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DRG支付下,五招降低医院耗占比

DRG变量 2020-03-17 10:20 发文

近年来,药品占医疗费用比例逐年下降,但医用耗材,尤其是高值耗材费用增加较快。医用耗材属于卫生材料,据资料显示,2018年卫生材料收入比2016年同期增长了20.6%。2018年,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14.5%,高值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的9.6%,同比2017年分别增长7.6%和8.1%。业内人士认为,高值耗材占医用耗材的比例在60%-70%,部分抵消了药品降价取得成效。

受高新技术、新材料使用等因素影响,卫生材料收入持续增长,不仅不利于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而且也挤压医院可支配财力空间,从而影响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力度。

国家加大治理医耗力度

由于医用耗材,从准入、生产、招标、供应、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链条长,情况复杂,利益交割。政策允许耗材加成,客观上刺激医院卖出的耗材越多,医院相应获得的差价就多,医院具有多使用耗材的动力。特别是广泛存在的使用耗材现金回扣激励,导致医用耗材的滥用现象。

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集中改革治理医用耗材发力,医保集中采购降价以及大力度反腐,医用耗材的红利作为最后的一顿晚餐也将逐步终结,医务人员的社会补偿空间也将会逐步收窄。

2019年7月31日,国务院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全面深入治理高值医用耗材,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进行改革,其中还对重点治理任务进行了分工。

在《方案》发布前,就有省市开展针对高值耗材的专项行动。河南2018年就发布了《关于全省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使用实施“双十”制度管理的通知》,全省进入最严耗材控费阶段,在河南省漯河市卫计委发布《关于12家城市公立医院2018年6-7月高值医用耗材双十排名情况的通知》中,12家公立医院共涉及30种高值耗材,近百名处方医生被通报。

《方案》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高值医用耗材虚高价格,提出要在2019年底前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福建、安徽、天津、广东等近20个省市超过7000家医疗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方案》还提出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要启动完善分类集中采购办法,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事实上,2019年全国范围内的带量采购就已经开展了26次。

2020年,耗材加成取消、推进耗材带量集中采购将向全国快速蔓延,直指降低医用耗材虚高价格。

1月14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心脏支架、耳内假体、髋关节假体、球囊扩张导管等18种临床常用产品被纳入。此次清单的公布,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继药品之后,高值耗材将启动公立医院的整顿风暴,未来医疗器械行业将进入带量采购的环节。

3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首先提出,要深化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改革,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改革“五年计划”颁发,将改变耗材的现状,降低医疗费用,全面推进耗材带量采购。

2020年开年以来,京津冀联盟领头的“3+6”跨省联盟也已经落地实施。其中,带量采购的覆盖范围包括低值耗材、高值耗材中的多个品种,从谈判的结果来看,降价幅度30%-90%,最高降幅超90%。可想而知,随着全国更大体量的联盟带量采购实施后,竞争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随着国家的重视,医保局的介入,对耗材的治理也将成为今后医改的重点,各省市也都在加紧落地新的耗材监管制度。或许,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而已,更大规模的耗材大整治或许即将来临。

降低耗占比

DRG付费改革是一剂猛药

除了耗材加成取消、推进耗材带量集中采购以外,国家医保局还推出了DRG改革,这是在规范诊疗行为,也是对降低耗占比是一剂猛药。

2019年6月5日,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卫健委、中医药局正式下发《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提到我国30个城市推行DRG改革试点,DRG试点工作将于2020年模拟运行,2021年启动实际付费,这意味着DRG付费就要全面来临。

DRG试点的重点在于通过打包收费的形式,将药品和耗材内化成医院的运营成本,最终实现收付费的闭环。DRG付费之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倒逼医院将医用耗材的价格降到最低。过去通过过度诊疗、大处方等为医院带来较大效益的方式,将转变为合理诊疗、少开药、开性价比高的药,才能为医院带来较好的效益。

在新的医保付费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下,医院自然会产生主动降低药品耗材采购价格、控制医疗成本的动力。简而言之,当DRG的支付标准成为医院盈亏的临界点时,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药品和耗材的总体消耗费用离临界点越远,则医院盈余越多。

受医保DRG付费制度改革影响,医用耗材都将成为医院成本。再加上通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降低部分检验费用等措施,让开药、使用支架和导管等医用耗材不再给医疗机构带来额外利益。

这些措施虽然有利于推动合理使用化验和医用耗材,规范医务人员服务行为,减少浪费,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促进医疗机构由资源消耗规模扩张型向内涵质量效率型发展方式转变。但对于医院内使用高值耗材较多的科室,如骨科、心血管科、眼科等,这些关于高值耗材政策的出台将对他们造成重大影响。此前也有业内人士戏称,医院这些科室仿佛是给耗材企业“打工”,耗材占比达到30%以上。

怎样才能合理解决医耗问题,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医院需加强耗材精细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医用耗材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医用耗材是保证医院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资基础,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使用量也在逐年增长,其对医院的长期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为满足新医改的工作需求,降低医疗成本,就需要不断加强医院耗材的管理,促进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升。

一是要加强医疗项目的监管,重心是要防止对医保病人开大检查、过度检查、有创检查甚至是诊断性检查,防止医保的拒付和处罚,同时要严防针对外地或自费病人猛开自费药品和检查的情况;

二是要调整绩效分配方式,调整耗材使用比例高的骨科、心血管科、眼科等科室绩效分配指标,降低耗材对科室的影响因素,平衡和稳定科室和专家队伍;

三是要推行耗材SPD管理,以中央集中化与外包方式,按终端实际应用单位,将器械耗材和试剂及时提供至终端使用场所,减轻库存管理业务量及库存周转环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四是对高值耗材实施条形码管理,将医院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全面对接,实现收支同步、全程可追溯的管理模式。

五是要通过绩效正向引导,激励医务人员自觉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效果。将评价和激励融合,使用工作量评价替代经济核算手段,以强化成本控制为手段,建立符合医院发展阶段和医改要求的综合绩效改革评价与分配方案。

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水平,对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减少了临床医用耗材不合理使用,还在减少医患纠纷的同时,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和医保基金压力,也能切实履行了医疗机构作为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进一步缓解了“看病贵”的社会问题,还能不断提高广大患者的认同感和获得感。

耗材占比不是一个单纯的考核指标,而是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只有自上而下重视该项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才能真正达到有效降低耗材占比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储沛瑶.医用耗材零加成政策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分析.卫生经济研究,2019,36(11):35-37.

[2]彭旭.新医改环境下医院耗材管理的探索.华东科技(合),2019(12):0398-0398.

[3]郑函,韩昱,许涛,刘小鹏.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公立医院经营状况的影响及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19,36(11):29-31.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DRG变量

    关注医改进程中的参与者,记录这群...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