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青岛高层次会议密集聚焦人才工作的决策考量

青记智库 2022-04-26 14:47 发文

青岛正在将人才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4月21日到4月24日,短短4天时间青岛召开四次跟人才相关的重要会议,且青岛市主要领导均到场参加。相比于2017年那一波“抢人大战”中的后知后觉,青岛这一轮“抢人”的行动之快、力度之大超出了很多人的意料。要知道,刚刚过去的2021年,青岛人口增量15.1万,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第7,超过人口大省力推的强省会郑州和这几年经济增长迅猛的宁波。为什么在如此大好局面下,青岛还要如此力度掀起新一轮人才招引高潮呢?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变化。一是全国人口大环境变化。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1076万人,年度人数首次超过千万人。经济压力之下,就业形势顿时严峻,保障大学生就业成为全国重要任务。从行业变化来看,互联网“大厂”裁员风波不断、直播带货日渐式微,制造业成为了年轻人就业的热门选择。今年全国两会,号召年轻人“多进工厂少送外卖”的建议登上热搜,从中也透露出了制造业旺盛的人才需求。二是青岛自身的人口结构短板和下一步产业发展导向需求。

从相关求职数据和分析来看,青岛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处于下降通道、高学历毕业人口增长滞后。而青岛重点布局的芯屏产业、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本身又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尤为强烈。青岛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就专门强调了青岛产业特点和人才需求这一关键点,“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抓住产业关键,突出海洋特色,放大开放优势,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两大因素综合考量,作为未来五年将制造业放到优先发展级的城市,青岛的确迎来了招才引智的最佳窗口。但对青岛来说,重视归重视,在现实的人才招引操作中还要面临着另一个棘手问题。

长期以来,无论是青岛这座城市还是本地的头部企业,给外界留下的印象是“工资不高、不注重技术创新”。这根深蒂固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青岛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导致青岛企业即使开出前所未有的高薪岗位,很有可能也招不到人。

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青岛全市和相关市场主体的重视。

1

青岛市党代会和市两会甫一结束,青岛就将人才工作列为了重中之重的工作。4月21日下午,青岛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听取人才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并一次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等5个人才相关重磅文件。4月22日上午,青岛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会上,“人才强青”计划同样是重点研究事项,会议审议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紧接着,4月24日下午,青岛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加快打造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把“第一资源”转化为“第一动力”。会上同时发布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和《推进“揭榜挂帅”的若干措施》。

同一日,4月24日上午,2022年青岛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部署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创建工作。短短4天4场会议,青岛市主要领导均到场讲话,4月24日下午的青岛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青岛四大班子一把手均到场,足以看得出青岛对人才工作的重视与迫切。另一个细节是,“人才强青”计划意见从审议通过到发布仅隔了3天时间,抓人才工作,青岛等不起、慢不得。刚过去的青岛党代会和两会,“人才强青”计划被重点提及,且与强化提升青岛科技创新实力密切相关。党代会报告指出,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发挥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聚才效应,完善项目驱动的人才招引机制,每年引才聚才25万人以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实施“人才强青”计划,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大幅提高创新效率。

2

自2017年全国掀起“人才争夺战”以来,青岛虽然起步晚、反应慢,但还是凭借良好的城市形象和在山东这个人口大省中独特的区位优势,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2021年,青岛人才总量突破251万,比2016年底增长82万人。在青院士达到86人、国家级人才达到1085人、省级人才达到1473人。同时,青岛人才总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人口质量逐年提高。这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是,青岛高校毕业生留青率也在提升。

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驻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达到52%,实现“四连涨”,青岛青年人才持续集聚。

而随着青岛这几年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加速布局,芯恩、海尔智家、歌尔微电子、京东方等青岛高端制造业企业纷纷“张开怀抱”,“砸钱”招人,也在不断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青岛。在海尔智家最新发布的招聘职位中,“AI智能体验官”一职面向硕士及以上学历,月薪定在7万-10万,而“AI智能首席体验官”要求有10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的博士应聘,月薪最高达12.5万,两个职位年薪都超过百万。山东省第一家芯片制造项目芯恩(青岛)近日发布招聘信息,岗位包括研发工程师、设备助理、工艺工程师等,招聘需求多达数百人,其中,高端研发工程师薪酬普遍在年薪30到50万。在海洋人才汇聚方面,青岛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2021年11月18日,青岛有两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研究员王军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4月24日召开的市委人才工作会议还专门为王军成院士和陈松林院士发放了顶尖人才奖励,目前,青岛共拥有36位住青院士,其中20多位为涉海院士,占全国涉海院士总数约70%,是全国涉海院士等高端人才的“集聚区”。发挥院士作为“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青岛在培养海洋高端人才、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长期从事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领域的研究与工程实践,已先后培养研究生、博士后100余人,培育国家杰青2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青、青年长江学者3人。

3

成绩之下,青岛人口结构问题中蕴含的危机更应该引起关注。从相关求职数据和分析来看,青岛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处于下降通道、高学历毕业人口增长滞后。常住人口增量上,过去十年,青岛增加了135.66万,在山东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在第21位。与深圳(713.66万)、成都(581.92万)、杭州(323.56万)、苏州(228.23万)、宁波(179.86万)相比,青岛135万的增量不算高,但似乎也还可以。但具体到人口结构层面来分析,则是“危机”四伏。

从劳动力人口结构看,七普数据显示,青岛全市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52097人,占15.41%;15-59岁人口为6476976人,占64.31%。

在年龄结构上,青岛15到59岁人口占比只有64.31%,比“六普”低了7.5个百分点。在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中,仅高于济南、大连和重庆,而占比最高的东莞这一比例为81.41%。在学历上,青岛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比为22.55%,而杭州与深圳大学人口占比分别为29.32%、28.85%。从求职年龄看,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2020年3月发布的《2020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疫情之上,机遇何在》显示,关于重点城市职场人平均年龄的调研中,青岛平均年龄33.6岁,居全国第五,青岛年轻人求职者数量不占优势。

在流动人口占比上,青岛流动占比28.5%,在人口增量比青岛多的城市中,仅高于重庆(19%)和天津(25.5%)和石家庄(27.5%)。在泽平宏观发布的“一线城市95后人才流入流出TOP10城市”中,没有青岛的身影;在“重点二线城市95后人才流入流出TOP城市”中,同样不见青岛。无论是一线城市北深上广,还是二线城市杭州、南京、成都、苏州、武汉、郑州,前十强城市的95后人才流入和流出城市前十中,均没有青岛和济南。这说明,青岛的人口来源主要还是山东省内,而流动人口少,创新创业积极性不足。从城区人口比例看,七普数据显示,青岛常住人口1007万,但纳入城区人口的数量为601万,占比仅仅为60%左右,远低于西安、南京等城市。

对于城区人口,国家统计局给出了明确标准——城区人口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包括镇区和乡镇。也就是说,城区人口并不是市辖区人口的简单相加,各区、市镇乡人口并不包含在内。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青岛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状况都需要引起注意,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存在问题。其实,无论年龄结构问题、学历问题还是城区人口问题,本质还是年轻人吸引力的问题,也是城市活力的问题。

4

对于青岛而言,无论从城市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亟需在引才思路上进行调整,尤其是要改变以往给人留下的“工资不高、不注重技术创新”的传统制造业城市印象。同时,在抓人才工作中要更加务实,更加追求能带给城市带来真正变化的工作,尤其是老百姓获得感强的领域,比如能增加多少就业岗位?工资提高了多少?能吸引多少高层次技术技术或者多少年轻人来青岛工作?

第一,主动走出去,紧密结合“7+10+X”产业需求,瞄准重点产业人才的引进。2022青岛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构建““7+10+X”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青岛应该更加注重与自身重点产业发展目标相结合。围绕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虚拟现实、深海开发、空天信息、海洋物联网等前沿领域和重点行业,重点对接与主导产业关联度高的紧缺型产业人才、创新人才。宁波和无锡都有相应的计划。无锡实施的“太湖人才”计划中,推出“万名学子无锡行 聚智领跑新征程”大学生来锡实践活动,让更多在校大学生了解无锡。具体到青岛,可以每年主动邀请高校应届生来青参加高层次人才引进洽谈会,通过最直观的方式,打破青岛在年轻人心中“不吸引人、留不住人”的印象,同时也可以确保引进培育的人才与产业更好的融合,有效带动产业升级。

第二,重视对山东籍优秀人才资源的引进。一个客观因素,山东越来越多的精英年轻人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争相涌向经济活力更好的一二线城市。2020年山东共有53.03万考生参加高考,而山东高考前50名地区分布中,烟台11人,潍坊有8人,占比近40%。尤其是潍坊,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潍坊一直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而占据特殊位置,甚至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高地“,业内更有“中国教育看山东,山东教育看潍坊”之说。2019年,华为宣布对部分2019届顶尖学生实行年薪制管理,位列其中的8位博士有两位来自潍坊。对于青岛来说,应该针对烟台潍坊等籍贯的优秀人才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引措施,提高人才引进的效率。在胶东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可以对胶东五市实施户籍放开政策,加快胶东五市高层次人才流动。

第三,格外注重高校科研机构、新型研究院的引进,特别是跟青岛优势产业相关、跟企业合作密切的研究机构的引进。青岛缺少优秀的工科院校和工科人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芯屏产业、虚拟现实、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海洋装备等成为青岛产业发力的方向,工科人才短缺造成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受限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可以联合全国各大高校和科技机构,结合青岛优势产业,建立市政府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快速补上城市科教资源和创新能力的短板。2022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加快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研究院、潍柴动力科技研发中心、中国钢研材料产业数据中心等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青岛)加快发展。开展孵化器提升行动,建设火炬创业创投学院,推动创业孵化提质增效。

比较明显的一个变化还是体现在海洋产业层面。在发力海洋高端装备产业、但自身海洋工程类科研资源严重缺乏之下,青岛这几年明显加快了海洋工程类科研机构的引进和培育力度。2021年1月,青岛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三方共同支持的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落地西海岸新区。青岛也明确,“要突出海洋这个特色,以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为契机,围绕海洋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育种等领域,建设海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教产融合平台,打造海洋人才引领区。”另一方面,需要青岛加快优势产业的高校学科建设。

同样是发力集成电路产业,湖北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目前湖北已初步形成从集成电路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到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条,但也面临人才短缺的“瓶颈”。2020年1月,湖北高校首家芯片产业学院在湖北工业大学揭牌成立,开设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专业,目的就是为湖北芯片产业发展培养管用、好用的高素质人才。此前,在工业互联网浪潮下,青岛科技大学成立了工业互联网学院,目标是融合工业自动化、软件、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等工业互联网相关专业,培育复合型人才。而早在2018年,张汝京将CIDM项目芯恩落地青岛后就针对半导体行业人才严重不足的短板,与青岛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合作成立“微纳技术学院”。根据媒体报道,目前已有4届大学本科生,总数约有540人。两个学院在人才培养上具体成效如何,尚待检验。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已认证
    青记智库

    信息技术领域优质创作者...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