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抗“疫”关键期,医院管理措施可以如何调整?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DRG变量 2020-02-21 10:08 发文

随着全国抗“疫”战争进入关键期,各省市医院都派出了精兵强将驰援一线,但与此同时,本土不断攀升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也对医院管理者构成了巨大挑战。医院如何在物资短缺、人手有限的情况下排兵布阵,守护一方安全成为业内关注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调度,主动融入防控工作大局,全力以赴抗击疫情。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在防控工作中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任务。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进入关键阶段,医院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在管理上又有哪些调整?

加强疫情期间的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

为指导各地加强疫情期间的医疗服务管理,维护合理医疗秩序,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通知》从五个方面对疫情期间各地的医疗服务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地区疫情防控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在科学防控的基础上维护合理医疗服务秩序,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二是指导医疗机构加强精细化管理依据“互联网+医疗”优势作用,加强线上就医指导,加强门急诊患者就诊预检分诊,减少交叉感染。三是指导医疗机构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满足患者基本就医需求。四是督促医疗机构高度重视感染防控相关规章制度,降低医务人员暴露风险,减少医疗机构内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五是加强宣传,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仍胶着,然而,当前有一种现象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有些医院以“防疫”为名停诊治疗,甚至唱起了“空城计”,直接关门大吉。这其实是对抗“疫”的一种误读。对于湖北省以外地区,要紧密结合疫情发展形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不得搞一刀切,不能采取停诊的方式、将日常医疗服务一关了之。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就医需求也是另一种战“疫”,无论从国家的长治久安还是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来讲,医院都不能一关了之。但,不可否认,疫情对医院的影响是巨大的,那些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治最前线,以实际行动守护人民健康的医疗机构又是如何开展医疗活动的呢?在医院管理上又会有哪些调整呢?

细数疫情期间医院管理上的调整

一、凡进必测,体温异常者立即分流

门诊作为医院的重要“大门”,特别是对于某些门诊量大的医院来说,无疑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

据了解,在各个医院的主要入口处,都有医务人员用额温枪对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其中包括来上班的医务工作者。根据规定,发现体温超过37.5摄氏度需再行复核,仍为异常者由专人陪同按规定路线转到发热门诊就诊。除体温筛查,医务人员还对全院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限制探视、限制陪护、陪护人员登记筛查等多项举措,印成告知书发给每一位住院患者,进一步控制院内人员流动,确保在院患者安全。

二、强化医务人员疫情防控业务培训,为防疫工作打下基础

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认识,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提高基本诊疗能力和防控水平,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有效控制疫情,各医院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实际情况,开展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

在对医务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等技术规范和工作要求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基层工作人员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形势的认识,加深相关知识的理解,明确下一步防控工作措施,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开启云问诊平台,“小病小痛小疑问”不必上医院

正常医疗运营与疫情防控要两手抓,保障线上、线下服务各有重点有序推进,推动各项抗疫措施落实到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无空间限制、高效隐秘、无污染、后台支持能力强大等特点,动员更广泛力量,赋能临床一线更高效开展工作。

有的互联网医院,借助公立医院的官方背书,上线新冠肺炎在线咨询、问诊等服务,有些还建立了互联网医院24小时值班制度。据不完全统计,超过200家公立医院开展新冠肺炎免费互联网诊疗/线上咨询服务情况。医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轮流排班、坐诊,第一时间回答患者提问。患者足不出户就能得到关于新冠肺炎的专业指导,解决一些“小病小痛小疑问”。

四、依托医院整体力量,全力做好患者接诊救治工作

在患者接诊救治工作上,各医院严格落实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对纳入定点范围的医院,选派技术骨干力量参与医疗救治工作。对于重症、危重病例,本单位不能满足医疗救治要求的,尽快转运到其他救治力量更强的定点医院进行救治。不宜转运的,请上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协调专家力量给予指导支持。

对于开展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医院,他们依托医院整体优势学科力量,邀请专家团队参与危重患者救治,对患者实施一人一策管理,制定精准个性化治疗和心理疏导方案。汇集感染、重症、呼吸、心内、心理、营养等多个学科专家每日开展病例讨论,根据患者病情不断细化调整诊疗策略。他们还发挥多学科联合优势,细致筛查并建立患者病情预警机制,提前预置救治措施,力争早期识别和应对风暴来临,减缓风暴损害。

五、建立物资预警体系,将有限资源用得更好更精准

医院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和人员收治情况,利用益精可视化原则,统筹各类医疗救护资源,建立物资供应一线-库房-采购联动预警机制,扩大物资供应渠道,努力争取政府支持。抗疫期间,每一件社会捐赠物资和每一分钱都单单、笔笔记清楚,事后反馈捐赠者并公示社会。并开展专项的财务卫生经济分析研究,力争将有限资源用得更好更精准。

六、密集式消毒,控制院内感染没有一处是盲区

在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上,医院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制定了工作预案,建立了预警机制和工作流程。加强对医务人员调配和医用物资储备的安排,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使用医用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

据了解,有的医院还培训了专业的消毒队伍,每日对电梯间、公共走廊、门帘、候诊厅、自助机等院内所有区域用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等消毒,还有院感科人员随时巡视督查消毒工作。

七、做好各种保障,让医务人员安心工作

疫情期间,医院加强了对院内有各种困难职工的帮助和临床一线工作人员的关爱,充分做好院感防控、健康宣教和补贴慰问工作。特别是在艰苦岗位工作的人员,如一线医务人员、保洁员、护理员等。

有的医院为减少人员的聚集,保护职工的安全,减少职工往返食堂的时间,医院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此外,医院还给职工发了体温表,建立职工体温监测报告制度,发放普通医用口罩,供职工上下班途中的自我防护。还有的医院特别关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的职工生活,提供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加夜宵、增强抗病力的中西药。医院还安排了专门的宿舍,配备洗浴、消毒、娱乐等设施等,力争为战“疫”人员创造安心、安全的工作环境。

除了上述调整,有的医院还暂停部分特需门诊及服务、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实行“一患一陪”、全院全员佩戴口罩、根据不同患者的医疗需求进行分类救治、公卫中心一线工作人员实行“二周轮换制”等。下面我们就具体医院案例再进行讨论。

这些医院管理上的调整值得借鉴

一、协和门诊区域三级防控,构筑医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起自湖北、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撼动了神州大地,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当前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在该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各级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行政处室和各专科形成合力,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体系迅速搭建起来,实现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效运转,并以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为纽带向武汉地区辐射。

以门诊为例,作为医院的重要“大门”,协和1.5到1.7万的日门诊量无疑给疫情防控带来严峻挑战。为此该院门诊部启动了“门诊区域三级防控”措施。首先,在门诊大楼7个入口处建立体温监测点,严格执行“进入必测”的方针,守好门诊第一道防线;第二,在各科候诊区入口处共设立32个体温监测点,守好门诊第二道防线;第三,在诊室接诊医师必须按标准戴口罩,加强个人手卫生,接诊患者必先问和疫情相关的“三史”。一旦检出疑似患者,立即按程序转移至发热门诊专区就诊。通过门诊三道严格的防线,守护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


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图来源于协和医生说)

二、 徐医附院肩负救治重任,全院所有病区均开辟发热隔离病房

此次疫情中,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简称徐医附院)作为老牌三甲医院,先后派遣3批驰援医疗队前往疫区支援。与此同时,该院作为江苏省、市卫健委确定的本地区定点收治医院,肩负本土疫情防控和危急重症患者救治的重任。截至2月14日,徐医附院累计收治了26名患者(包括数名重症患者),治愈出院10名,医护零感染。值得一提的是,徐州首例收治患者、首例治愈患者以及江苏省首例血浆抗体治疗的患者均来自该院。

目前,徐医附院东院作为疫情防控主战场,为此单独腾空了感染性疾病科一整栋楼来收治全市新冠肺炎患者。徐医附院党委书记王人顥教授指出:“面对疫情发展的形势,一方面注重新冠病毒肺炎的救治,一方面还要注重在院病人的甄别筛查和急危重症的救治。徐医附院在每个病区都开辟专门的发热隔离病房,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掌握新冠肺炎发热患者与其他发热患者的甄别技能。在疫情背景下,医院必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抓细抓实。”

据了解,发热疑似患者首先会被转入各病区发热隔离病房,然后等核酸检测和综合评估。一旦确诊患者就会转运到东院隔离病房,以确保医院本部不受影响,最大程度降低院感风险。徐医附院目前已初步具备核酸检测资质,这样将进一步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效率。

三、宁波一院切断院内传播途径,“院中院”模式实现物理隔离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的严峻形势下,1月23日,浙江省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宁波市第一医院作为诊治定点医院,按照宁波市委市政府和宁波市卫生健康委的决策部署,医院全体员工恪尽职守、勇担使命,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治最前线,以实际行动守护职业信仰,践行医者职责。医院从细节上下功夫,把好防“疫”关。在此方面,宁波市第一医院的“院中院”模式,在切断院内传播途径上或许可供借鉴。

该院原来的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被改造成独立的发热门诊,与院内其它区域形成物理隔断。周边的几个主要通道上,由保安人员对靠近的行人进行分流指引。发热门诊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小型医院,包括预检分诊台、诊室、注射室、治疗室、抽血处、拍片室、挂号收费及取药窗口等设施。这样将发热患者独立集中于一个区域,以切断院内传播途径。其中的医务人员基本都固定在里面不出来,一日三餐加夜宵都由专人按照规定程序送达。如果发热患者的病情需要留观或隔离,患者会在被严密防护的前提下,由专人通过专用通道、专用电梯进行转运。

从一开始病毒大举进攻而我们被动防守的“防御期”,到我们与病毒持续并存的“相持期”,我们见证了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的努力。但此次疫情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不可能速胜,各医院上下都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既要克服恐惧,更要克服医院管理上的难题。尽最大努力保证高质量的医疗效果、尽最大努力防止医务人员感染。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DRG变量

    关注医改进程中的参与者,记录这群...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