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比亚迪的伤,是“标准”的痛

中国工控网 2020-05-12 14:04 发文

近期,“比亚迪口罩订单遭退款”事件引发热议,事情的起因是比亚迪生产的N95口罩未能通过美国NIOSH(N95标准的制定者)认证。

由此引发了相关医用物资供应商的抗议,义乌商务局也发布了“关于暂停市场采购出口特定防疫物资的通告”。

截至撰稿前最新消息:因比亚迪N95口罩的NIOSH认证时间延误,导致产品5月的交付延迟,而非订单取消。

自海外疫情全面爆发以来,口罩出口话题备受关注,对此我们特别与行业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今天就和大家敞开谈谈口罩出口。

1

比亚迪真的是“赔本赚吆喝”吗?

比亚迪造口罩可以追溯到2月初,迅速建起日产量500万的口罩工厂在当时还引起了不小轰动。

比亚迪口罩工厂

4月底,比亚迪曾披露接到美国加州一笔10亿美元的口罩订单,一位比亚迪的工程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比亚迪天天在厂里贴告示,让我们招亲朋好友来造口罩。”

同期比亚迪在一季度财报中预测: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至18亿元,同比增长10%至23.75%。从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5%,到上半年迅速扭转,口罩生产带来的收益想必“功不可没”。

回归事件本身,关于“加州政府仙人跳”的观点:

早在4月25日,比亚迪已经交付了300万只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这一交付并未受到影响,同时加州还追加了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新订单,可见当地政府的采购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

关于“操控认证”的猜测:

既然销售的是N95口罩,对方要求比亚迪的口罩获得认证是合理的,至于对方是否有操控认证机构拖延认证的行为,我们不做评论。

至于“赔本”这一说:

比亚迪方面有知情人士称:“比亚迪还回去的是加州提前给的N95口罩部分订金,实际N95口罩还没有发货,比亚迪产品品质没有任何问题。此事对比亚迪没有造成损失。”

由于事件的更多细节并未披露,我们还是持谨慎“吃瓜”的态度,不过多评论。

2

曾经“血赚”的口罩厂商们,现在怎么样?

在此次疫情期间,投入到口罩生产浪潮的厂商并不在少数,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这些厂商现状如何?

对此,我们特别采访了一家口罩机供应商——苏州博古特智造有限公司的市场人员,他表示:“目前口罩机的需求的确出现了明显下滑,和3、4月份排大队采购的情况形成对比。不过这也是市场化发展的综合表现,客户趋于理性,对品质提出更高要求,我们也加大第2/3代设备的研发力度。”

关于口罩产能过剩的情况,我们在之前也做过相关报道(口罩过剩已成现实,80%产能即将放空),引发了非常多的讨论。随着疫情得到稳定控制,国家也在这一方面加强了管控,很多资质不够或产品质量不达标的口罩生产厂商得到了充分管制。

与此同时,符合生产要求的口罩厂商开始积极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政策和标准有所不同,国产口罩的出口之路十分艰难。

首先,随着国家管控力度加大,产业链上游,有资质的原料和熔喷布的供应商数量明显减少,供不应求的情况依旧存在,这无疑为一些厂商的增产增添了不小的麻烦。

而且,与国内不同,相对于一次性医用口罩,国外对于N95类的防护口罩需求更大,这就进一步“筛掉”一些厂商,一次性医用口罩海外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防护口罩认证申请不下来。

面对严峻的挑战,更多口罩厂商选择积极求生,时刻关注市场波动和政策变化,毕竟已经投资了上百万,付出了资源和精力,要放弃这场博弈显然是不甘心的。

3

出口难,不止在疫情期间

为什么即便非常紧缺,国内生产的口罩也“没人要”?关于出口认证的问题,我们和一家医疗器械相关厂商的负责人进行了探讨。

不同国家要求不同,但企业申请认证大致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生产企业资质认证:

这意味着出口相关产品的企业要具备生产这类产品的资格。具体要求包括三个方面:基础设施、设施设备、有资质认证的工作人员。针对生产企业资质认证的具体情况,不同国家都有清晰的条件指引。

产品注册认证:

这代表企业出口的相关产品要符合当地注册认证标准,才能够顺利出口。详细内容包括物料清单、生产工艺流程清单、可靠性验证报告等等,具体要求方面,认证方同样也有清晰指引。

国内外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认证机构,国内是根据类别不同,细分为省级和国家级机构;美国是统一的国家官方机构——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而欧洲更多的是采用第三方机构认证。

由此也能够看出不同国家认证申请的难易程度:

国内的认证申请相对是最快和最便捷的,灵活性更强,拥有一定资源的企业是很容易快速取得认证资格的;

欧洲方面由于是采取第三方机构认证,较为松散,而且毕竟是盈利性机构,所以在认证机构比较权威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快速获得认证的,申请周期一般3个月左右;

美国认证相对最难,一方面国家机构要求严格,另一方面流程相对也更慢,例如FDA二类的申请周期一般在6-9个月不定。

美国认证的难申请并不只在疫情期间,而且因为疫情的严峻,针对防疫物资FDA此前已经适度放开要求。

但在比亚迪事件前后,经NIOSH等机构检测,不少国内出口到美国的口罩均无法达到“过滤95%”的标准,因此,FDA在5月7日大幅减少了批准名单,从80家缩减为14家,比亚迪的KN95口罩依旧在批准名单内。

至于加急认证,像比亚迪这样影响力比较大的企业是有可能获得加急资格的,但对于普通口罩厂商来说,目前局势下,能够获得认证出口的可能性非常小。

透过比亚迪退款事件,我们看到更多厂商面对出口问题时的被动地位,相对于指责,想要打开海外市场的供应商(不仅是口罩厂商)应当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

据了解,很多企业在申请认证的过程中,相对于设备以及工厂等硬件方面的要求,人员资质认证这类软性要求往往更难达到,一些国内企业显然无法适应海外市场的规则,很多厂商的“小动作”和“不安分”更持续加深了部分海外客户的偏见和严苛。

至于一些“不可抗力”,市场是广阔的,除了加州还有其他州,除了美国还有更多市场。

通过此次事件,相信也让更多人明白“得标准者,得天下”的道理,我们也希望中国制造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尽早成为标准的制定者。

声明:本文为中国工控网原创,欢迎转发、转载。若转载者为团体,务必注明“本文转载自中国工控网,版权归中国工控网所有。”

来源:中国工控网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