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comments on OCV条件下不同电解质膜厚度对膜降解、催化剂铂团聚的影响

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 2022-07-19 13:59 发文

1文章结论:After OCV tests, the percentage of thinnedmembrane thickness ranged from 2.32% to 28.48% while hydrogen permeation raisedfrom 1.69 to 3.36 mA cm -2.

这句话让人容易误解,while似乎指的是样品的初始值,而不是然而。

8个周期后膜A氢渗透速率 6.10 mAcm -2,膜B氢渗透速率2.85 mA cm -2,膜C氢渗透速率没提,就当没变1.69 mA cm -2。

8个周期后膜B厚度小于初始膜A厚度,8个周期后膜B氢渗透速率2.85 mAcm -2,初始膜A氢渗透速率3.36 mA cm -2。可见膜厚和膜的本质都发生了变化。

如果单纯从膜厚估测膜B的OCV耐受周期,大致10+8个周期。

如果单纯从膜厚估测膜C的OCV耐受周期,大致60+18个周期,可见C相比于B厚的5个微米是多么的宝贵。

2Three types of composite membranes wereadopted to accomplish the OCV tests, named A, B and C.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each membrane is thickness, which determines the initial hydrogen permeation.

这里并没有披露更多的细节,比如是否使用是同一种ePTFE,是否是同一种离聚物,是否是同一种工艺,是否添加了自由基淬灭剂。只知道膜厚不同实际不够充分,从界面看三种膜存在些差异。

这篇文章和文献不同厚度的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OCV衰减速率差异的离线失效分析,不同厚度的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OCV衰减速率差异的原位诊断没有引用关系。当时读的不细致,以为2010年的两篇文章是OCV工况,重新看了一下是怠速工况,对比的是OCV衰减速率。

两篇文献中膜厚几乎没有覆盖,除了25微米。文献中使用Nafion211也是25微米,和膜C相当。

文献工况下Nafion211 0.26mV/h,膜C 0.40mV/h,似乎工况强度膜C的更大,温度更高,湿度更低。

对比一下: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电化学能源科学与技术

    主要关注燃料电池科学与技术信息...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