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恩捷股份交流纪要20210428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2021-05-13 10:19 发文

【产能】

1、动力板块

A)每条新线有500万平/月的交付能力,而初期有个爬坡过程,最终它应该达到700-800万平/月。实际每条线母卷有1亿平年产能。现在是6.2m幅宽,60m/min的车速,8000小时的生产时间,其实远远超出1亿平。

现在交付半成品基膜,良品率应在90%以上,但是未来更多是涂布,所以良品率不会这么高,但也有80%以上。

所以我们的交货能力视产品的情况,初期500万平是按其投产的第一个月算的,它的产能会持续爬坡,爬起来后实际交付能力和母卷差异不大。

B)大概每年应该新增15亿平。从2022-2025年每年新增15亿平,甚至有可能加速。设备已经保障,因为设备本身的交期很长,我们是滚动的预定,我们今年出来的线,其实在两年以前就在进行技术和商务的谈判了。

C)但未来要加速扩产可能受到很多制约,比如设备,设备厂不扩产就只有一定的交货量。因此,我们一方面和东芝也签了协议,另一方面自去年以来就在准备进入设备的行当。

自己做有很多好处,第一是打破产能瓶颈,增加供给能力。第二,我相信这样我们的投资成本会更低,比外购便宜。

第三是我们现在的一些技术进步就在设备上,这样我们能够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技术进步。另外,这也能够保证我们的技术扩散更慢一些,所以很多优点。

但是因为我们不是做设备出身的,也存在难点。必须要去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或载体或人来做这个事。

D)资本开支2.5亿一条线,15条线大概在37.5亿元左右。

2、消费板块

A)捷力:每个月产能3500-3600万平,他的线本身幅宽就不高,比较小,所以其做动力本身就不太适合,相对我们更适合的产线效率不足够高,但可以把品质确保的很好。

B)纽米:共有4条线,全部在运行,合计每个月只能达到1000万平,幅宽也就2米多,所以才要改。新设备在工厂,预计今年年底的时候能够完成安装放产。

三条线幅宽大概在4米多,产能会达到6000万左右。是我们的二代线,这三条就是我们和日本设备厂商深度绑定之前的最后的一批线。

这三条线机械保障速度80-90米/min没问题,实际跑的的速度需要调试出来看,我们现在最新的是110米的机械保障速度,但实际上也就开50米,这个一是设备设计上就要保留充足的冗余。

【出货】

A)动力:现在动力每个月大概在1.8、1.9亿平,极限未来能做到2亿左右,目前每个月都还有一点提升。

6月份应该就到2亿平左右,因为从6月份开始,今年会有10~12条线的增长,每出一条线就多交付500万平,平均每个月提升1000万平。预估动力板块到年底可能最终极限可以达到2.7亿平/月。

B)消费:捷力大概极限应该在3500-3600万平/月;纽米产出能力有一定提升,过去大概一个月交货在1000万平左右,现在改造完成之后能够提到1500万平米,明年纽米会扩,Q1就会有产线出来。

整体最后可以做到5000万平方米,现在出货大概4000多万,全年大概在5-6亿平。

C)Q2预期:4月动力板块出货已经达到1.8亿平,原来估算交付能力极限大概在1.5亿平,加捷力和纽米的4000万平大概就达到2.2亿平了。5月会更多一些,可能能够多1000多万平,二季度就应该达到6亿多平,下季度应该更高,因为我们有更大的产能了

D)公司交付能力一直突破,客观来说就是我们在充分挖掘自身产品,而不是简单的靠产线扩张。因为现在我们没有新产线,直到6月份才会有新产线出来,现在在对纽米做改革,会多几百万平的产能。

E)下游有几个大厂定的计划非常激进,原先认为我们这个行业的激进不太容易实现,但今年情况不一样,前几个月来看他们的计划目前都达标了。因此我们认为他们下半年计划的提升,大概率能做到。

所以我们对于下半年市场的预期比较乐观的,但是我们现在也不好去做指引。因为我们认为也存在不可控的因素。

需求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基于一个现实,就是整个产业链没有做好行业爆发的准备,因此可能供应链会出现一些供应能力的问题,它会相互制约。

比如汽车芯片、六氟、VC、正极材料等等产能释放不出来,这个市场都会受限,因此对于我们的客户提到的这些计划来说,我们其实也很乐观,也很受鼓舞,但也确实有这些现实因素存在,有可能抑制住目前的趋势。

【客户】

1、宁德:他们有个天量的计划,今年的口径是175GWh,他一季度也就20GWh,二季度在30-40GWh,他们预计三季度、四季度都实现阶梯跨越。目前是看不清的,但宁德是很有战斗力的,一直在肯定今年出175GWh的计划。

他们让我们签协议保供,我们暂时没签,现在要再谈一谈到底怎么操作,因为他要的量太大,就要去推掉其他客户,这就不行了,现在就看我的产能潜力挖掘出来。

2、消费类客户:ATl、LG、比亚迪电子、冠宇。在ATL占比接近50%。涂覆与基膜基本上是1:1的比例。消费类价格比较高,3+元/平,因为薄,要求也比较高。今年盈利情况很好,看能不能做到1元/平。

【涂覆】

1、今年涂覆挣取做到9~10亿平,在线涂覆可能最后的贡献在2亿平左右,因为它的产能大概在7月份才会释放。

2、在线涂覆的客户都可以出,现在国轩的需求可能会比较大。现在可能会和宁德去谈,因为考虑到宁德的天量订单,我们算过,以他的订单,璞泰来和宁德自己的涂布机是完成不了工作的。这样他们的生产就会受影响,我们考虑应该主动去帮他消除这一隐患,帮他提供涂覆的工作。因为如果他没有出货,就不会去采购基膜了。

【价格】

A)提价博弈,我们不敢肯定想提价就一定能提,都是需要协商的,下游也需要跟他们的客户去协商。

B)松下的水平就是我们行业要求最严格的水平,为了超过最严苛的水平,我们车间的净化设备的电费甚至超过了产业的电费,所以这部分成本是上升的,我们认为综合来看各个因素,行业价格上升还是大概率事件。

【水处理膜】

水处理的市场很长远,但水处理最大的市场就是工业污水、市政污水、生活污水。水处理收益是走向全社会的,所以商业利益上来说,整个爆发一定是依靠政策的。

最近会出来水处理的管理细则,我们这个工艺、材料、成本、规模很不一样,别家可能就几百万平,我们都是上亿平,经历了长期的打磨,精益求精,成本已经打的很低了。

这个有一个过程,需要我们去推广,需要下游认知这个产品,需要从水处理工程的设计阶段就接受这个产品,然后从设计上就倾向于我们的产品才行。

这会有个过程,我们在下半年会开始这种商业推广,如果因为政策的因素,市场爆发,我们进程自然会加快。而且这个市场存在很大的优势,产品是一种消耗品,一旦建成了一个水处理工程之后,它每年大概有15~20%的水处理膜要替换,一旦打入行业后,就是个长期的有现金流、有需求的市场,这方面等看到了切实政策的可能更清晰。

我们这个产品是历代产品,前期实际上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下一步更多的工作重点是在商业推广。

【铝塑膜】

铝塑膜的进度方面我们已经出产品了,但仍在不断的改进我们的工艺、设备,我们重点还放在材料国产化的工作,另外我们也在做一些客户验证,因为铝塑膜的验收期甚至超过了隔膜,特别是动力。

此外,上车的铝塑膜,其验证可能超过两年。

所以这部分上我们持续努力,今后两年见大效果的可能性较小,往后可能在业绩上起到助益是有可能的。

我们的工作也一直按部就班的在进行,因为我们认为当前铝塑膜的市场类似6年前的涂膜市场,刚起步,而未来有很大的空间,我们这两个品种未来都有很大的前景。

因为公司的定位是希望做中国的先进材料企业,所以我们不局限于目前的客户,还会在一些新项目上做研发、投入、布局。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关注: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技术,欧洲...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