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王爱民:数字化系统,货架与定制的一点思考

智能制造随笔 2022-09-27 13:35 发文

就企业生产的产品来说,其实也存在货架与定制的区别,并且定制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可能逐步的演变为货架产品,反之亦然,这个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演变下的求新求变是密切相关的。但不管怎样,企业对外提供产品,这是大部分制造企业的核心追求。

从企业的视角来说,就如同自己生产产品要准备制造要素一样。对于数字化系统,可能从内心来说也是当成一个产品来看待的,可能一定程度上也认为数字化系统,也是一种制造要素。这种认知无可厚非。

就如同企业生产产品一样,供应商提供数字化系统,这就是供应商的产品。供应商其实也非常希望能够形成数字化系统产品的货架效果,卖光盘的日子多么舒服啊。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企业的需求和供应商的供给,总是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距甚至歧义。

这种差距或者歧义,揭示了两方面的问题。

(1)供应商提供的数字化系统为什么与企业的需求存在着差距或者歧义呢?

企业与企业的运营管理组织与模式之间,应该只是相似而不是相同,这是难以货架化的根本。及时生产同一行业同一类型的产品的企业之间,应该也是这个样子的。但这只是企业的现状。

企业的运营管理也是在持续优化和改进的,企业的追求或者说想要杀出重围的竞争优势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更加决定了对于数字化系统的追求,也注定将是不一样的。

(2)企业产品的大规模定制与供应商数字化系统大规模定制存在如何的相通之处?

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逐步的走向大规模定制。而对于供应商来说,所提供的数字化系统,很大程度上也将走向大规模定制。在这个方面两者之间其实是统一的,只是企业提供的可能是硬件产品,而供应商提供的是软件性质的数字化系统。

围绕着企业的大规模定制生产。自动化+柔性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厂,其实指出来了一条路。供应商寄希望于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或者代码开发等相关的技术来加快数字化系统的迭代定制,也是为了满足这个角度的要求。

模块化、产品平台、产品族,其实对于硬件的产品和软件的数字化系统,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也许软件方开发方面的大规模定制。需要多多借鉴硬件产品的大规模定制相关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思路。

另外,软件性质的数字化系统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制造要素,这应该已经是一种共识了。虽然都是制造要素,但数字化系统与传统的5M1E那些制造要素其实还是有挺多差别的。

5M1E这些制造要素其实相对来说都是有明显的物化对象与其相对应的。数字化系统虽然是软件性质,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其实它是对于企业运营管理或者工艺执行过程的物化。相对于5M1E这些制造要素的明确与聚焦,数字化系统的范围和复杂性方面来说有更大的扩展,很大程度上还涉及到复杂构成要素(也包括5M1E那些制造要素)之间关联关系的模型化以及先进经营管理思想和制造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固化。

……………………………

本文只是一点思考的随笔记录,所以没有结尾,或者未完待续。

作者信息:王爱民,长期专注从事APS技术研究、系统开发与实施应用。

笔者公众号:智能制造随笔欢迎关注。

欢迎交流讨论,探讨合作。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智能制造随笔

    智能制造所思、所想与所行。...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