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不容忽视的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OFweek激光网 2013-01-22 09:02 发文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  镭捷激光灯管“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和“奇异的激光”。它的亮度约为太阳光的100亿倍。

  激光的原理早在 1916 年已被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但直到 1960 年激光才被首次成功制造。激光是在有理论准备和生产实践迫切需要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一问世,就获得了异乎寻常的飞快发展,激光的发展不仅使古老的光学科学和光学技术获得了新生,而且导致整个一门新兴产业的出现。激光可使人们有效地利用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去获得空前的效益和成果,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近日,在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励大会上,激光技术项目获得了多个奖项。

  1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奖励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

  会上,国务院除了批准授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外,还授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王继扬教授完成的“硼酸盐激光自倍频晶体和小功率绿光激光器件商品化制备技术及应用”项目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山东大学作为合作单位获得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继扬教授及其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专项支持下,在蒋民华院士学术思想指导下,坚持复合功能晶体研究,与中科院理化所许祖彦院士课题组合作,突破传统思想,发现硼酸钙氧盐类晶体的最大有效非线性系数在非主平面方向。他通过对多种硼酸钙氧盐晶体生长和激光特性的筛选研究,发现硼酸钙氧钇钕晶体综合性能优良,具有实用化前景,通过产学研结合实现了激光自倍频晶体元件和激光自倍频绿光器件模组的商品化生产,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多种产品,并已获得广泛应用,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激光自倍频晶体及其器件的商品化,开辟了激光自倍频晶体与器件应用的商品化领域,创造了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小功率绿光全固态激光器新品种,发展了激光自倍频功能复合模型,丰富了功能晶体学科,是复合功能晶体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王继扬,男,1946年7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晶体材料研究所所长,晶体材料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自1978年以来,主要从事功能晶体的生长、表征和应用等方面研究工作。1994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2002年获山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各一项;1994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工作者,获“金牛奖”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并编撰和参编了《英汉晶体学词汇》、《探索新晶体》、《晶体形貌学》、《功能材料学概论》等。

  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首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秉承“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传统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四次参加了材料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成绩均为优秀。目前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发展成为我国一个由材料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科技成果辐射基地。

  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晶体生长方法齐全、结构、性能表征与器件制作设备先进,科研工作已由以前单纯地跟踪、模仿逐步发展到今天在材料设计、制备及相关技术等方面颇具创新能力,整体研究实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逐步形成优秀的研究群体,研究领域由体块晶体向低维化方向拓展,研究层次由宏观向介观、微观扩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以来,先后有LAP、KTP、双掺杂TGS、KNSBN、KTN、NdPP、NYAB、LT、DKDP、KDP、MHBA、BN等晶体材料的创新性研究工作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获得了包括国家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奖四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内的多项奖励。

  重点实验室目前已建成一支由国际知名专家为学术领导人,以中青面学术骨干为主的、老中青结合的学术队伍。其中有中科院院士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名,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重点实验室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特别是体块功能晶体材料的制备技术居于国际前沿水平。长期以来,美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我国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其中不少学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的科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5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方向和任务

  晶体所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的功能晶体的设计和探索,实用功能晶体材料的生长、表征及其应用,低维晶体材料包括半导体薄膜、铁电薄膜、纤维、微纳材料及其相关原型器件的研究和应用,晶体生长及材料制备过程的基础研究等。

  研究所的任务是从事人工晶体及相关材料的组成、基团、结构和功能性质之间关系的探索和研究、设计和制备新的功能材料,重视材料制备基本过程的研究,改进和拓展现有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的特性。充分利用材料的综合性能,开展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的功能晶体及相关材料、功能晶体器件的设计、制备和应用,逐步扩展与功能晶体相关的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发展以功能晶体为核心的功能材料科学与技术。

  晶体材料研究所长期以来坚持以功能晶体制备及应用为中心内容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顺应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地对这四个方向所包含的实质内涵进行适当的调整、拓宽和充实。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所已经从最初的以溶液生长为主、设备简陋的科研小组。发展到今天晶体生长方法齐全、结构、性能表征与器件制作设备先进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已由刚开始的跟踪、仿制国际先进材料,逐步发展到今天在材料设计、制备及相关技术等方面颇具创新能力,整体研究实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逐步形成了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优秀研究群体。

  科研成果

  晶体所建立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核高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等一大批重要研究课题,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关键的晶体器件。已获得包括国家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教育部科技一等奖和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研究所紧紧把握国际功能晶体材料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功能晶体的制备科学及其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中的应用为主线,以激光核聚变工程用大KDP/DKDP晶体、白光照明工程及高功率微波器件用SiC单晶衬底和强激光工程用晶体为主要研究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形成了一个能进行集体攻关的创新研究群体。一些新的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及宽禁带半导体的生长技术处于国际前沿水平。在纳米超硬、光催化、发光材料及有机光电材料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性研究工作。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