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奇瑞、广汽等多车企未达成2021年销目标,但2022年仍要大跨步

盖世汽车网 2022-01-20 14:49 发文

2021年,面对疫情、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负面因素,中国车市稳住大局,整体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接近于2020年底中汽协所预测的4%的增幅。

而从车企/品牌来看,在整体增量有限的情况之下,2021年销目标完成率不一。在盖世汽车统计的20家车企/品牌中,最高完成率超139%,最低则仅达成约60%。另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车企/品牌未能达成2021年销目标,但在2022年销目标的规划上它们仍然很“勇”。

7家车企超额完成2021年销目标,最高完成率超139%

在此次统计的车企/品牌中,2021年销量目标完成率最高的要数哪吒汽车。该年度哪吒汽车的销量目标是4-5万辆,而即便按照最高的5万辆来算,哪吒汽车销量目标完成率依然高达139.35%。

在造车新势力中,哪吒汽车的销量表现并非最突出,其在2021年共交付新车69,674辆,与第一梯队年销均超过9万辆的“蔚小理”仍有一定差距。不过从增幅来看,哪吒汽车则可以算是造车新势力中的一匹“黑马”。要知道,相比2020年,哪吒汽车2021年销足足上涨了近4倍。且从单月销量来看,哪吒汽车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破万,已与同处第二梯队的威马汽车、零跑汽车拉开距离。

哪吒汽车的超预期增长,离不开爆款支撑。不同于冲击中高端电动车市场的“蔚小理”,哪吒汽车瞄准的是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且已有相应爆款车型。例如定位7万级的哪吒V,自上市以来累计交付已突破5万辆。再如定位15万级的哪吒U Pro,自上市以来表现也不弱,2021年12月单月交付量就达到了4,847辆。

广汽埃安的势头也很猛。2021年是广汽埃安宣布品牌独立后的第一个完整年。在这一年,广汽埃安成功冲破年销10万辆的红线,交出超12万辆的成绩,较2020年销量翻了一番,销量目标完成率达到120.16%。

广汽埃安在2021年已有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三款车型,且均有不错销量表现。据悉,不久前2022款AION Y 正式上市,截止目前已经连续两个月订单量破万,由此可见埃安旗下车型的火热。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埃安全新中型SUV车型AION LX PLUS上市,随着该车型的加入,广汽埃安产品矩阵更为丰富,已覆盖小型车、紧凑型车、中型SUV等细分市场,进一步打开了上升空间。

江淮汽车、长安汽车、上汽大通、东风风神以及神龙汽车也超额完成了2021年销目标,完成率分别达到104.84%、104.57%、103.03%、101.31%、100.57%。其中东风风神和神龙汽车表现更意外。

数据显示,在2016年达到15万辆的高点后,东风风神就进入了持续下滑通道中,2017年~2020年,东风风神的销量分别为12.5万辆、7.4万辆、7.5万辆和7万辆,整体呈下降态势。而2021年,东风风神总销量达到了121,570辆,同比增长73%。

神龙汽车则自2016年结束正增长态势,之后几年情况不见好转。2020年,受武汉疫情严重冲击,神龙汽车销量更是下跌到不足5万辆。而2021年神龙汽车累计销量一举达到100,567辆,同比增幅高达100.07%,且连续3个月单月销量破万,连续13个月实现销量同比正增长。

当然,意料之外,但可能情理之中。在销量表现背后,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东风风神和神龙汽车均加快了新产品投放节奏,也养成了新爆款。以神龙汽车为例,2021年其陆续推出了2021款C6舒适版、2021款天逸、全新4008、凡尔赛C5 X、2008 THE ONE及天逸骑适版等多款新车,其中凡尔赛C5 X 11月、12月交付均超过5000台,今年1月计划交付再超5000台,算得上神龙汽车近7年投放最成功的车型。

13家车企未完成2021年销目标,最低仅达成约60%

在此次统计的车企/品牌中,有13家未能完成2021年销目标。其中完成率在90%以上的有5家,分别是:比亚迪、一汽-大众捷达品牌、一汽丰田、奇瑞集团、广汽集团。

比亚迪在2021年的表现其实十分亮眼。该年度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740,131辆,同比大增73.34%虽然尚未完成网传的75万辆的销量目标,但完成率已达98.68%,接近满分。且据比亚迪此前透露的信息,2021年比亚迪累计销量可达90万辆,但只有70-75万辆可以交付。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受制于产能,比亚迪大概率会超额完成年销目标。

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年销目标完成率与比亚迪接近。不过资料显示,2021年捷达原定目标其实是20万辆,后因受大环境影响将目标下调至17.2万辆。而从结果来看,捷达2021年销为16.9万,仍未能完成调整后的年销目标。据悉这是捷达品牌独立以来连续第二次未能完成目标。

一汽丰田、奇瑞集团、广汽集团年销目标完成率也在95%以上,其中奇瑞集团虽未达成年销目标,但2021年销量同比增幅达到31.7%,在这13家车企/品牌中增幅偏高。

“多品牌、多产品”打法是奇瑞集团2021年销量增长的原因之一。2021年,随着捷途宣布成为独立品牌,奇瑞控股集团形成了星途、奇瑞、捷途和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且该年度这四大品牌分别推出了星途揽月、瑞虎8 PLUS 鲲鹏版、捷途X70诸葛、奇瑞新能源小蚂蚁甜粉款、QQ冰淇淋等20多款产品。

上汽集团、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吉利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集团年销目标完成率则在80%-90%之间。其中长城汽车的完成率虽非最高,但销量增长最为明显,增幅达到15.24%。

这与其独当半边天的哈弗SUV以及销量增势较好的欧拉、坦克等品牌有很大关联。而值得注意的是,长城魏牌全年销量仅5.8万辆,表现相对不佳。要知道,同为中国高端品牌的第一批主力军,同级别竞争对手领克已经攀上20万+的高峰。从这一点来看,长城汽车未能达成年销目标,魏牌恐怕有一定责任。

一汽红旗、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北京现代年销目标完成率均低于80%。其中北京现代的完成率相对偏低。据悉,2021年北京现代连年度累计销量都没披露。从此前数据来看,北京现代前11月累计销量只有32万辆,同比下跌33.95%。而北京现代原计划在2021年完成56万辆的年度目标销量,前11个月只完成了57.18%。一汽红旗年销目标完成率同样低于80%,不过这似乎是因为其目标偏高。数据显示,2021年红旗全年销量30.0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50%,增速已10倍于行业平均水平。

多家车企提高2022年销预期,最高要增64.5%

从前文可以看到,2021年仅有少数车企达成年销目标,不过这似乎并没有拉低车企们对于2022年销量增长的预期。据悉,比亚迪、一汽、广汽等诸多车企/品牌2022年销目标均在2021年销基础上再提升。

这似乎并不难理解,毕竟2021年在遭遇了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多重挑战的情况,我国整体汽车产销仍然取得了同比正增长,且从近几月的情况来看,转好势头越来越明显。不仅如此,行业普遍认为,2022年芯片短缺情况将持续缓解,诸如此类的利好因素也让车企们对接下来的销量增长更有信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汽协最新预测,2022年我国汽车总体销量将稳中有增,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5.4%。对比这一预测来看,车企/品牌的销量目标显得有些激进。根据盖世汽车统计,东风风神、比亚迪汽车、奇瑞集团、一汽红旗2022年销目标较2021年总销量提升超50%。

就东风风神而言,东风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竺延风为其定下了新一年冲刺20万辆的目标,较2021年实际销量增长64.51%,是此次列入统计的车企/品牌中最“冒进”的一个。

诚然,凭借奕炫MAX等车型销量的大增,东风风神在2021年呈现了极佳的增长势头,但要达成20万辆的年销依然压力不小。竺延风近日坦言,东风乘用车公司还没有完全摆脱困境,但只有2022年实现20万辆销量,2023年才能挺直腰杆。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东风乘用车公司最大的任务就是丰富产品阵容,用更多爆款车型支撑起20万辆的销量目标,同时也必须建立完成产销20万辆所具备的体系能力。

比亚迪则将2022年的目标销量锁定为120万辆,同比增长62.13%。可见比亚迪的步子迈得也很大。不过如若真如比亚迪此前所透露,在产能允许的情况下,2021年比亚迪累计销量可达90万辆,那么随着青海、西安以及重庆二期工厂的落地与投产,比亚迪整车产能有望得到缓解,由此其120万年销目标也将有望达成。

另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比亚迪的规划,在120万辆的目标中,纯电动车型销量为60万辆,插电式混动车型预期目标为50-60万辆。可以看出,燃油车在比亚迪的规划中已经几无存在感。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持续爆发,比亚迪“禁燃”已不远。

奇瑞集团、一汽红旗、东风汽车集团虽未完成2021年销目标,但在2022年仍然定下了同比增幅超过40%的年销目标。以奇瑞集团为例,其于2022年初发布了2022年全年150万辆,力争200万辆的销量目标,这意味着奇瑞集团要实现超过50%的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奇瑞集团把一部分目标压在了海外出口板块。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近期曾表示,2022年海外出口要实现5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2021年对应销量为269,154辆。

相较上述车企/品牌,广汽本田、吉利汽车、广汽丰田等车企/品牌2022年销目标则相对保守,不过即便是其中最为保守的一汽-大众,也将2022年销量目标定到了200万辆,较2021年实际销量增长7.66%,高于中汽协对整体车市增幅的预期。

综合来看,2022年,在整体车市预测增量有限的情况下,车企销量目标仍然一个更比一个高。这意味着,这一年车企间的争夺战将愈演愈烈,而从2021年的已有事实来看,在这场争夺战中,最终谁能胜出,还要靠产品来说话。

*版权声明:本文为盖世汽车原创文章,如欲转载请遵守 转载说明 相关规定。违反转载说明者,盖世汽车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