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是怎么对应的?

锂电解码 2025-04-25 09:53 发文

锂电池中阴极、阳极与正极、负极的对应关系及命名逻辑如下:

一、对应关系

放电时(电池作为电源工作):正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负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

充电时(电池作为电解池被充电):正极 =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负极 =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

二、命名逻辑

1.正负极的划分依据

电势差:正极是电势较高的电极(电流流出端),负极是电势较低的电极(电流流入端)电流方向:在外部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

2.阴阳极的划分依据

反应类型: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电化学定义:由法拉第提出,与反应方向绑定,与电流方向无关。

3.命名矛盾与协调

标准规范(如GB/T 2900.41):阴极/阳极由反应类型定义,正极/负极由电势定义。历史习惯:在放电场景中(原电池模式),正负极与阴阳极重合,因此传统上常将正极称为阴极、负极称为阳极;但充电时需明确区分。实际应用:为避免混淆,锂电池领域通常以放电状态为基准命名正负极,但在充放电动态过程中需结合阴阳极概念。4.以钴酸锂电池为例

放电时: 

正极(阴极):Li₁₋ₓCoO₂ + xLi⁺ + xe⁻ → LiCoO₂

负极(阳极):LiₓC₆ → xLi⁺ + xe⁻ + C₆

充电时: 

正极(阳极):LiCoO₂ → Li₁₋ₓCoO₂ + xLi⁺ + xe⁻

负极(阴极):C₆ + xLi⁺ + xe⁻ → LiₓC₆

三、总结

锂电池的电极命名体系融合了电化学反应本质(阴阳极)与电路描述需求(正负极),两者在放电时重合,充电时角色互换。这种双重定义既保证了电化学理论的严谨性,也满足了工程中对电流方向描述的需求。

以上内容均为本人日常工作,交流,阅读文献所得,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文中阐述观点难免会有疏漏,欢迎业内同仁积极交流,共同进步!参考资料:1.GB/T 2900.41-2008 电工术语 原电池和蓄电池-End-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锂电解码

    分享锂电前沿技术,锂电行业资讯。

    推荐商品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