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汽车芯片崛起!4家中国厂商,进入全球功率芯片20强
在新能源汽车里面,不管纯电,还是HEV 和 PHEV,需要一种特殊的芯片,那就是功率芯片。 功率芯片用于处理高功率信号和驱动各种负载,广泛应用于功率放大、开关调节、驱动电机等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不可缺少的芯片之一。 以前,在功率芯片领域,国内其实是不太行的,大多依赖进口。 不过,近日一份数据显示,实际上中国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其实发展的非常快,全球前20大企业中,中国已经有4大上榜了。 而这也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7.08在新能源汽车里面,不管纯电,还是HEV 和 PHEV,需要一种特殊的芯片,那就是功率芯片。 功率芯片用于处理高功率信号和驱动各种负载,广泛应用于功率放大、开关调节、驱动电机等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不可缺少的芯片之一。 以前,在功率芯片领域,国内其实是不太行的,大多依赖进口。 不过,近日一份数据显示,实际上中国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其实发展的非常快,全球前20大企业中,中国已经有4大上榜了。 而这也
光子星球
2025.07.087月6日,财经作家吴晓波——也是蔚来ET9车主,与李斌一起来到了合肥蔚来智能工厂,“想看看一辆ET9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期间吴晓波多次表示,“技术创新是长期主义中最难跨出的一步”,而芯片或许正是最好代表。 几天前,李斌在微博宣布,蔚来世界模型NWM从6月底开始陆续推送到ET9、新ES6、新ET5和新ET5T上,这标志着蔚来自
工采网电子元件
2025.07.08温湿度监控系统在恶劣环境中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参数,当达到预设阈值时自动触发预警或调节机制,确保环境状态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其核心工作原理如下: 传感器监测机制:温湿度传感器通过热敏元件(如热敏电阻)和湿敏元件(如湿敏电容)感知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这些信号经过电路处理后输出标准电流/电压值(如4-20mA、0-5V),实现实时数据采集。 预警与调节机制:当监测数据超
互联网乱侃秀
2025.07.08众所周知,这几年全球都在展开AI竞赛,大家都认为AI将带来一次全新的工业革命,然后颠覆整个社会工业体系,特别是科技行业 而美国作为全球科技霸主,自然不愿意看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在AI领域崛起,进而影响到美国自己的地位,所以在看到中国AI产业崛起后,对中国AI产业进行了打压。 美国的做法是限制AI芯片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先进的AI芯片,后来看到华为AI芯片崛起后,更是全球禁止企业使用华为的AI芯片。
企查查
2025.07.08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合肥歌尔泰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金国,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歌尔股份(002241)全资持股。 来源:企查查
快科技
2025.07.08快科技7月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三星电子8日披露的业绩数据显示,公司今年第二季度合并财务报表口径下的营业利润约为4.6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9.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5.94%。 这是三星电子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滑。业绩下滑主要受美国限制向中国出口AI芯片,以及三星向英伟达销售尖端存储芯片计划受阻等因素影响。整体业绩低于预期,主要源于负责芯片业务的设备解决方案(
Ai芯天下
2025.07.08前言: 长期以来,OpenAI采用英伟达GPU执行ChatGPT模型训练及推理任务。 OpenAI不仅是英伟达GPU在AI计算场景的早期采用者,亦是其长期核心客户。 然而,伴随大型模型计算需求与复杂度的指数级攀升,传统GPU架构在模型训练中暴露出的高成本、低算力利用率及高能耗局限日益显著。 作者 | 方文三 OpenAI有转向谷歌TPU芯片的倾向 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Open
证券之星
2025.07.08有没有过手机烫到握不住、电脑风扇狂响却依然卡顿的烦躁?这些场景揭示了一个隐形瓶颈:芯片高速运转产生的热量,正成为解锁更强性能的“拦路虎”。当传统散热手段触达天花板,科技巨头们不约而同转向了一种自然界的神奇材料——金刚石。 它不仅在珠宝柜台里闪耀,更悄悄潜入实验室,成为工程师们对抗高温的秘密武器。从降低20℃的GPU温度,到激增三倍的AI运算速度,金
新思界网
2025.07.07纳米库尔特粒度仪适用于需要高精度纳米颗粒检测的场景,在此背景下,市场需求不断释放。 纳米库尔特粒度仪是一种基于纳米电阻脉冲感应(RPS)原理的纳米粒度仪。电阻脉冲感应(RPS)又称库尔特原理,是一种单颗粒检测方法,即利用纳米孔两侧电极检测颗粒通过时引起的电阻变化,逐个测量颗粒体积,实现单颗粒检测。 纳米库尔特粒度仪具有单颗粒检测、超高分辨率、超高精准度、数据真实、操作简单等优势,可用于纳米颗粒
芯广场
2025.07.07工采网电子元件
2025.07.07SS8100是一款高效率、高精度、大电流的降压型半桥DC/DC转换器驱动芯片,专为LED照明应用设计,采用eTSSOP-16封装;具备超过15A大电流输出能力、高达50000:1PWM调光性能、以及全面的保护机制,为舞台照明、汽车照明、影视灯光等领域提供优质驱动解决方案。 SS8100采用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输入电压范围为8V~65V,其最大输出电流可达25A,芯片内置迟滞式恒定
Science科学说
2025.07.07如果有人说“用大脑细胞造计算机”,你可能会觉得这是科幻电影里的桥段。但最近,英国实验室里真的“长”出了全球首台硅电路与人类脑细胞的商用混合计算机——CL1,而且很快就能租到!这可不是什么概念产品,它的诞生,或许会彻底改变我们对“计算机”的认知。 80万神经元+硅芯片:会“活&rdquo
芝能智芯
2025.07.07芝能智芯出品 人工智能计算需求不断攀升,传统半导体封装和散热方式面临极限。 ECTC 2025 展示了三维器件堆栈所依赖的新一代技术路径,包括直接液体冷却、亚微米级混合键合、玻璃载体RDL、背面供电网络和共封装光学等关键创新,提升了热管理和系统性能,对未来高性能计算芯片的架构和装配逻辑改变是比较大的。 Part 1 直接液体冷却与芯片结构的热演化 为了应对高功耗AI芯片带来
芝能智芯
2025.07.07芝能智芯出品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增长22%,其中前50大厂商收入增速达26%,显著跑赢大盘。英伟达凭借数据中心AI芯片领跑市场,中国长鑫存储首次跻身全球前50。 2025年第一季度环比略降2%,大多数企业对二季度展望更为谨慎。AI、内存、先进封装和功率管理成为关键增长点,同时全球贸易政策及地缘局势持续施压市场节奏。 Part 1 全球格局变动 与技术驱动下的产业演化 20
芝能科技
2025.07.07芝能科技出品 在下一代座舱芯片支持下,本地部署的大模型开始走入车内,承担起智能座舱的核心任务。相比依赖云端的传统方案,本地模型具备更强的响应能力、隐私保护优势与场景稳定性,正在重塑人车交互的形态。 实际上,端侧AI大模型的实际上车重塑了智能座舱的技术框架,采用本地大模型驱动的智能座舱产品,除了快速响应和多模态交互,不依赖网络的高精度个性化服务,对消费者有哪些体验上的变化,在高通的苏州会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