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数字浪潮之下,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EM研究院 2018-08-23 16:10 发文

不可否认,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正在席卷你我所在的方方面面,传统制造业也不例外。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许多公司和企业开始担心劳动力成本难题和企业发展的未来,而越来越多的本土制造业企业逐步从珠三角撤离,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也悄无声息的退出中国市场。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何去何从?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愿景该走向何方?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走进深耕中国制造业30多年的伟创力寻求答案。

走进伟创力苏州工业园区,生产线上机械臂来回旋转,自动导引小车承载货物在流水线之间自由穿梭,墙上的数台电子显示屏实时追踪生产情况和进度,进板、激光打印、喷板、割板等一系列生产流程化的完成也大都由机器完成,不费吹灰之力。伟创力苏州园区总经理杨建元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道:“伟创力自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经过近几年的转型升级,已逐渐从传统制造业公司成功转型成为从概念成型到规模量产(Sketch-to-Scale® )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当然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动化的引入。这不仅为企业带来的诸多利益和效益体现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决策水平等,同时还提升了生产的安全性与精准度。”

自动化转型过程中势必会碰到“机器换人”的考题。事实上,在伟创力苏虹的智能化车间,从收到客户订单到全面化的大批生产,所有环节都已不再需要人力参与,系统将自动连接所有环节,并同步分析包括物料状况、设备状况、产线生产技能等一系列问题,避免事故出现,自主处理排终端。然而,这并不代表人力终将被机器取代,杨建元补充道:“他们会被安排去做更具有价值的工作。员工需要通过整个物联网设备,在生产线的各个环节上保持互相通讯,同时建立能够收集设备状况的实时信息系统,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据悉,这种由一名员工独立操控完成近十台机器的生产线,正是由伟创力率先提出并已运用的单人操控生产线(OMO)。伟创力苏州吴中厂区总经理蔡勤也表示:“在吴中厂区共有27条单人操控生产线,通过在电视屏、软件、信息流的支持,保证质量且稳定的情况下,一个员工就能操纵整条表面贴装生产线,这也是伟创力在亚洲的最佳实践之一。目前,伟创力已基本完成智能化转型的进程。”

在“工业4.0”的大趋势下,伟创力始终相信自动化将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于此同时,掌握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才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转型成为制造强国的基石。

正是本着这样的发展理念,伟创力也于近日正式揭幕了其在上海浦东全新的设计与创新中心,旨在为汽车、消费、工业和通信等行业的客户提供世界级的设计与创新服务。该中心占地面积为9427平方米,其中包括19个顶尖的设计与工程实验室,为音频与音响、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人机界面(HMI)、通讯、汽车电子等领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伟创力全球研发副总裁Patrick Boisselle在面对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战略调整能够帮助伟创力上海设计团队更加集中办公,并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从完整产品和系统设计,到测试开发和工程服务,全方位提升客户的竞争力,缩短上市时间。”

可能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从概念成型到规模量产(Sketch-to-Scale® )这个概念还很陌生,伟创力亚洲市场营销与传播高级总监Ho Chu Hor解释到: “其实概念的意思指的就是草图或者一个好的产品创意,但由于缺乏合适的工程师与设备资源,往往一些客户无法将其落实。而伟创力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进行产品前期的设计、生产、投放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更包括整个周期运行的完整服务。”

伟创力上海设计与创新中心总经理顾明琼补充道:“从概念成型到规模量产(Sketch-to-Scale® )的解决方案拥有诸多优势,可以帮助客户更全面的从产品的最早期到后期量产进行系统化的考量,控制风险。从而缩短整个产品的开发周期,节省成本。在这个发展迅猛的新世界里,速度就是生命,也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伟创力凭借其强大的跨行业创新集成能力,满足客户对于快速市场增长的需求。从医疗、汽车、建筑、可穿戴设备、到通讯行业,广阔的工业应用知识和研发能力能够帮助伟创力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广泛的知识,更加快速地将其转化到新的领域,助力客户拓展新的市场及带来更具颠覆性和革命性的产品。

伟创力在全球30多个国家拥有100多个基地,不仅对于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区的产品要求具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更能够帮助本地客户顺利地从中国走向世界。与此同时,也能为世界其他地方的客户,提供一个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真正做到贴近所服务的每一个市场。

工业4.0时代的市场竞争正在从以往满足客户可见的需求向寻找用户需求的缺口转变。以往企业将产品卖给客户之后就几乎到达了生产价值链的终点, 然而面对工业4.0时代,价值链将进一步延伸,以产品作为服务的载体, 以使用数据作为服务的媒介, 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挖掘用户需求的缺口, 并利用数据挖掘所产生的信息为用户创造价值。

虽然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相对于世界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推动下,相信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会快速进入超车赛道。经过30多年的工业化进程,我国制造业已具备了厚实的产业基础、全面的配套体系,有能力创造新的辉煌。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前进之路上,数字化和自动化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EM研究院

    引领创新科技探索前沿动态...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