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无人机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们如幽灵般穿梭,执行着侦察、攻击等任务,给双方的作战带来了全新的挑战。而就在这片充满硝烟与科技较量的战场上,中国的激光武器悄然登场,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对抗无人机的战斗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堪称 “实战” 赢麻。
据俄罗斯媒体在 2025 年 6 月 2 日发布的消息,俄军机动防空部队首次使用激光炮击落无人机的画面引起了广泛关注。画面中,这款激光炮系统展现出了强大的威力,能够轻易烧穿薄钢板,对于烧穿无人机的外壳和内部更是不在话下。经过图片对比,发现俄军 “游牧者” 防空小组装备的极有可能是中国制造的激光炮系统。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激光炮系统原本是商业型号,属于非致命性装备,最初定位为民用产品。然而,在战争的特殊需求下,它被俄军相中并投入实战,且迅速取得了显著战果。
中国产激光炮在国际市场上早已经声名远扬。在中东战场,沙特国防部曾公开宣布,其防空部队使用中国制造的激光炮系统成功击落 13 架自杀式无人机,实现了激光武器的全球首次实战,并且在应对无人机饱和式攻击中表现出色。这款激光炮可发射功率 30 千瓦的激光束,拦截距离在 4 公里内。在南亚战场,据称巴基斯坦防空部队可能也使用了中国制造的激光武器,成功击落印度军队发射的以色列产 “哈洛普” 自杀式无人机。如今,中国激光炮又在乌克兰战场崭露头角,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俄方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这款激光炮有效射程可达 1.5 公里,光学探测最远可达 3 公里,捕获无人机最远可达 5 公里。虽然激光炮和配套的雷达都较为耗电,但中国的这款激光炮巧妙地将发电系统、车辆和激光炮整合到了一起,由普通汽车或皮卡车运输,车上的供电系统能够保证电力充足,确保激光炮可以连续发射,解决了野战环境下的供电难题。
与传统防空武器相比,激光武器具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它的打击速度极快,以光速出击,几乎没有延迟,这使得它能够在瞬间对无人机目标进行打击,让无人机难以躲避。其次,激光武器的精度极高,只要瞄准目标,就能做到 “指哪打哪”,目标一旦被激光束照射,几乎必然会被摧毁。再者,激光武器可以快速转火,对多个目标进行连续打击,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而且,其使用成本相对较低,发射一次激光的成本远远低于发射一枚防空导弹,这在战争中对于资源的消耗和补充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激光武器在发射时几乎没有动静,隐蔽性强,不易被敌方发现,从而能够在敌方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对无人机发动攻击。
在俄乌战争中,无人机的广泛应用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乌克兰大量使用无人机对俄军进行侦察和攻击,给俄军的军事行动造成了诸多阻碍。而传统的防空系统在应对这些体积小、飞行高度低、速度慢的无人机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例如,乌克兰的 FPV 自杀式穿越机,曾成功对俄军多个基地发动攻击,造成了包括战略轰炸机在内的大量军事装备被炸毁。然而,中国激光武器的出现,为俄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反制手段。它能够在远距离外就发现并锁定无人机,然后迅速发射激光将其击落,有效地遏制了乌军无人机的威胁。
中国激光武器在俄乌战场的出色表现,无疑是一场精彩的 “卖家秀”。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激光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和创新能力,也为全球范围内应对无人机威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思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中国的激光武器将在未来的战争和安全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