这块最香的肥肉。

任正非于去年3月亲自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公告,再次强调华为不造车,文件有效期是五年。紧接着,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对时效做了专门解释:“有效期只有五年,是因为华为所有文件的有效期最多只有五年。实际上华为十年内都不会造车,而且华为在汽车方面的战略不会再反复更改。”

既然决定拿捏智能化这最大的一块利润,那么把品牌“问界”品牌完全交给赛力斯,并且和奇瑞、北汽也理顺关系。

华为隐形造车?

华为把“智界”给奇瑞,“享界”给了北汽,并且不要钱。只有赛力斯拿了25亿,不过一点不吃亏。因为从三界当下的市场表现来看,问界大有一枝独秀之意。而且据赛力斯公布的资产价值评估报告显示,“问界”商标的市场价值超102亿元。这样算起来,25亿已经是深度折扣了。

作为超级乙方,华为向车企提供了三款合作套餐,尽显合作诚意。一是Tier 1模式,二是Huawei Inside模式,三是智选模式式。

Tier 1模式比较简单,就是向车企供零部件,比如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之类,华为在智能化方面优势独特,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再深入一层是Huawei Inside模式,即HI模式,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信架构等,双方联合开发。阿维塔、埃安是此模式下的代表作。

第三类则是华为最为推崇的重点,即华为智选模式。从产品定义、核心零部件选用到营销服务体系,华为将在多外领域深入介入,合作车型还可以在华为的终端店面销售。目前在合作中的车企包括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等。

提供如此人性化服务,甲方会欣然支付报酬。而智能化业务不仅利润丰厚,在整车成本所占比重颇大,市场前景不言而喻。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副总裁、蔚来汽车硬件负责人白剑曾在微博上透露造车成本:智能硬件大约占整车成本的20%。广汽资本原总经理袁锋谈及未来的汽车成本占比时曾表示:40%是硬件,40%是软件,还有20%跟服务相关。此前,普通家轿的发动机成本占比大约20-30%,现在的趋势是,智能化将取代或将超越发动机的心脏地位。“汽车智能”相关的市场将巨大且利润丰肥,而这正是华为战略所指。

华为的战略是要建立一套智能生态系统,定位于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兼具提供软硬件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能力。此领域市场的潜力及话语权,是卷出内伤的汽车行业望尘莫及的。

赛力斯能否跑稳

问界如今风头日盛,华为光环对此功不可没。如果此时失去华为的品牌加持,赛力斯是否能够风采依然呢?

双方商标对交易时机的选择,应该已经考虑到了此点。问界目前的销量已经进阶到足够大,以其庞大的基数,哪怕有些波动也应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7月24日,AITO汽车和华为鸿蒙智行官方同时官宣,华为和赛力斯联手打造的SUV车型产品问界M7的累计交付量超过了20万辆。7月22日AITO汽车官方宣布,问界新M7 Ultra上市50天累计交付突破30000辆。

2024年上半年问界销量为18万辆,增长幅度达639.4%。30万元均价以上车型销量排名第四,仅次于宝马、奔驰和理想。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二,在5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中界排名第一。在刚过去的7月,问界的销量继续狂飙,交付41535辆新车,增速高达823%。

△搭载鸿蒙座舱的问界M9

成绩单是最大的底气。7月9日,赛力斯披露2024半年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660亿元,同比上升479%-498%。预计扭亏为盈,实现归属净利润为13.9亿元-17亿元。赛力斯已经跨过盈亏平衡点,与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比肩,成为全球罕有的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赛力斯于1986年建立,当时的产品是弹簧,2002年开始做摩托车,后来凭借“东风小康”在汽车界崭露头角。2020年4月与华为合作,推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赛力斯时代拉开帷幕。虽然以前的名气尚不能与一线大牌相比,但以近40年的积淀足够傲视风雨。

而且此次交易只是理清商标的关系,技术合作依然。赛力斯不会少了一分的技术加持。如果赛力斯如期注资引望,实际上是将智能部件的研发收归门下,从而在技术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同时由于放下华为的印迹,对出口更为有利。赛力斯出海由来已久,2018年就已经登陆印尼市场,但业绩平凡。今年前5月,在印尼的旗下品牌DFSK生产的8款车型的销量总计仅为422辆,虽不理想,但同时存在发展潜力。

华为目前对战略的表态依然是不造车,但却会深度参与。这对华为及合作商来说都是好事。各界也会放下遐想,让关注重点回归产品本身,华为与赛力斯也可以在各自领域尽情放飞。

点评

很久以前华为曾说不做手机,现在已经是一线的手机品牌。但汽车的情况并不一样。华为面临的是智能化行业与汽车行业的二选一,两相对比,做供应商比做整车拥有更大的市场潜力,更能凸显华为的优势。华为专心智能,应该更会带动智能汽车技术的进步。而一旦真正下场造车,则面临不少挑战。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禾颜阅车

    禾颜阅车致力于以跨界视角观察并研...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