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首席访谈|盟浪副总裁葛兴安:科技+数据是绿色金融深入发展的关键力量

首席访谈 2022-11-14 16:16 发布于广东 发文

中国“双碳”目标提出后,高排放行业的转型风险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机遇并存,如何实现平缓过渡,绿色金融起到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绿色金融体系的愈加完善,将以切实利益激发企业转型的动力;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可以识别和防范环境、气候等方面的风险,引导企业更注重ESG表现,将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健性。

在利好政策持续发布下,中国绿色金融呈现高速、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将绿色金融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为助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绿色金融业务的增长,今年9月,盟浪可持续数字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盟浪”)发布了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盟浪碳融通,以“数字科技+量化评估”为核心能力,从多方位解决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在绿色金融方面遇到的难题。

近日,凤凰网广东与盟浪副总裁、北京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特邀高级研究员葛兴安进行了一场对话,围绕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当下面临的挑战,以及盟浪碳融通产品所能解决的问题等展开探讨。葛兴安投身低碳发展和碳交易领域已有十余年,深度参与了深圳碳市场的建设,并是相关法律法规的核心起草人。

盟浪副总裁、北京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特邀高级研究员葛兴安

以下是凤凰网广东与葛兴安的对话(有删减):

中国绿色金融进入新发展阶段

凤凰网广东: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绿色金融迎来政策红利期。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葛兴安: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在过去6年是高速增长的阶段。根据世界银行集团10月份发布的《中国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导者。那么,从我们国家实际的工作来看,绿色金融的发展已经完成起步的阶段,在整个制度、标准、政策、产品方面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当然,我们国家的绿色金融现在是要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绿色金融发展有新的要求。不仅仅是“双碳”目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等,所有的国家战略,都是和绿色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的。

凤凰网广东:新的发展阶段下,绿色金融如何才能进一步走深走实?

葛兴安:未来我们国家绿色金融要深入发展,我个人认为,有量和质两个方面的要求。

量的方面,第一个是绿色金融的规模要继续增长,还要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我们国家绿色信贷的总量规模虽然是全世界第一,但是只占到国家信贷规模的8%-9%,绿色债券只占到国家债券规模的1%,总体来讲,未来发展的潜力很大。第二个是提升服务企业的数量。从绿色债券的发行来讲,符合资格的企业数量是有限的,因为债券发行对企业要求非常高;从绿色信贷的角度来看,主要服务了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这跟全国8000多万家工商企业数量相比,是非常少数的。我们必须进一步扩大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规模,扩大服务企业的数量。

质的方面,第一个是提升科技赋能和数据赋能的水平。科技和数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怎么利用好这两大特征,把绿色金融进一步发展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企业数量规模上去后,没有效率的提升是不行的,科技和数据产品正是提升效率最好的办法。第二个是提升数据整合能力。比如碳数据怎么从企业采集、怎么分析、怎么在绿色金融场景加以应用等,这些都需要用到数据整合。

凤凰网广东:对金融机构而言,绿色金融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挑战?

葛兴安:目前整个绿色金融业务90%的体量在银行,那么从银行的角度它面临两个挑战,第一个是绿色金融整体增速非常快,基本保持在每年30%-40%的增长速度,银行如何维持绿色金融业务的高速增长,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同行之间过于激烈的竞争,这是巨大挑战。第二个体现在国家对绿色金融的要求方面,比如要求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融合发展,而他们各有特色特征,怎么融合?这也是一个挑战。

我个人认为要应对这些挑战,首先需要科技和数据的手段,特别是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于千千万万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巨大,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融合发展后,必然涉及到从众多普惠客户里面找到符合绿色特征的客户,这和绿色信贷识别效率的提升息息相关。其次在产品方面,目前大部分碳相关的金融产品仍然是创新产品,没有办法做到产品的复制、推广,变成一个常规的金融产品。所以,银行要抓住科技和数据的手段,把产品进一步创新出来,再把它变成常规的、可复制的、可推广的金融产品。

盟浪碳融通助力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增长

凤凰网广东:第22届投洽会上,盟浪重磅发布了盟浪碳融通。请问这款产品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葛兴安:盟浪碳融通的定位,是帮助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绿色金融业务增长的工具,我们的理念很明确——要增长。

怎么增长?聚焦于两个功能,第一个就是提升效率,原来银行负责绿色金融业务的工作人员数量可能就1-2名,一天只能识别约10家企业的绿色经营活动,工作量是有上限的。但通过盟浪碳融通,就可以把人员从这个工作中完全解放出来。盟浪碳融通可以一键识别出绿色经营活动企业的数量、判别绿色经营活动的概率等。第二个功能是要实现新的业务,比如说绿色票据,没有盟浪碳融通这种工具,根本无从下手,更不用说规模化、批量化的识别。

所以,盟浪碳融通的核心功能是提升现有业务工作效率,以及把原来不可能的业务变成可能。

葛兴安在第22届投洽会上发布盟浪碳融通

凤凰网广东:目前在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效率方面,银行的需求多吗?

葛兴安:有提高效率需求的银行一定会越来越多。因为传统的、好干的事都干完了,银行还要继续往下发展,必然要提高效率,来挖掘更加广阔的客户群体。

凤凰网广东:我们了解到,盟浪碳融通发布的同时,已经实现市场化的应用。请问近期推广进度如何,市场反响怎么样?

葛兴安:我们目前正在和不少银行谈深度的合作,以及联合做一些管理上的创新项目,把盟浪碳融通的科技和数据产品与银行具体的业务需求、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直接服务到一线的工作人员,而不仅仅是总行或者是分行的管理型工具。

从绿色票据的应用来看,盟浪碳融通引起了非常好的反响。目前绿色票据的智能化识别,也只有盟浪在做,同时我们也主动联合智库机构,共同研发全国首个绿色票据认定团体标准,推动整个绿色票据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加速绿色票据业务的发展。

票据市场是绿色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重要切入点

凤凰网广东:把绿色票据作为盟浪碳融通产品的切入点,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葛兴安:第一个就是我提到的,过去绿色金融主要服务大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基本没有享受到绿色金融的支持。在国家要求服务更多的中小微企业的情景之下,就需要找到一个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切入口,这个切入口我们认为是票据市场。根据上海票据交易所今年发布的报告,2021年中小微用票企业数量为314万家,占比98.7%,也就是说票据市场基本都是中小微企业,他们的用票金额达到了69万亿,占比超70%。

第二个,票据市场是融资效率非常高的市场,对比传统的绿色判断时间长、企业资料要齐全的现状,识别绿色票据需要最短的时间和最高的效率,而这些只有通过科技和数据双赋能才能做到。对于盟浪来说,科技和数据是我们的核心能力,所以选择了票据市场作为盟浪碳融通业务的切入点。

盟浪与派能科技、中国邮储银行上海市分行、盈科数字就绿色票据业务签署合作协议

凤凰网广东:当前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多重的,请问企业减污降碳的动力来自什么?在增长、减碳之间,企业应该如何平衡?

葛兴安:企业减碳,一定要有自己的内生动力,不能完全看外部环境或者是政府政策的支持。因为目前在气候环境、自然资源方面的压力,已经迫使全世界达成共识,要走绿色低碳的道路。全球已经进入碳中和时代,中国进入双碳时代,这对企业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所以,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企业必须要把自己的业务和绿色低碳挂起钩来,要感受到在碳中和时代,如果不向绿色低碳转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产品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么减碳和增长怎么平衡?需要考虑很多的因素,比如说国家层面,不搞运动式减碳,这也是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再到产业层面,看看所属产业通常采取什么措施;再聚焦到企业所处的行业,未来绿色低碳发展的方向在哪?我认为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做好减碳和增长之间的平衡。

以量化评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凤凰网广东:第三方评估机构是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方。面向碳中和目标,您期待盟浪发挥怎样的价值?

葛兴安:盟浪的核心能力是科技赋能+量化评估,能够把原来一些难以量化、难以评估的价值识别出来,并进行量化。管理学家德鲁克说过,没有量化就没有管理、没有发展。量化也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特色。

举个例子,假设有100家企业需要看碳方面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价,但是很多时候只需要最简单和最直观的结果。通过盟浪碳融通的碳评级功能,不仅可以给出这家企业的碳表现,还能给出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碳表现,这样就能知道哪家企业的碳表现最好,帮助企业直观的判断出其碳表现在同行中所处的水平。乃至到了明年或者后年,以同样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估,对比碳表现结果,就可以知道100家企业它们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否有效果。

这对政府、社会、金融机构来说,就有了一个评价的标尺。政府可以据此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来鼓励企业往更好的碳表现方向发展,企业也从外部获得了低碳发展的动力,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得到了资源倾斜和价格优惠的决策依据,这就是量化的价值所在。

凤凰网广东:在量化评估方面,盟浪的优势是什么?

葛兴安:我们在科技赋能+量化评估上有比较大的优势。一是聚集了不同领域非常资深的人才,在专业性上可以说是全国领先的;二是量化评估涉及的行业和范围很广泛,而盟浪从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开始就做了很深的行业积累;三是我们非常关注政策趋势和动态,甚至参与其中,对变化形成了自己的判断。

防范洗绿、漂绿没有终点

凤凰网广东:中国绿色金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紧跟而来的是市场对“洗绿”“漂绿”行为的担忧。我们应该如何规避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葛兴安:我们国家从起步阶段,就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从预防机制来说,整个标准的制定、监管部门的监管、第三方机构的参与等,是非常严密的。当然,防范洗绿、漂绿这个工作肯定是一直在路上,没有终点。

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可以持续完善,第一个是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要随着国家、社会的理解不断更新;第二个是能力建设,把金融机构、企业在绿色金融上的能力短板提升起来;第三个我觉得社会的监督非常重要,比如说第三方机构自身的能力、质量意识要进一步提升;第四个是科技赋能,要善于利用科技的手段来做风险的预警提示。

【撰稿】李莉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首席访谈

    前瞻商业趋势,激荡创新思维,守护...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