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重磅|氢能投资热与忧:产业资本当前最看重什么?

香橙会 2022-04-26 13:50 发文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推升投资界对氢能产业链关注度,但疫情和金融市场的变化对产业带来的影响需要被重视。在此背景下,企业家应如何研判时局更新资本化战略,投资机构又会作何反应?

4月22日,香橙会锵锵三人行邀请几位产业投资人分享当下观点,以下是会议实录。

嘉宾发言前,香橙会研究院氢能事业部总经理韩德祁对过去六年氢能产业投融资案例做了分析。

1

韩德祁:金融市场变幻将影响企业今年融资环境

香橙会研究院重点关注的50家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创业项目中,共有36家于2021年度获得融资,占比72%。其中,30家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企业,占比83%;6家为氢能产业链企业,占比17%。

融资事件在逐年递增,投资热点仍集中在燃料电池企业,上游能源端融资数量也在逐渐增长。

从产品结构看,2021年,国家氢能城市群示范里的“八大件”全都有融资事件发生。

从地区分布看,投资人最青睐长三角地区。

预计未来氢能源的应用领域将主要集中在交通、电力、工业这三个方向,交通领域短期还是重点。

从上游制储运加来看,氢端市场空间广阔,附加值会更高一点,相当一部分传统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企业都在切入氢端,比如开始生产电解槽和相关核心材料。

我们预计整个氢能产业的投资重心,逐渐会从下游应用领域向上游能源领域转移。

最后,进入2022年以来,金融和市场环境都变得比较严峻,二级市场已充分反映金融行业的焦虑。作为氢能行业估值之“锚”的亿华通,其股价会影响一级市场投资人,企业家们需要有这方面的预判,适时调整融资和商务节奏。

2

中船投资高级投资总监王立江:当前时期企业技术能力和市场能力同等重要

氢能赛道总结为三点:阶段早、市场慢、估值偏高。

首先来看阶段早,上游包括质子膜、碳纸等还是国外卡脖子的环节,短期降本有一定的难度;氢能大规模发展需要进行系统性调整,因此在没有对新技术全面掌握的情况下,国家不会盲目地去推,一定是先小范围示范。所以现在整个氢能源行业属于培育期和试水期,远没有达到高速发展的时候。

第二个,我认为市场是比较慢的。下游目前解决了动力的问题,但没有解决能源供给的问题。大范围的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国家还是持谨慎态度,所以划定了示范区做先行先试。基础设施是个巨大的投资,如果没有央企去牵头,没有国家队入场,还不是最佳的投资点。可以观察中石化、国电投以及一些大型的能源央企的投资和布局的快慢,来判断国家对这个领域,是局部区域的投入,还是大范围的上马。

在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看好几个场景:第一是封闭园区、矿区、港区的货运场景;第二个是公交车,线路是固定的符合经济上可行性;第三是物流园区的叉车及一些特种车辆;另外看好的场景是船用,符合重载长途的特征,也符合国家“气化长江”、“气化珠江”这些政策方向。

第三个,目前整个氢能产业链估值是偏贵的。2025年按照10万辆车去算,需要大家保持一定的理性,要耐得住寂寞、要等得起,看资金和投资期限是不是匹配。

关于现有阶段进行投资,我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PEM电解水制氢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这个领域可以关注一些,寻找具有电解槽的核心技术、指标比较好、能够快速降本的企业。其他制氢路线像蓝氢、灰氢,公司一定要既有技术又有客户资源,比如大型化工厂、煤炭类企业的资源,这一类企业标的,可以去选择。

储运领域,固态储氢、液氢等新技术,对整个技术的掌握和资金的需求非常巨大,技术门槛比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

下游分成两类。第一类是燃料电池系统公司,第二类是系统各个细分零部件的一些公司。

系统公司要选择拥有上游技术的标的,像膜电极、双极板以及膜电极里面的核心技术,电堆技术等对上游技术有整合和自研能力的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公司。然后要有强市场能力。最后,公司还需要具备对具体场景的匹配能力。比如做船用系统,那一定是对这个行业非常了解,能跟下游匹配的好。系统类公司就判断这三点。

系统里面的核心环节公司。如果想投一些有核心技术壁垒型公司,那么最好选择能够在多个核心技术环节点布局的公司,好过于投资单品公司。因为整个赛道的雪还不足够厚,单独靠氢产业链的订单,是不足够支撑企业估值和发展上市的。有非氢业务和氢业务两条线或多条线的公司值得看,靠单点比较难。

对于企业来讲,也可以形成自己的战略联盟,首先从业务上进行合作,比如a拿到项目,把b公司的产品一起带进去,那么b呢,在做自己产品的时候,把a产品一起介绍进去,形成比较强的业务联盟。第二个在上游企业,如果短期不能做大零售体量,可以考虑企业之间的合并或者收购,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具备上市可能性。

3

雄韬股份副总裁赵小丽:企业的商业化思维目前来看最重要

雄韬股份入局行业比较早,2014年到现在七年的时间,躬身入局真正做产业是2017年,到现在五年多的时间。

雄韬的投资是三条线:第一条线是电池包括发动机、电堆以及周边的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第二条线是氢能,目前已经布局的像加氢设备、储氢设备,还有站与设备的结合组合。第三块是应用解决方案这条线,主要是奔着应用场景去的。

目前雄韬参股、控股和全资公司有12家企业,已经走上资本化道路的有8家以上。

我们在做三个工作:

第一个工作就是在旧的地盘上加速洗牌。有的要进、有的要守、有的要增、有的要退。每个企业做法都不太一样;

第二点是在新的产业痛点上加大布局,电池的痛点是材料的国产化、装备的可靠性,氢能的痛点是储运加怎么样落地和推广,应用解决方案的痛点怎么样跟场景结合,里面都是有很多的空白地带,要加大布局;

第三点是推动所有企业的资本化,资本对氢能的关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积极的。

在当前阶段,站在投资的立场,雄韬的一些看法:

把行业过去的五年,分为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是2017年—2019年,整个行业关注的热点在发动机和电堆,此关键词是零部件的国产化。下半场是2020年—2021年,这期间行业变化比较大,最大的问题第一个是产品品质,第二个是氢气能源网络的构建。

当前阶段是更明确的机会、更大的空间,但是也是更突出的挑战。

机会主要是示范城市群的启动,同行者增加,资本也给了一定程度的认可。空间上没进示范城市群的,也都在处在一个努力动员的状态。

挑战主要分两块,对内是站在从业企业的角度,从科研技术成果到产品,然后到商品,这样一条路怎么走;对外是氢气解决方案。

氢能行业到底投什么地方?我们认为22年到25年这五年时间随着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是新的开场。关键词还是界定在氢气、产品的稳定性、应用模式。次关键词是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产品,热点还是基础配套,矛盾点还是有没有氢气,以及政策的执行程度。

需要提出的几个投资误区:

误区一:关键核心的领域已经被机构布局差不多了?我们认为走得快的不代表走得好的,长得大的不代表内核坚实的,说话多的不代表真正懂应用的;

误区二:做得好的就这几家,没别的了?我们认为入局、重构与洗牌可能刚刚开始;

误区三:有没有氢燃料基因很重要?我们认为懂不懂应用与用户可能更重要;

误区四:是不是燃料电池应用为主很重要?我们认为有自己的传统优势基地,并基于这个基地构筑氢燃料的进入门槛和拓展阵地,可能更重要。

这里有几个着眼点:进口替代、产学研合作(1、人才补足、2、企业普遍积累不足)、趋势判断。

另外还有几个考察点:研发积累、合作、创新。

我们的判断点是测试与品质意识。

雄韬股份对投向的四点看法:

第一点是在氢气的制储运加;

第二点是与应用场景适配的具备高应用级别的发动机及其周边配套;

第三个投向是具有降本能力的方案解决商和核心的零部件、新材料的开发商,特别强调的是降本;

最后一个投向可能比较前瞻一些,主要是智慧化,包括氢气流转流程的智慧化、产品使用的智慧化、应用场景的智慧化。

以前雄韬把创新摆在第一位,但现在比创新更重要的是产品思维,比产品思维更重要的是对应用场景的理解,比对应用场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科学的配置人才队伍,比科学配置人才队伍还要更上一个台阶的是商业化的思维。

从创新、产品思维、场景理解、科学配置人才队伍、商业化思维,做了一个排序,现在看企业按照排序依次往上走,最终商业化思维和人才会决定企业到底能够走多远,会持续发展到什么程度。

最后雄韬在氢能投资布局上,会保持比较积极的局面。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香橙会

    领先的氢能服务机构。提供专业级的...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