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疫苗战事下半场:序贯加强的竞争

多肽链 2022-03-07 14:20 发文

《多肽链》原创出品

作者|严睿

虽然俄乌战争吸引了全球注意力,但新冠疫情仍然影响着世界的各个角落。病毒所造成的人类死亡数量是远大于一场战争的。

18天内新增确诊人数翻了18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对香港的奇袭,仍在提醒我们,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抗争恐怕还远未结束。

2022年3月2日,中国香港新增55353宗新冠感染者病例,死亡人数已达117人(58-100岁:95人没打疫苗),第五波疫情至今,967人死亡,总死亡人数1172人……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黄芷渊在网络日志上记录下这些数字的同时,也写下“香港本地疫情离见顶还早”的断言;特区立法会医疗卫生界议员林哲玄亦公开表示,香港这一波疫情比世界上其他地方来得更急更凶。

对于疫情围城的香港而言,防止病毒继续大规模蔓延弥散的同时,必须尽快纾解医疗系统压力,减少重症与死亡率,为阻断疫情提供足够空间。

而如何降低市民对全民强检的抵触情绪,如何提升公众疫苗接种率,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的免疫加强,仍将是香港特区政府要采取措施、控制疫情的抓手所在。

中国式群体免疫

提升高风险人群疫苗接种

疫苗,仍然是“群体免疫”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手段。

“疫苗接种率较低是造成香港较多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林哲玄表示,截至今年2月初,香港80岁以上长者的疫苗接种率仅约20%。

据特区政府卫生防护中心统计,在近日死亡的新冠病人中,高达91%的死者未完成接种疫苗,80岁以上未完成接种疫苗长者的死亡率比完成接种者高16倍。

老年人群占据新冠病毒感染致死案例的大多数,这是疫情防控的一个关键性指标,也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争论最多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面是疫苗研发的适应性和安全性考量,一面是疫苗接种人群梯次覆盖的节奏把握,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原本就相对滞后一些,而在大规模病毒感染事件中,提升这一人群的疫苗接种率,是控制新冠病毒死亡率非常重要的一环。

香港向西,港珠澳大桥另一端的珠海丽珠医药集团总部,一场与病毒传播的时间竞赛正在加速推进中。

几天前,丽珠集团(000513.SZ)刚刚公布了其研发的V-01新冠疫苗完成序贯加强Ⅲ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关键性数据,由于获得针对Omicron的宝贵数据,作为加强针接种后,V-01能快速大幅提升中和抗体滴度,能有效对抗多种变异株。

值得关注的是,在序贯加强Ⅲ期临床试验中,通过对高风险人群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显示V-01对有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保护力为71.83%。

对于接种率较低的老年人群,V-01等新一批疫苗的出现,也会缓解这一人群的“疫苗接种焦虑”。目前,丽珠集团的V-01重组蛋白疫苗正在做最后的上市冲刺。

根据《多肽链》了解到的信息看,除了V-01疫苗外,三叶草(02197.HK)的重组蛋白疫苗SCB-2019,以及沃森生物(300142.SZ)、艾博生物的mRNA疫苗等,都已经进入临床三期的上市倒计时阶段。

或许很快,我们就能在香港等地的防疫中看到一批新的疫苗加强针被应用。

序贯加强接种

疫苗企业的新一轮挖潜

疫苗战事未完待续,进入下半场后,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则是对疫苗企业商业价值的新一轮挖潜。

2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透露,根据新冠疫苗研发使用进展情况,卫健委已经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所谓“序贯加强免疫接种”,简单而言就是间隔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同种疫苗,以此来强化新冠疫苗的防护效力。这也是全球范围内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思路。

根据现有的数据和估计显示,最初系列的新冠疫苗对于Omicron变异株所有结果(严重疾病、症状疾病和感染)的有效性低于其他已知的变异株。

回过头来再看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五大技术路线并进研发新冠疫苗的决策,不仅是最大限度提升了疫苗研发成功率,不同技术路线疫苗研发与上市所形成的时间差,也恰好弥补了病毒不断变异所带来的时间差。

实际上,卫健委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也正是根据国内新冠疫苗研发进展情况来制定的。

尽管国内已有非灭活疫苗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获批上市,相关企业占据先机,但进入疫苗战事的下半场,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则成为后发疫苗企业竞争的新主线。

或许是基于这种时间差上的考量,很早以前,丽珠集团等企业就将主要精力投放在序贯加强临床试验中。

事实上,V-01的序贯加强Ⅲ期临床试验方案,也是全球首个研究序贯加强保护力的随机、双盲Ⅲ期临床试验。由于V-01实验入组后正值Omicron的爆发,所以恰好获得针对Omicron的宝贵数据,这反倒变成了其在序贯加强接种的优势。

考虑到此次V-01Ⅲ期序贯加强的临床试验对比的是已完成两针灭活基础免疫的人群,以及实验人群自然免疫的影响,实际上等于V-01的“起点”就比其他空白对照的疫苗要高。

从V-01完成序贯加强Ⅲ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关键性数据看,与国内外已上市疫苗的Ⅲ期临床数据对比,V-01取得61.35%的绝对保护力数据,已满足 WHO 标准,是个很不错的结果。

疫苗经济学

要算明白的一笔细账

无论疫情的拐点会在未来多久后出现,无论各个国家采取什么样的防疫策略,接种疫苗依然是个必选项,也依然是控制疫情最划算的一笔账。

前一段时间,A股市场中疫苗类上市公司曾因新冠病毒口服特效药的出现而股价大跌,这让很多人因此而认为随着口服药物的上市,新冠疫苗的存在感会随之降低。

这很容易把公众刚刚建立起来的对疫苗的认知带偏了。这三种抗病毒的方法并非是彼此替代的存在,而是在不同环节中使用,彼此形成支撑和补充,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无论哪种技术路线的疫苗,其实大致原理都是通过标识病毒、激活人体免疫力来清除新冠病毒的,这是健康人群预防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而感染康复人群是否可以接种疫苗,不同疫情国家给出的方案并不相同,比如美国鼓励感染康复人群接种疫苗,而中国则是不建议;

综合抗体则是从大量康复者体内收集抗体,并在体外“批量复制”综合抗体,是针对危重症患者使用的。其有两个问题在于成本较高和应对病毒变异能力较弱;

口服药主要应用在感染者的治疗过程。其设计思路是通过阻断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从而阻止病毒入侵人体细胞。

在国内疫情控制较好、感染的绝对人数和人口占比很低的情况下,卫健委将眼下抗病毒的重心部署在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上,正是基于防疫社会总成本考量下的选择。

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的疫苗选择,同样是需要算细账的。要综合考虑安全性、适用性、接种者年龄段覆盖、生产储运成本,甚至是宣教成本等因素。

这其实也是疫苗企业在选择技术路线和研发的初期,就应当考虑进去的重要因素。

仍以丽珠集团的V-01为例。选择重组蛋白疫苗的技术路线,很容易理解,因为安全性更高且容易大规模生产,从而摊低成本。实际上,乙肝疫苗、宫颈癌疫苗的主流产品多采用的也是重组蛋白疫苗技术。

而在设计之初,丽珠集团采用了创新的分子结构设计,以此提升V-01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对生产车间的生物安全等级要求较低,能够实现高纯度、高产量、低成本的生产。

更重要的是,V-01的原材料完全国产化,关键性佐剂上摆脱了专利垄断的影响,因此其生产的原材料供应链要稳定很多。在储运环节,V-01并不需要超低温存储,这亦大大降低了成本。

“饱和式救援”

中国疫苗企业的价值超越

截止2月23日数据,中国疫苗全程接种率已达85%,而按照当前12亿人31剂次的接种总量推算,序贯加强接种的需求量在5亿剂左右。

但如果我们观察正在瞄准序贯加强接种的疫苗公司,又会看到另一些数据。

比如丽珠集团旗下肩负新冠疫苗研发生产的丽珠单抗疫苗原液年产能达35亿剂,制剂3条产线的目前产能每年可达15亿剂;另一家同样正在开发重组蛋白新冠疫苗的公司,三叶草生物规划的新冠疫苗年产量也达到了10亿剂。

据《多肽链》了解,目前丽珠集团在新冠疫苗的直接研发投入(不包括生产相关的固定资产投入)就已超过5亿元人民币,整体项目投入总额很可能超过10亿元。而国内新冠疫苗研发企业的成本投入,应该也大致相当。

那么问题来了,已上市的疫苗加上待上市的疫苗,已有产能加上规划产能,如此浩大的新冠疫苗研发投入和惊人的产能规模,又是否有足够空间的商业利益回报?

“对于公司而言,收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我们的疫苗能够对抗击疫情起到一定作用,社会收益比企业收益更为重要,这也是我们作为药企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丽珠集团的这种“表态”,是能够代表中国疫苗企业参与国家乃至全世界公共卫生系统性行动的普遍性心态的,因为这由药企与生俱来的属性所决定的。

更何况,中国因庞大的人口基数、基础医疗条件有限等原因,政府在对待新冠病毒防疫控制上始终采用动态清零的政策,也需要大量“饱和式救援”工具。

不同抗病毒手段和各种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发,既有政府的统筹安排,亦有企业的自动自发,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在面对重大公共安全问题时,政企协同、国民协同的整体应变能力。

这是超越商业价值的价值。

回想一下,如果不是新冠疫情的发生,谁会想到短短两年多时间,中国会成为疫苗研发制造的大国。

全球疫情形式依旧严峻,平均全程接种率刚刚达到55%,这何尝不是中国疫苗对外输出的巨大空间?而参与这场全球化的“饱和式救援”,又何尝不是一种突破过往发展的路径依赖、另辟蹊径的勇敢尝试?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多肽链

    多肽链关注创新医疗,服务社会办医...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