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智慧医疗:上市是手段,高质量发展的产品和业务是核心

深潜atom 2022-05-12 10:27 发文

本文系深潜atom第482篇原创作品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突破后,影像识别便成了科研界的热点,医疗影像识别则被一致认为是将会最早实现落地的细分领域,现实也确实如此。如今,医疗智慧影像已经繁荣昌盛,并且大范围在临床应用。2021年,已经有多个医疗AI新势力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了智能医疗影像企业的另外一个方向——IPO。

在深潜atom看来,IPO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资本角度,是对于投入的回报;在运营角度,对于企业产品市场化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以反哺产品的研发。现实中,企业的发展是多元的,是否IPO需要企业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思考,从而选择一条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有些企业希望通过IPO,进行早期投入资本的快速回报,并能募集到更多资金用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些企业更注重自己的发展规划,希望率先在业务上发力,有自己的发展节奏,积累足够多的包括产品和技术的资本后,无论是对于未来发展,又或者是对于后续的资本动作,都会是正向反馈。

IPO只是发展路上的一站,IPO时间的早晚,不决定企业发展的成熟与否。比如,目前华为和老干妈都未登陆股市,依然是行业执牛耳者。相反,很多企业业绩不足以支撑估值,导致这些企业上市即巅峰。因此,企业的成功与否不能通过上市评判。

在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布局资本市场的同时,同样有行业领先者依然更专注于产品布局和业务发展。2021年,深睿医疗一方面,通过对依图医疗的并购,在自己强大的医学影像产品矩阵的基础上,拓宽了基于医疗大数据的产品布局,夯实了其业务增长的基石;另一方面,从临床出发,继续加强与各大顶级机构积极合作。仅2021年,深睿就与国内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在科技部和国自然等国家重大专项上捷报连连。

近日,我们发现深睿医疗不但获得了行业罕见的5张NMPA三类医疗器械证书,更是在一年内连中三元,接连参与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专项、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以及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重大专项等科技部重大专项。

深睿医疗的动作,让我们再次意识到,资本和产品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两个“车轮”,任何一个维度都不可松懈,从而才能实现企业的有机发展。

01新势力为何要上市

想要探讨智能医疗企业下一步发展目标究竟是什么,就要先明白企业为何要上市。

《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2017年融资额超过130亿元,相比较2016年增长40.7%。在互联网繁荣的时代,融资、融资然后上市,已经成为大部分新势力的常态。投资圈的节奏也是C轮,或者之后再来个Pre IPO轮,企业就要登陆股市。在这个过程中,上市一方面或许是企业自身的考量,一方面或许是来自投资人的压力。

△IPO

对于智能医疗新势力来说,融资为企业带来了充足的发展资金,但也需要面临投资人巨大的压力,这对于一个全新的行业并不友好。根据深潜atom了解,很多新势力在融资时,签署了对赌协议,IPO是绕不开的路。

对于新势力来说,登陆股市不但可以暂时摆脱投资人的压力,同样可以带来更多的资金,有钱可以更好的投入产品的研发和销售。

此外,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知名度,理论上更容易获得产品的销售。但这一点在医疗圈是否成立存疑。医疗行业独立且封闭,更多的是依靠产品、服务和口碑,因此,很多互联网大厂在医疗领域发展并不顺利。

而且,目前来看上市也并未能让很多企业的业务真的一飞冲天。反而像深睿这样深入医疗的新势力,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实力,踏踏实实做研究和业务的企业,更容易走进医疗体系。深睿医疗庞大的产品体系,使他们几乎可以为各种基于AI的临床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从去年全国各级医院实际采购来看,深睿医疗的业务应该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02智能医疗企业需要自己的节奏

智慧医疗企业的上市,对于整个行业是巨大的利好。但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具有两面性,对于企业来说上市并非万事皆宜,如果不是在一个合适的时间点,也会有弊端,比如在业务发展节点、营收等都需要对市场承诺,如果准备不充足,会让企业更加被动。

相比较互联网行业,智能医疗在医疗属性和科技属性上都是高密度产品。每一次应用都关乎一个人的健康,而这背后更是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康。在产品的研发上需要更多更严谨的迭代完善,而非一蹴而就。从产品的研发到认证,从临床到医保,再到患者接受,都需要放到时间维度衡量。这意味着智能医疗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有自己的节奏,对于专业性的要求更多。

智能医疗的研发很难被资本左右,需要具备战略定力的资本。或许就是因为深睿医疗创始团队,在医疗行业和投资行业都有比较强的资源和经验,让其在资本面前更加主动。深睿医疗选择的包括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等医疗行业投资机构,又或是中关村龙门投资、国新央企运营基金这样的国有资本,都可以给予深睿医疗充足的信任,可以让其按照自身的节奏发展。

对于智能医疗新势力来说,在行业内扩大影响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深入临床了解行业的需求,不能闭门造车。这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作为行业资深参与者,深睿医疗在商业化落地发展态势惊人,一方面,影像产品连续获得药监局的认可,5张三类医疗器械证书,获证数量和速度行业领先;另一方面,随着依图医疗的并入,深睿医疗在医疗大数据的治理与应用方面与医疗机构的合作更为紧密,凭借其强大的多模态数据集成治理能力,深入挖掘数据,助力科研及管理,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精准诊断和辅助决策。强大的产品矩阵,为全国30多个省市的客户提供全链路的人工智能服务,助力公司商业化版图的积极扩张。同时,与国家各部委、学术机构及相关医疗机构的科研产出依旧保持高速。

商业、科研的双轮驱动,成就了深睿医疗医学影像AI与医疗大数据齐头并进的局面。能够多次参与科技部多个重大专项就是其整体布局的成果。

此外,很多新势力为了更好的完善自身的产品服务,甚至将目光投放到了硬件领域。包括鹰瞳科技、致远慧图和硅基仿生在内的多家眼底影像新势力,都布局了自身的智能硬件产品。比如,硅基仿生的CGM产品已经获得NMPA审批,与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识别产品结合,可以更好的实现慢病管理。深睿医疗同样基于AI,在骨密度和骨龄两个领域推出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本质上的智能驱动,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医疗服务。

面对智能医疗产品,应该秉持严谨和科学的态度,产品研发上的严格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2021年科亚医疗掀起了IPO浪潮,同样推动了鹰瞳科技、推想医疗和数坤科技的资本动作。但智慧影像市场刚刚开启,市场规模并不大。2019年AI医学影像市场仅1亿元规模,这也导致新势力们营收规模并不大,从这个角度看此时IPO的动作或许并非最佳时机。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阶段性的困境是存在的,也应该被正确看待。但2030年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医疗健康场景)将达423亿元,给新势力们留下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像深睿医疗这样抢先拿下NMPA认证的企业,在商业化上也必然占据巨大的先发优势。

2000年江苏无锡,CXO(医药研发及生产外包)企业药明康德成立。成立的前几年,药明康德并未急功躁进,一直在研发领域发力,按照自身规划,稳步前进,陆续开展了工艺研发、研发性生产、生物分析、生物新药开发和工艺研发等多项业务,最终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在A股和港股两地主要证券市场同时IPO。按照自身发展需求IPO的药明康德,在上市后业绩大幅提升,2022年,第一季度药明康德营收84.74亿元,净利润约16.43亿元。截止2022年5月22日,药明康德市值高达2898亿人民币,在股市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并未受到明显冲击。

因此,在合适的时间点选择IPO才是对企业发展最大的促进。在基因领域,曾经有一家企业诺禾致源,三次交表,最终登陆股市。截至发稿日,诺禾致源的股价20.66元/股,在股市整体低迷的情况下,相比较12.76元/股的发行价,依然大幅提升。我们畅想一下,如果企业把前几次交表的时间和成本,更多地用于企业自身的产品和业务,那么企业是不是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在医疗服务供给端不足的当前,医疗市场对于人工智能需求巨大。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到产品和服务上,更容易能让智慧企业占据优势,获得医疗机构的认可。可以为企业将来登陆股市,奠定足够的市场基础,从而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路径。

03强化技术壁垒,静待时机IPO

随着众多新势力产品的成熟,各个国家颁发的医疗器械证书已经相对普及。这让很多人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技术已经不再是新势力的壁垒。在深潜atom看来,恰恰相反,在后疫情时代,技术依然是新势力的资本,且这一优势正在扩大化。

比如,2021年特斯拉全球销量94万辆,远远落后于大众集团的888.2万,但特斯拉市值达1万亿美元,位居汽车企业第一,其中很大原因在于技术的领先,特别是智能驾驶的无出其右,资本市场相信特斯拉的未来。毫无疑问,随着智能医疗技术代差的增加,智能医疗的技术也将被重估。比如,甲骨文以283亿美元收购Cerner;微软以197亿美元现金收购了Nuance,都是智能医疗技术价值的体现。

2020年,随着疫情的暴发和三类证书的出现,智能医疗的技术代差已经明显,头部企业选择更加从容。格局骤变下,资本也更加谨慎同时选择也更容易聚焦。对于具有远见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将会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智能医疗行业,更加尊重智能医疗的发展路径。蛋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影像AI一级市场绝大部分资金流向了C轮以上的中后期企业。

管理大师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把创新分为延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绝大多数企业创新都会推动产品性能的改善;而“颠覆性创新”常常“后发制人”,弯道超车。历史上延续性创新通常会使得龙头企业不断巩固自己的领先地位,而颠覆性创新往往意味着旧有产业格局被打破,新的产业龙头诞生。目前,发力研发,将会是新势力弯道超车的关键布局。而深睿医疗智能影像+大数据的产品矩阵更具临床和投资价值,可以保证其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优势。

相比较之下,现在的股市对于医疗科技企业的低估是明显的。2021年,98只来自国内的医疗新股登陆全球资本市场,25只破发。作为医疗企业首选的港交所,在2021年35只登陆港交所的医疗新股中14只首日破发,破发率高达40%。

根据2021年4月更新的科创板上市标准(上交所第3版)规定,独立或者牵头承担与主营业务和核心技术相关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是企业《科创属性评价标准二》中非常重要的条款。可见,企业牵头参与或是承担科技部的重大专项,是针对企业科创属性的重要定义和背书。深睿医疗这样的企业通过对技术的布局,可以让其在IPO这件事情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

对于新势力来说,需要静下来思考一下,企业的发展目标,上市还是造福人类。IPO很重要,但更需要安排好自身的发展节奏。对于技术有成的新势力,与其被资本贱卖,不如静水流深,踏踏实实做好自身业务,静待更好的时机登陆股市。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深潜atom

    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商业报道、人物...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