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广汽埃安拿期货打现货,立下豪言能否实现?| 贾新光汽车评论

贾新光汽车评论 2021-01-19 22:16 发文

这两天关注新能源汽车股市的一定都对广汽埃安不陌生,前两天连着开盘即涨停,让本来打算买但忙忘了的笔者恨不得拍断大腿。

这次股市高涨的起因是广汽埃安在海报中提到其全新动力电池科技——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8分钟可充满80%。

而其硅负极电池则宣称可以让电动汽车进入“月充时代”,广告语自信满满的表示:“NEDC续航1000公里,不用等到明年”。

这个重磅消息让大量的资本热钱涌向了股市,也让这个全新独立的品牌一炮而红。但各界对广汽埃安最新技术的质疑也伴随着火热的股价逐渐升腾,就其重点强调的两个优势来说,“8分钟可充满80%,续航可达到1000公里”,这要求充电桩的功率要远超当下市面上常见的充电桩,达到600kW左右。

要知道,现在特斯拉的V3超级充电桩,其功率也仅为250kW。

消息还未发酵多久,广汽埃安就因一位大佬的发言而遭受了更猛烈的质疑。

在1月15日召开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大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如果说有款车能跑1000公里,几分钟能充满电,且又安全成本又低,以目前的技术来说,这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虽然原意如此,但有些人为了热度,将欧阳院士的话直接曲解成了——他说广汽埃安是骗子。

广汽埃安的古惠南总经理很快就对此做出了回应:“昨天欧阳院士发言时,我本人就在现场。他原话是:大家都在讨论电池技术进步,要求充电快、续航长,还要安全和成本低,目前还是不现实的,所以需要如储能设备这样的配套设施。我是认同欧阳院士说法的。希望大家不要把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混为一谈。我举个例子,我们的车能开到300km/h的速度,但不能因为国内限速120km/h,就说车子加速到300km/h是技术不现实吧!”

画个重点:希望大家不要把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混为一谈。

意思是,我们家说了能做到,但并不代表现在会推广能上路,我们不是骗子,不要因为用不了就说我们不行。

而不能商业推广的原因便是基础建设,因为现实条件所限,目前无法快速搭建足够多的快速充电站。

使用了同样理由的还有V2X:全球首款5G车AION V量产,可以实现V2X,但5G基础配套设施和交通系统并不完善。

简单给大家解释下什么是V2X,就是车联万物——车与路的联结、车与车的联结等等,而想要通过足够精准的雷达探测来保证交通安全,起码需要对方能够做出信号反馈。现在国内的基建尚不能支撑V2X的应用,L3级别的自动驾驶也功能受限。

从这两方面来看,古惠南说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两码事儿是对的,但后续的一个消息,则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其实当初的海报里,并未直指快速充和长续航将在同一款车上出现,但面对诸多猜测,广汽却并未第一时间对这个争议比较大的点进行解释。直到1月18日有记者致电广汽集团,一个足够清晰的解释才浮现在大众眼前。

这波营销,吃瓜网民在第一层,投资者在第二层,广汽埃安则在大气层。

虽然舆论给这件事儿添加了许多戏剧性,但仅从技术层面来看,就算两项功能无法搭载于同一款车上,分开拿出一项也已经能够列在世界前沿。

当下能够做到NEDC 1000km的车企极少,而上一个因为宣布了能够做到这个成绩而股市大涨的便是蔚来。

面对传统车企的下场、外来巨头特斯拉的威胁、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对新能源寄予厚望从而独立成埃安品牌的广汽集团自然不肯落于人后,迅速拿出新技术让自己在市场上先占据地位和热度。

但两项新技术目前都还只能说是“期货”,现在广汽埃安的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正在实车测试阶段,顺利的话能于本年内分别搭载在广汽埃安现有AION V和AION LX车型上;

但快充电池的普及有赖于国家超级快充相关标准的发布和高功率超充设备的建设进展,基建跟不上,其大量落地便有困难。

长续航硅负极电池的普及则受电池总成本、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影响,因此,何时能够真正推出目前仍不确定。

在这样的前提下拿期货打现货,最终能否成功还要看广汽埃安要让消费者等多久,其产品又能否实现当下的豪言。

让我们回看广汽集团的新能源历史,它是国内最早开始新能源技术研发的车企,早在2011年就已经开始了研发新能源汽车,相继推出了增程式、纯电动等技术。目前广汽已经自研电池管理系统,进入到第四代,同时自研电池的产业化也已经具备条件、提上日程。

针对石墨烯的稀缺及昂贵,广汽集团通过在电池材料中加入石墨烯添加剂,能够大幅提升电池充电效率和散热性能,电池本身可以实现8分钟充电80%,这项技术已经实现了突破,其超级快充设备年内也将同步发布。

面对成本问题,广汽的研发团队通过研发独有三维结构石墨烯(3DG)制备技术,实现了石墨烯制备成本下降90%以上,总体电芯成本仅比常规电芯成本略高5%-8%。

如果其所说为真,广汽将通过这两项新技术在新能源车市站稳脚跟。而广汽集团的最终目的,是想要完成集“长续航、充电快、高安全和低成本”为一体的终极电池解决方案。

但如贾新光先生所说:“一些新技术,在没有得到市场考验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性能和质量。一些真正决定用户实际使用体验的东西,需要消费者在购买时多加考虑,不要盲目追新。”

到底是不是真事儿,我们年底再看。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贾新光汽车评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搜狐汽...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